海南·澄邁福安古窯:沉寂在山嶺之下幾百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對於燒窯,來自於洞庭湖平原的我並不陌生。

沖積出來的平原多粘土,缺少沙石、石灰,建築結實一點的房屋需要用粘土燒制的紅磚、紅瓦,而這些磚瓦除了鄉鎮企業生產外,很多居民也自己建築土窯燒制。

我的祖父曾長期在鄉鎮的磚瓦廠工作,我也曾在磚瓦出窯後跑到窯內玩耍。

磚瓦窯的煙囪是我兒時記憶中的標誌性建築,挖完粘土留下的大坑,給兒時的我留下了深深的震撼。

這種燒磚瓦的窯,老家人叫龍窯,而土窯多為塔形或碉堡狀。

當然,這些窯人們都統稱為磚窯,與陶窯、瓷窯的功用大不相同。

去年在昌江參觀了黎族制陶工藝後,海南的燒陶歷史讓人感到神秘不已。

也就是這個緣故,古水說要組織一次考察古窯的走讀活動,並邀請我參加,這引起了我的很大興趣。

在澄邁中部的一個叫促進山的地方(澄清同行網友的一個口誤,並非碗灶嶺,碗灶嶺是另一處遺址,省志上有明確記載),人們在這裡發現了埋藏於地下的古陶瓷器皿。

經過文物部門發掘和整理,在這裡發現了4座窯爐,其中兩座保存較為完整。

作為澄邁乃至海南的代表性窯址,這些遺址引起了文物工作者和社會的極大關注。

海南古窯址是研究海南古代社會生產生活及文化傳播的重要遺存。

文物部門通過文物和考古調查,目前在海南島上共發現了25處古窯址,它們分布於澄邁、儋州、瓊海、萬寧、三亞、陵水等10個市縣。

據海南省志記載,較為知名的有山根古窯址(萬寧)、高山窯址(三亞)、石嶺窯址(萬寧)、福安窯址(澄邁)、缸灶墩山窯址(澄邁)、紅泥嶺山窯址(澄邁)、深田山窯址(澄邁)、碗灶墩窯址(澄邁)、黃桐嶺窯址(定安)等。

大部分古窯址的發現時間都是在上世紀的60年代(全國文物普查)和90年代(因編輯文物地圖集需要而開展考古調查)。

但囿於考古工作計劃和技術隊伍力量及發掘經費等方面原因,大部分古窯址都隱藏在山野之間,少為人所知。

至今,文物工作者僅對澄邁縣的福安古窯址進行了科學發掘。

2016年9月25日,我們走讀團隊經過3個小時的跋涉,在古水和一位村長的帶領下,終於見到了福安古窯遺址。

窯址所在地中興鎮古名西峰市,曾是古代往來臨高、儋州、崖州等地的必經之地,本是有故事的古鎮,在此就不多說。

該窯址占地2000平方米, 1994年6月被澄邁縣列入第一批重點文物名單,後又被列入海南省文物保護名單,保護範圍3200平方米。

從航拍照片看,古窯址確實位於一個小山嶺之上,被草木覆蓋著。

海南省志載,福安窯址長25米,寬10米,2座保存較好的窯爐中,1號窯平面呈長方形,大致為東南方向,分有7間窯室,窯室由梯形磚砌成隔牆隔開,每間窯室裡面有4排用條磚砌成的燒台,每間窯室前端有投柴孔。

2號窯形制結構基本與1號窯相同,但比前者稍寬,窯室稍大。

福安窯是順著山坡地形走向建設的,其建造充分利用了地理環境,這種考慮的作用後文再說。

據報導,2002年,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福安古窯進行了試探性發掘,在窯址的中心偏南地帶挖掘了近150平方米的面積。

發現了陶瓷器堆積坑3處,這是較偏離古窯址中心的廢棄陶瓷器堆,出土了大多是燒制不成功被丟掉的陶瓷器次品殘片和少量較完整的陶瓷器。

經對這些發掘出土的陶瓷器質地、器形及燒制工藝和窯爐形制特點的初步分析判斷,省考古專家認為福安古窯址的燒造生產年代大概是在清代。

與當時在南海西沙群島出水的瓷器相比較,福安古窯出土的瓷器在品相上較為粗糙,估計其燒造年代要較晚些,並是一般民窯生產的。

為增強實地考察的體驗,同行一位網友才幾歲的兒子還攜帶了小鏟(小孩玩具),我們把它戲稱為「洛陽鏟」。

在一位細心的美女首先發現了一些碎碗殘片後,大家又陸續發現了一撂撂的殘碗。

這些暴露在泥土表層,被草叢稍稍掩蓋的殘碗碎片應該是在有關部門發掘後的殘餘,也就是文物部門認定的「大多是燒制不成功被丟掉的陶瓷器次品殘片」。

雖然收藏價值不大,但是讓小夥伴們非常興奮,大家把這些物品集中起來展示、拍照留念。

小朋友的這個小玩具還真派上了用途,他有模有樣地在樹林邊挖了一小坑,想把碎片重新埋入地下,體驗重新發掘的樂趣!(媒體已報導窯址出土的物品文物價值不高,而且經過文物部門發掘後,剩下的這些碗片更沒有什麼收藏價值,愛好收藏的讀者請勿激動,想去尋寶就大可不必了,經過兩次發掘,少量的寶貝早就收入博物館啦!請參觀者注意保護環境哦。

考古資料表明,我國約在距今一萬年左右就出現了陶器,面對悠久的燒窯歷史,海南的燒陶歷史不算久遠,但是對海南來說具有重要的歷史文化意義。

據悉,2002年和2004年福安窯址的兩次發掘從中發掘出近4000多件陶瓷器文物,填補了海南古窯址考古上的空白。

雖然這些文物的收藏價值可能不高,但是它們為研究海南古代陶瓷技術和工藝傳統提供了新的資料,同時也為探求海南島在明清時代手工業的發展狀況提供了重要實物,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當時海南社會民間的生活狀況。

而且,其中也並非沒有精品。

據《海南日報》報導,在已出土的清代陶瓷器中,也能尋到幾件「精瓷」,如雙系青白釉缽胎體較純正,造型勻稱,釉色光亮。

此外,有些人物、孔雀、烏龜等裝飾性花紋也栩栩如生,一些作秤砣之用的「瓷權」同樣精美,上鑽兩個小孔可供繩子穿行而過,或扁或圓,頗有意趣。

可以說,從這裡挖掘出的數千件陶瓷文物是澄邁乃至整個海南古代手工藝發展的文化符號,展示了海南明清時代的手工藝技術以及民間文化的發展。

仔細端詳這些長滿青苔經歷滄桑的殘碗碎片,思古幽情油然而生。

雖然,在海南省博物館,市民有機會看到海南歷史上較早的古窯復原模型,但是心裡還是對這些古窯址充滿了好奇。

一個縣城的窯就有這麼豐富的種類,當年是什麼樣的盛況?這些物品都擺在那,該是怎麼一幅古意盎然的場景?不知道完整的產品是什麼模樣?當時的人們是怎麼使用的?……

據了解,從福安古窯址考古發現來看,該窯屬清代中期民窯遺址,以燒造青花、青釉、醬釉瓷器為主,另有少量青白釉和黃釉瓷器,瓷器類型主要有碗、壺、罐、杯、盅、盤、盆、缸、瓮、盞、香爐、硯台、菸斗、器蓋、瓷權(秤砣)等。

其中,青花器型帶字款、花卉圖案,有的瓷罐帶有海南地方特色的青蛙紋樣。

另有人頭像、孔雀、鴨頭、青蛙、龜等器物。

同時,還發現大量窯具,主要有墊餅、墊圈、墊缽等,有2000餘件。

出於對這個古蹟的好奇,我翻閱了一些相關資料。

發現燒窯還是有許多講究的。

例如地址的選擇,土和水是兩個必須考慮的基本因素。

前人之所以選擇福安地區燒窯的原因,就在於這裡的水和土資源是比較好的。

2004年曾參加了福安古窯遺址的挖掘的澄邁縣文體局退休的李曼莉認為,當地的土質雖然不是特別好的黏土,但燒制一般民用陶瓷用器已經足夠,加上山坡地形可以建造大型的龍窯,附近的美楊河既提供了水源,又是重要的交通運輸河道。

大概出於這種綜合考慮,福安地區成了建造古窯比較好的選擇。

古窯按其造型結構可分為龍窯(南方)、饅頭窯(北方)等,龍窯多依山坡而建,由上自下,呈長條形,如龍似蛇,故名龍窯。

我家鄉的磚窯就是這種。

據說,這樣的窯形容量空間很大,可保持空氣順暢流通,火力充分,燃燒較旺盛,一次可燒制幾千件至上萬件的陶瓷器,適合大規模批量式地生產陶瓷器。

資料表明,龍窯最早發現於商代,經過上千年的發展,到明清時期在南方地區多有發現,而福建地區在明末清初時期又出現橫式階級窯。

據海南省博物館的研究員郝思德研究發現,福安古窯的窯爐主要形制結構即為橫式階級窯,屬龍窯系統。

福安古窯爐的形式特點與福建發現的屬龍窯系統的橫式階級窯結構較為相似,由此可以判斷一定程度上應是受到了福建古窯的影響。

因此,結合海南島的移民歷史,文物研究工作有理由推測,海南島的陶瓷燒造技藝,至少澄邁地區的古窯燒造技術,可能是由福建地區遷瓊移民攜帶而來的。

這為海南歷史研究又增加一些新的線索。

「幾百年過去,當年日夜旺火燒制,人來車往運輸瓷器的熱鬧景象已不再現。

唯有犁翻土地發現的碎瓷片,是那段歲月在人世間留下的直接憑證,讓後人遐想昔日光景。

」媒體上這段文字很是讓人感慨。

雖然呈現在我們面前的福安古窯遺址已被草木覆蓋,完全看不到昔日的面貌,也看不到發掘的痕跡了,但是,這裡曾經熱火朝天,濃煙裊繞,為海島人民的生活提供基本的用具,見證了海南的一段繁華歲月。

如今,雖然一切歸於塵土,融入蔥綠,對海南的發展理念來說,無意中不正契合了時代潮流? (感謝古水、清風等朋友的無私奉獻)

來源:天涯社區@南海翠鳥、澄邁網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邢台內丘發現6座隋唐瓷窯遺址

在盛唐時期有瓷都之稱的邢台內丘,如今又添新佐證。考古專家對內丘縣一處工地進行歷時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搶救性清理,發現了重要的文化遺蹟———隋唐時期6座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目前,考古專家已...

「汝窯探秘」

帶你走進「汝窯探秘」汝窯窯址究竟在何處,一隻是我國陶瓷史的一大懸案。宋代其他名窯窯址多已發現,而汝窯的燒造地因文獻記載不詳,而成為古今懸案。從1930年日本學者的調查開始,經過二十世紀5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