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內丘發現6座隋唐瓷窯遺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盛唐時期有瓷都之稱的邢台內丘,如今又添新佐證。

考古專家對內丘縣一處工地進行歷時20多天的考古勘探和搶救性清理,發現了重要的文化遺蹟———隋唐時期6座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

目前,考古專家已採集到隋代白瓷碗、帶「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標本。

現場:封閉發掘

位於邢台內丘原縣城服務樓的區域被封閉包圍,透過大門縫隙,記者看到裡面工作人員正在做平整考古發掘現場和布方布局工作。

原內丘縣城服務樓及周邊區域建築拆遷,計劃建設高層建築。

建築垃圾清理完畢後,內丘縣文物保管所按照文物法有關規定在施工前進行考古勘探,歷時20多天的前期勘探,弄清了地下文化遺存的分布,採取探溝方式進行搶救性清理,發現了非常重要的文化遺蹟———隋唐時期6座邢窯窯爐和豐富的瓷片堆積層,現已採集到隋代白瓷碗、帶「盈」字款的白瓷玉璧底碗、唐三彩陶片等重要標本。

這次搶救性的清理,發現如此完整的窯爐絕無僅有,6座窯爐相對集中,形成群落,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考古價值。

當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馬上成立了邢白瓷產業園區建設指揮部,並責成文物部門逐級上報上級文物主管部門。

對此區域發現遺蹟處採取回填保護措施,等待國家、省文物局等專業單位正式發掘。

同時,內丘縣政府拿出6000萬元的資金妥善解決善後工作,做出了對投資商立即停工建設、另選他址的決定。

為安全考慮,對拆遷後的地塊打起圍牆,架起電燈照明,公安部門安裝了攝像頭,監控錄像設在公安局值班大廳,隨時監控遺址安全。

文物部門晝夜值班,確保地下文物安全。

歷史:南青北白

邢窯是我國白瓷的發祥地,中華白瓷的鼻祖。

考古資料表明,邢窯創燒於南北朝晚期,經過隋朝的飛速發展,到唐朝時已達到鼎盛階段,成為我國早期生產白瓷的中心,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歷史,其精美的細白瓷作為貢品送入宮廷,還遠銷海外。

在古代,通常以燒制陶瓷的窯場所在地的州命名,由於內丘在唐代隸屬邢州,故得名「邢州瓷窯」,簡稱「邢窯」,文獻都以「邢窯」和「邢瓷」記載。

據考證,邢窯的稱謂時間,應該在唐代的中期出現,與當時的越窯、鼎州窯、婺州窯、岳州窯、壽州窯、洪州窯並稱「七大名窯」。

邢白瓷的發明與製作,打破了自商代以來,以南方瓷一統天下的局面,形成南方以浙江慈谿越窯為代表的青瓷和北方以河北內丘邢窯為代表的白瓷並駕齊驅、平分秋色的格局,被後人譽為「南青北白」。

邢窯在我國古陶瓷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以後的花瓷、彩瓷出現奠定了基礎,是陶瓷史上一座輝煌的里程碑。

邢窯創燒於南北朝時期,歷經隋唐兩代的發展到盛唐時期達到頂峰,內丘也成為盛唐時期當之無愧的瓷都。

任何事物都有一個發生、發展、衰落的過程。

由於種種原因,唐末五代時期,邢窯逐漸開始衰敗,以後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

發展:正名之旅

自上個世紀50年代初,考古界的前輩們根據唐代文獻記載,先後在邢台、沙河、內丘、臨城等地,按照地圖的村名和與瓷窯有關的瓷窯溝村展開了調查,結果發現了一些金元時期的瓷片。

1984年,內丘全縣文物普查。

該縣文物工作者利用一年時間,在內丘境內120平方公里的區域內,發現邢窯遺址28處。

配合縣城基本建設和村落蓋房子收集的上萬件瓷片標本、20多片帶「盈」字款的標本。

這一驚人的發現,引起了國內陶瓷界的關注。

內丘縣人民政府邀請了以中國古陶瓷研究會會長、北京故宮博物院研究員馮先銘為首的7名專家,於1985年12月9日在內丘現已拆遷的服務樓召開了「河北內丘邢窯鑑定會」,馮先銘在會上肯定地說「內丘是邢白瓷正宗」。

至此,困擾陶瓷考古界多年的「邢窯之謎」正式揭開。

1988年7月,經河北省文物局批准並委託以省文物研究所為主的「邢窯考古隊」,在內丘縣西關北一帶進行了考古試掘,首次發現了隋代的透影白瓷200多片,可辯別出器形的有碗、杯、盤,此重要收穫填補了我國陶瓷史上一項空白。

1996年11月20日,內丘的邢窯遺址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3年4月,由省文物研究所主持對原禮堂和影院一帶建設步行街的考古發掘,發現窯爐10座,窯爐多為破損,只有兩個較為完整,現埋藏在商業步行街之下。

本次發掘出土大量各類瓷片標本,裝滿了整整一卡車運到省里修復整理。

大量的「盈」字款和「翰林」款,以及首次發現的「官」字款,從款識上也可以說填補邢窯無「官」字款的歷史。

在隨後近10年間,內丘縣文物部門一直在默默地配合縣城區建設工程,探索邢窯的確切範圍。

在非邢窯的保護區域也發現零星的窯爐和文物遺蹟,採集到大量的瓷器標本,從而證實了整個內丘縣城就坐落在邢窯遺址上,縣城位置就是唐代官窯生產白瓷的燒造中心。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