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三彩缽在一建築工地古墓出土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我市城區一建築工地發現的一座唐代古墓挖掘完畢,市文物局文物勘探隊工作人員從墓穴中出土一隻較為完整的唐代三彩缽。

據介紹,唐代盛行厚葬,唐三彩陶器主要用作隨葬的冥器。

據了解,這次挖掘發現的墓穴長2米、寬1.5米,墓主人身份已無從考證。

文物工作人員從墓穴出土一隻高8.3厘米、口部直徑約10厘米的三彩缽,由於年代久遠,缽體外部有少量彩釉脫落。

同時,文物工作人員從墓穴中還出土一隻瓷碗,高3.1厘米,碗口直徑8.9厘米,略有破損。

「這次出土的三彩缽,從上釉的露胎形式及瓷碗的粗灰胎質、假圈足(碗底造型)等特徵,可以判定墓穴中出土的文物為唐代早期隨葬品。

」文物工作人員劉勇說。

據劉勇介紹,在焦作地區發現唐代墓葬是極其少見的。

之前,他曾於河南理工大學施工現場和焦南某工地發現過兩處唐代古墓,當時出土了少量的三彩缽和陶罐等隨葬品,這次是經他手發掘的第三處唐代墓葬。

「去年在博愛聶村出土的4件唐代三彩缽製作工藝精良、造型精美,是唐三彩器物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且其尺寸也比這次發現的要大。

」劉勇說。

「唐代是中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經濟上繁榮昌盛,文化藝術上群芳爭艷,唐三彩就是這一時期產生的一種彩陶工藝品。

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

唐代貞觀之治以後,國力強盛、百業俱興,同時也導致了一些高官生活的腐化,於是厚葬之風日盛。

」劉勇說,「唐三彩當時作為一種冥器,上至達官貴人,下到平民百姓,都形成了一種厚葬之風,這也是唐三彩當時能夠在中原地區迅速發展的一個主要原因。

了解更多請添加小編微信:Wx18379097120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考古vs盜墓,洛陽古墓的幸與殤

唐代詩人王建當年遊覽洛陽時,用一首《北邙行》,道出了眼前的景象: 「北邙山頭少閒土,儘是洛陽人舊墓。舊墓人家歸葬多,堆著黃金無買處。」邙山環繞於洛陽市的東北部,其「背山面河」、地勢開闊、土層深厚...

唐三彩的歷史脈絡和工藝特色

三彩釉陶始於南北朝而盛於唐朝,它以造型生動逼真、色澤艷麗和富有生活氣息而著稱,因為常用三種基本色,又在唐代形成特點,所以被後人稱為「唐三彩」。唐三彩在古代是冥器,用於殉葬。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