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軍官」墓 埋有上百個木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軍官"墓葬內豐富的陪葬品
精美的漆盒
造型唯美的侍女俑
銅戈
身份尊貴「軍官」陪葬木俑上百個
精美的漆器、大小不同紋飾各異的銅鏡、代表身份劍戈……新年伊始,記者從省考古所獲悉,六安經開區三基建項目的考古搶救性發掘已基本完成,總共發掘數百座從戰國到明清的古代墓葬群,驚人的數量和密集程度在我省尚屬首次。
這其中,有一個墓葬最特別,裡面不僅出土各種精美的漆器和代表身份的劍戈等兵器,還出土了一百多個木俑。
考古人員根據墓葬的規模、結構和豐富的隨葬品判斷,這些被塵封了上千年的木俑,其墓主應該是一位身份尊貴的「軍官」。
三工地搶救性發掘數百座古墓葬
2007年,隨著雙墩六安王劉慶墓的重見天日,激發了人們對六安古文化研究的興趣,實際上,就在六安王陵區以北不遠處的六安經濟開發區,還有一大片漢代墓葬群與其遙遙對望,其規模與數量驚人。
省考古所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次搶救性發掘共涉及三個項目用地,從去年3月開始到年底。
共搶救性發掘墓葬數百座,其中絕大多數是戰國至兩漢時期墓葬,這個墓葬群的規模與數量在安徽可以說僅此一地。
「而且這些墓葬均為土坑木槨墓,木質葬具均已腐朽,根據殘存板灰痕跡推斷多為一槨或單棺。
」省考古所董哲介紹說,漢代人多有「視死如生」的喪葬觀念,認為墓葬是墓主在另一個世界的居所,因此墓中的隨葬品以陶質明器為主,類型有日常生活中常見的鼎、豆、壺、鍅、杯、罐及灶、屋、圈等,銅器則以銅鏡、兵器為主,並有銅錢,青銅容器較少。
[pagebreak]
數百面精美銅鏡,訴說漢代葬俗葬制
漢代是古代銅鏡發展史上的繁榮時期,在這數百座戰國到兩漢時期的古墓中,也出土了大量的銅鏡。
「最大的直徑超過20厘米,小的3厘米、5厘米的很多,有幾百個。
銅鏡是漢墓里常見的陪葬品。
」董哲說,雖然這些銅鏡看起來區別不大,但不同的紋飾和大小分別代表著墓主不同的身份和級別。
在這些墓葬中,考古工作者見到了陶劍、銅劍,還有鐵劍。
「現代社會,兵器能表明身份、職業等個人信息,那時候,有劍不一定就是武士,因為漢代男子佩劍很平常。
發現佩劍只能說明墓主是男士而已。
」
那怎麼看得出是普通百姓還是行伍之人呢?董哲說,「主要還是看陪葬品中有沒有戈、矛等武器。
這一次發掘的武器數量其實不多,說明大部分是普通百姓。
」
數量驚人古墓群彰顯曾經的繁華
「僅從戰國到兩漢的墓葬,就超過了600座,如此驚人的數量和密集程度,與六安當年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淵源相關!」董哲說。
據介紹,六安歷史悠久,從已發掘的古文化遺址表明,早在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在這裡進行過廣泛的活動。
從商周以來,六安一直是中原進入江淮地區的重要地理所在,楚向東擴張時,也是戰略要地,「它的地理位置、歷史淵源決定了它在歷史舞台中扮演的重要位置。
自古以來,這個戰略要衝人口密集、經濟繁榮,所以才留下密集的墓葬群。
六安王陵墓的存在,也充分說明這一點。
」
身份尊貴「軍官」陪葬上百個木俑
在此次發掘的數百座墓葬中,給考古工作者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座有上百個木俑的墓葬。
該墓葬墓室面積約有25到30平方米,有斜坡式的墓道,結構完整,除了墓室外,還有頭廂、腳廂、邊廂。
裡面放滿了陶器、漆木器、和兵器等隨葬品。
兵器中有戈、劍、矛;漆器有耳杯、奩(lian)、盤等,雖然經過上千年的歷史洗禮,這些漆器仍舊色澤艷麗,精美異常。
而且讓考古人員驚奇的是,幾個廂中都有木俑,100多個木俑衣著不同、神態各異。
董哲說,雖然每個木俑雕刻的不是十分精緻,但簡單的勾畫,讓每個木俑的身份似乎都能一覽無餘。
如有溫婉雅致的侍女俑、有體格健壯的勞工。
[pagebreak]
據介紹,與其他陪葬冥器一樣,木俑也是為了滿足統治階級表現他們生前的權勢和享樂生活的心理而模仿人及其他物象製作的。
考古人員認為:墓葬的主人在當時應該是一位身份比較尊貴的「軍官」。
六安發現兩千年罕見「軍官」墓,出土近百木俑
隨著2007年雙墩六安王劉慶墓的重見天日,激發了人們對六安古文化研究的興趣,實際上,就在六安王陵區以北不遠處的六安經濟開發區,還有一大片漢代墓葬群與其遙遙對望,其規模與數量驚人。
廣元昭化古城 秦漢時就成川北中心
天府早報記者鄭其去年,廣元昭化古城邊發現一座秦漢古墓群。四川省考古研究院對這一古墓群進行了長達5個多月的考古發掘。今日,省考古院將首次披露此次發掘的結果。據介紹,該古墓群是一座秦漢時期的墓葬群,...
宿揚高速出土的M5號墓葬或為西漢公主和駙馬合葬墓
原標題:M5號墓葬或為西漢公主和駙馬合葬墓揚州網訊 典雅的青銅器、質樸的陶器、亮麗的漆器、精美的玉器……這些揚州出土的珍貴文物,沉睡了兩千年終於得以重見天日,再現了漢文化的深厚內涵和高超的藝術成...
黃陂72歲老人請人挖魚塘,挖出1400年前古墓、出土文物50餘件
武漢晚報5月17日訊(記者陳奇雄)黃陂區天河街一位老人請人給自家挖魚塘時,意外發現一座古墓。考古專家對該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已從墓中挖出瓷器、玉器等精美陪葬品50多件。
廣東考古部門發掘仁化城口南朝隋唐墓葬群
羊城晚報訊 記者張文,通訊員譚玉玲、肖惠姬攝影報導:今年9月,廣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員啟動對武深高速韶關仁化縣城口鎮一處施工現場附近的古墓葬群的搶救性發掘。12月9日記者從仁化縣了解到,目前...
瀏陽河小學工地出土古銅鏡
紅網長沙10月9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趙晶)10月8日,天氣晴好,長沙開福區九尾沖瀏陽河小學工地古墓群的保護性發掘和清理工作繼續進行。該工地已發現7座古墓,目前進行清理的是最新發現的4座古墓。這是...
寶雞:唐末墓葬群「西京」露真容
日前,考古工作者公布了 2011年在鳳翔縣城南過境公路上取得的考古成果。今年以來,考古人員陸續發掘古墓葬 56座,其中唐末五代時期的墓葬共 27座,占據了發掘墓葬的半壁江山。這些唐墓的發掘為研究...
榆次貓兒嶺事件,晉中人永遠的恥
2007年6月9日,山西省文物局通報了十起違反文物保護法的警示案例,希望通過公布這些案例,使全社會更加重視文物保護工作。其中第一起就是「榆次市貓兒嶺古墓葬損毀事件」—— 1983年,原榆次市政府...
新沂高莊發現漢代土墩墓群
光明網05-09 11:31顯示圖片本報訊(記者林剛)在5月8日出版的《中國文物報》考古發現欄目中,刊登了《江蘇新沂高莊發現漢代土墩墓群》一文,重點介紹了我市新沂高莊村漢代土墩墓葬群的考古發掘經...
山東煙臺發現戰國到魏晉大型墓葬群
內容摘要:西漢墓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銅器和鐵器,陶器主要是罐、壺、奩,銅器有銅鏡、帶鉤、銅印章和銅錢等,鐵器為鐵劍、鐵削。由於該墓遭到破壞,因此發現的隨葬品數量很少,只在前墓室發現2件陶耳杯、...
工地現戰國船棺墓60座 盤點等待破解之謎:為何在蒲江?印章何作用?
蒲江發現60座戰國船棺墓葬 好奢侈 墓主腰佩蜻蜓眼玻璃珠 很神秘 11枚青銅印章印文待解地點:蒲江縣鶴山鎮飛虎村葬具:多為船棺時期:戰國晚期至秦,文化因素上以巴蜀土著文化為主,另含楚文化和秦文化...
考古新發現:「成都」矛 讓成都的名字提前200年
去年9月,成都蒲江縣飛虎村一處商業項目在開挖過程中,發現了戰國時期的船棺墓群,這些墓葬大多由西向東分四排分布,每排7——17座墓不等,排列有序。
考古證實盛樂古城漢代以前就有發達歷史文化
光明網02-05 08:57顯示圖片◎記者張昊文本報訊內蒙古去年對和林格爾盛樂古城周邊95座墓葬進行發掘,此次發掘的墓葬以春秋戰國時期為多,證實和林格爾盛樂古城地區至少在漢代以前就有了較為發達的...
六安「戰國雙墓」的南墓發掘繼續進行中
昨日,六安「戰國雙墓」的南墓發掘繼續進行,隨著墓室積水慢慢外排,外藏室內錯綜排列的青銅器、陶器、漆器露出水面,考古人員初步統計至少有幾十件,其中一些文物的「個頭」明顯比北墓中的要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