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文物說話|考古學家中的「段子手」 帶著三星堆又火了一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6月30日晚,在《開講啦》「觸摸古今,傳承文明」系列的第一期節目中,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帶著四川「特產」三星堆,和全國觀眾分享考古知識,又一次將四川文化用「活生生」的方式展示了一遍。
在幽默的演講、輕鬆的氛圍中,三星堆又火了一把。
這與古蜀文明本身具有的辨識度,以及多年來四川考古工作的系統創新是分不開的。
考古學家中的「段子手」
再登央視講述三星堆的故事
前往節目錄製現場前,高大倫正在深圳參加一個考古工作會,害怕飛機晚點,他提前一天,連夜飛往北京。
而節目中的談話,也是完全沒有備稿的。
他在心中稍作了準備,便以一種輕鬆的狀態,和同學們、嘉賓在現場交流。
「現場我大概講了有3個多小時,過程中大家笑聲不斷。
」高大倫說。
沒有穿西服、蹬皮鞋,高大倫和平常一樣,穿著一件黃色polo衫,一條休閒褲,一雙考古人最常見的戶外鞋,便上了講台。
看了預告片,一位學生評論:「做考古的人完全不會因為要上CCTV就去換件衣服,高老師平時上課就這麼穿,出鏡率最高的衣服。
」
高大倫也笑了。
「我差不多十年沒有穿過西服皮鞋了,在我們考古院,你剛坐到可能就要喊你下去,去考古現場,咋個可能穿西服皮鞋嘛。
」他說,穿便裝,就是自己的工作狀態。
在節目播出前,一小段剪輯過的短片在網絡上廣為流傳。
短片中,主持人撒貝寧形容,三星堆博物館是他去過的所有博物館裡,最能進入夢境的,面對奇形怪狀的青銅面具,就像在和另外一個文明對話。
面對「三星堆是不是「天外文明」的呼聲,高大倫負責任的告訴大家:「三星堆絕對不是外星人,事實上,不用學考古,你們只要喜歡看電影的都知道,外星人只降落在美國。
」這個回答讓不少網友笑稱,高大倫是「考古學家中的段子手」。
「在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嚴肅的一二三點的給大家解釋,既耽誤了時間,也達不到好的效果。
」高大倫說,其實這純粹就是一個調侃的回答,急中生智,沒想到傳播效果還不錯。
考古人說
三星堆是研究中華文明最理想的標本
三星堆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
遺址位於四川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保護範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5000至3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多年來,高大倫也從一個觀摩發掘現場的旁觀者,成為引領發掘的組織者。
高大倫笑言,考古工作中,「坑」是最美的「意外」。
在絕大部分人不愛「挖坑」或「被挖坑」的情況下,考古人對於「坑」是有特殊感情的。
「我們單位的人都知道一個『小道理』,那就是『吃水不忘挖井人,幸福依賴祭祀坑』。
」高大倫將這句話融入了考古院的院史教育。
他覺得,三星堆最具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的特別之處。
「三星堆很特別,作為一個文明,它的內涵、特點,它所達到的高度,是全中國甚至全世界絕無僅有的。
」高大倫說,文明的歷史悠久是它的一個方面,而文明的特點則是考古學家研究它們的另一個重要價值。
兩千多年,一個文明在三星堆遺址孕育誕生,成長,發展,達到高峰,然後走向衰落,融入中華文明。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是中國研究文明起源,文明形成,文明發展,最理想的標本。
節目中,高大倫選取了三件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文物,從宇宙觀、到信仰崇拜,印證歷史傳說的真實性,為觀眾還原了三千多年前這一段文明的發展進程。
金杖,揭示著古蜀國國王魚鳧的身份,青銅縱目面具還原了古蜀國的地貌及文明特徵,瑰麗奇特的神樹則令中國古代十個太陽的傳說有所依據。
讓文物活起來
考古工作創新 四川走在前面
和三星堆一樣,四川的考古大發現並非孤例。
「江口沉銀」遺址、金沙遺址、劉家寨、石柱地、羅家壩,這些名字都令人耳熟能詳。
這背後,是一群考古人的付出。
在高大倫看來,考古事業上,成功的事莫過於考古有所發現,更成功的莫過於和大家分享考古發現。
事實上,不只是在《開講啦》上的談話,這些年來,高大倫和他的同事們在傳播考古中做的工作還有許多。
拍攝製作考古宣傳專題片、做考古成果展出、策劃考古夏令營、主動走進高校、走進社區、讓公眾更多的參與到考古工作中來……這些年來,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創新了一系列做法,讓文物活起來。
「讓文物活起來,讓更多的人了解考古知識,是我們的責任和義務。
」高大倫打了一個比方,就在今年入選全國十大的「江口沉銀」考古發掘工作中,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開了許多業界先例。
比如,在考古發掘前、發掘中、發掘後及時對外發布新聞;在全國招募志願者,參與考古發掘工作的全過程;開創水下考古等新方法和新技術。
就在國家博物館剛剛開始的江口考古展覽中,省考古院還派出了專業的考古隊員,同時走進學校和社區,向公眾介紹考古發掘過程,科普考古知識。
文物移動醫院、西部文化探險、考古虛擬實驗館的開設,水下考古工作的展開……他細數著這些事例,講述著這些年來四川考古工作的創新。
「我們所做的這些公眾考古的工作,就是讓文物活起來的生動事例。
」高大倫說著,語氣中透露著驕傲。
「在考古工作的系統創新方面,我認為我們四川肯定是全國第一。
」
他始終覺得,要站在全國、全世界的角度上探討四川考古發現,才能更好的彰顯出四川文化的特性,找到四川文化在人類發展坐標中的位置。
也正是帶著這樣的想法,高大倫還曾率領中國考古隊,獨立挖下了「走出國門的第一鏟」。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圖據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第二屆考古學大會報導㊿|高大倫:四川要建三星堆等四大工作站或整理基地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見習記者 姚箬君 攝影 楊濤四川省,最早有外國專家考古發掘,並留下影像資料的內陸省;最早開展基建考古的省;最早考古發現帝王陵的省份……22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舉行...
現代考古 正在發現更瑰麗的四川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10月22日將在成都舉行。在大會期間頒發的多個考古獎項中,四川頗有斬獲。其中,四川渠縣城壩遺址考古發掘獲得田野考古一等獎,這是對田野考古科學方法及其成果的肯定,該項目在南方...
「江口沉銀」成果國博開展一月反響熱烈 10月後將回川展覽
封面新聞見習記者 徐語楊「石牛對石鼓,銀子萬萬五。有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這是一直在四川流傳的童謠,它與四川民間一段「江口沉銀」的「寶藏」故事有關。而其是否確有其事?位置在哪?數量多少?隨著2...
彭山發掘張獻忠「千船沉銀」歷史謎團亟待解開
記者1月5日從四川眉山市彭山區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發掘通報會上獲悉,為期3個月的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正式全面啟動。這是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國家文物局水下遺產保護中心、眉山市彭山區文物保護管理所...
江口沉銀︱二期考古:發掘面積是去年兩倍
記者28日從《四川省人民政府工作報告》了解,四川將於近期開展「江口沉銀」遺址二期考古。去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對位於四川眉山市彭山區的「江口沉銀」遺址進行了3個月的考古發掘,發掘面積2萬餘平...
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揭幕 考古行業最高盛會何以選擇四川?
10月22日,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在成都揭幕。來自國內外的800多名專家學者匯集成都,就「古代文化交流的考古學研究」進行交流研討。在國家剛發布了《關於加強文物保護利用改革的若干意見》,四川推進文...
厲害了我的西安! 又有兩處遺址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如果想要了解中國文化、中國歷史的根西安,是你絕對繞不開的城市眾所周知,西安中國八大古都之一、世界四大古都之一一街一巷、一門一樓、一磚一瓦……處處皆有古意古城古韻,「歷史」已是這座城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