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而又神秘的土地,內蒙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內蒙古,這片廣袤神秘的土地,孕育了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這裡是蒙古民族的發祥地,也孕育了遊牧民族特有的文化,是蒙古族人民永遠的心靈家園。

從有文字記載以來,內蒙古高原就是我國古代各民族從事畜牧、狩獵以及農業生產的場所。

商周至春秋戰國時期,甲骨文中有「土方」、「鬼方」的記載,史書中則記載有「戎」、「狄」等族稱。

公元前21世紀至前3世紀,內蒙古地區分布著的一些遊牧民族與中原華夏族建立的政權發生了密切關係。

到戰國時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文獻記載的北方民族有了新的具體稱謂,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北方各族主要有林胡、樓煩、東胡和匈奴。

狄是中原華夏族對北方遊牧民族的統稱。

戰國時期,林胡和樓煩活躍在內蒙古高原上。

匈奴強大起來以後,林胡和樓煩又歸屬了匈奴。

春秋戰國時代,東胡人的活動地域大致在今天的呼倫湖以東、嫩江以西的大興安嶺山脈北段和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

這一地區,森林繁茂,禽獸眾多,綠草如氈,水系如網,是古代居民以漁獵、採集和畜牧的主要區域.東胡人在這裡從事著畜牧、漁獵和採集的生產方式,孕育了漁獵文化。

匈奴是戰國時期見於史書記載的北方遊牧民族。

春秋時期,經過長時期的歷史發展,匈奴吸收了諸戎、狄成份而強大起來,戰國時被漢文獻稱為匈奴。

初見於漢文字史籍記載的匈奴,主要活動在今天內蒙古境內的陰山及河套一帶。

這裡依山帶水,草木茂盛,禽獸很多,是理想的畜牧狩獵之地。

公元前310年左右,匈奴地域已與戰國的燕、趙、秦三國相鄰。

戰國末年,匈奴東界已達燕長城以北的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東部一帶.戰國中後期,匈奴廣泛分布於今天內蒙古中、西部地區。

匈奴人在鄂爾多斯高原、河套地區和呼和浩特平原曾經長期駐牧,生息繁衍,生居死葬。

從以上具體史實可以看到,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的大部都在北方遊牧民族的掌控之下,從事著「逐水草而居」的遊牧生活。

內蒙古草原文化體現了一切文化中通用的民族性,時代性,區域性和歷史延續性等特徵。

內蒙古草原文化以其豐富的內涵和獨特的氣質,成為中華文鬍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內蒙古草原文化是多民族文化的集合體,這一特定歷史時期的地域文化是由匈奴,東湖及華夏族等民族共同創造的,北方遊牧民族一般以畜牧業為主,兼有作為經濟補充和練兵功能的狩獵業、與畜牧業關係密切的手工業和商業。

社會實行部落制。

過著食畜肉、飲潼酪、衣皮革、披氈裘、住穹廬,逐水草遷徙的遊牧生活。

有獨特的習慣法、婚俗和葬俗。

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草原文化的組成部分還有中原華夏族文化。

文獻記載和考古資料表明,戰國時代,內蒙古高原已成為北方民族從事畜牧業生產和遊牧生活的主要場所,逐步形成了歷史時期有別於農耕文化的遊牧文化。

到秦漢時期,匈奴民族部落和中原人各自建立了兩種政治體制、經濟模式和文化內涵的集團,在長城沿線進行了密切接觸,遊牧和農耕兩大文化發生了激烈碰撞和交融。

雙方互相制約掣肘,相互交流影響,形成了各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又有共同文化內涵而彼此難以割捨分離的歷史格局。

可以說,戰國時代的北方遊牧民族史和中原政權統治內蒙古高原部分地區的歷史,都是古代內蒙古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文化構成上來看,草原文化是一種多元文化,遊牧和農耕兩大文化成為草原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各具十分豐富的內涵和特點。

史實證明,戰國以來內蒙古高原是多民族生息繁衍的所在,也是多種文化碰撞交匯的重要地區。

戰國以來內蒙古高原上遊牧文化、農耕文化、移民文化、軍事文化的歷史發展演化,奠定了獨具特色的內蒙古區域歷史文化的基礎,多元文化的相互影響與融合,使古代內蒙古成為中國歷史上最有活力的地區之一,也一直影響著內蒙古地區以後社會歷史和文化的發展。

戰國時代中國古代北方各民族的歷史活動,共同創造了內蒙古高原豐富多彩的草原文化。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探尋崇禮文化之根

朱閱平連接壩上和中原的這一獨特地理位置,使得崇禮擁有眾多特色文化,呈現出奇異的「多點異態」文化現象。如長城文化、遊牧文化、山地文化、農耕文化、多民族文化、狩獵文化、半農半牧文化、商貿文化等,這些...

北方遊牧文化浸染下的唐詩

中國從歷史上看就是一個多民族共存的國度。在古代廣袤的北方草原上,數千年來一直活躍著多個遊牧民族政權。他們無論南下還是西遷,都會給中原乃至世界帶來震盪,由此影響中國和世界的歷史和進程。劉迎勝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