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探秘之古墓篇:盜墓日記——李洲坳古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消失千年的神秘王國沉睡千年的大型古墓一起盜墓事件背後揭開一斷塵封千年的古老文明在今天江西宜春靖安縣內曾經生活著一群人,他們是歷史上延續時間最長的王國——徐國遺民。
從商周到先秦,他們曾經創造過燦爛的古文化。
但許多人對此並不了解,因為之後這個神秘國度從歷史上消失了。
神秘的徐國,從何而來,古老文明,如何被發現?
起因源於一起盜墓事件。
古墓挖掘現場因盜墓被發現的古代墓葬2006年12月30日,靖安縣博物館工作人員發現李洲坳一座古墓被盜。
這座被盜的古墓位於靖安縣萬黃線公路西側,距縣城8千米的水口鄉水口村李洲坳東面緩坡上。
被盜事件發生後,當地縣博物館緊急上報,經國家文物局批准,幾天後(2007年1月6日),江西省考古所、靖安縣博物館立刻開始聯合對古墓進行搶救性發掘。
3個月之後(2007年4月25日),省文物局專家通過出土文物和墓室結構分析確定,該墓屬距今約2500~2600年春秋晚期的東周墓葬。
出土墓葬之多,引起國家文物局高度重視。
當年6月,國家文物局針對古墓,提出「邊發掘、邊保護」的原則,指派國內在漆器保護、絲綢保護、古人類學、林業和水文地質等5個領域的一流專家參與古墓現場發掘工作。
神秘的古墓寶藏這是一座占地面積1100平方米的被盜古墓。
外表由封土形成的小山包植被繁茂,高約12米。
神秘的古墓,到底藏有哪些寶物,引來盜墓?
古屍體保存完好這座東周古墓墓穴坑中依次排列有47具棺木。
墓中的屍體普遍用絲織品或竹蓆直接包裹,且有不同的等級,用絲織品的棺木不見竹蓆,有竹蓆的則無絲織品。
47具棺木中,28具保存相對完好,其中有19具發現人體骨骼或腦髓組織,12具骨骼中發現有綠色的結晶體。
棺內死者多為側身屈肢,少數為仰身直肢。
一些頭骨還保留著完美的秀髮和清晰的髮髻,以及綑紮頭髮的髮帶。
保存之完整,十分罕見。
古文物價值連城古墓出土文物650餘件,包括竹木器144件,漆器12件,玉器13件,青銅器30件,原始青瓷器7件,金器1件,金屬器5件,紡織品300餘件,其中多件被列為國寶級文物。
另外,主要隨葬品組合有小型手工加工工具,如刀、削、鑿等,以及木質紡織工具,如繞線框、梭、打緯刀、陶紡輪、漆勺等。
在保存較好的棺木中,至少有11具出土了100多粒完整的香瓜籽,籽子出土時還呈白色。
還有大量的花椒、果核、葦葉等。
古墓出土的精美金器解密先秦文化解密先秦越國人墓葬中發現的保存最早的人腦髓組織和頭骨、頭髮等,這一發現,開創了中國南方地區先秦人類遺骸研究的先河。
負責古墓人類遺骸相關研究的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介紹,22具遺骸中能夠檢測的個體都是女性,年齡為15~25歲之間。
武漢大學和北京大學對出土的人骨結晶物質進行初步分析,結果表明,這類綠色結晶物質主要是磷酸鐵鹽類物質。
確定腦髓組織是中國南方酸性土壤先秦墓葬中的首次發現,綠色結晶體是科技考古界極其罕見的發現。
他們是誰呢?他們是先秦的徐國人,是越人一族。
2007年7月29日,國家文物局專家組成員黃景略、徐苹芳、張忠培、徐光翼,同機抵達李洲坳實地指導。
張忠培說:「這次我看到了很多具有越人風格的文物,太震憾了!我就要崩潰了!」專家們指出,這個墓不是孤立存在的,還要對周邊開展調查,尋找更高等級的城址、宮殿和墓葬。
古墓中的朱染織錦解密先秦手工藝、織染水平李洲坳特殊的同穴多棺的埋葬方式,是目前中國考古發現年代較早,合葬棺木數量最多的一坑多棺墓。
出土物紡織品種類多,尤其是那件錦緞密度每平方厘米高達240×10根的硃砂雙色織錦,雖經兩千多年的浸泡和泥沙的腐蝕,至今仍紋理分明,色彩鮮艷,反映了當時的繅絲、印染、織造技術均已達到很高的水平。
出土的竹木漆器有竹蓆、竹扇、竹笥、竹梳、竹刀、竹勺、木梳、木篦、木劍、漆盒等,其中一件竹扇,用精細的竹篾編成人字形花紋,保存十分完好,是目前中國發現的年代最久、保留最完整的扇類實物證據。
在主棺上發現的圓形金箔飾物,直徑達30厘米,表面用鏨刻技法裝飾出三圈龍形紋飾;外圍環以雙層陶制裝飾品,其上刻精美的雲雷紋。
這一飾物造型獨特,工藝考究,是目前國內發現的同期最大的金器飾物,為其他墓葬所罕見。
擔任織物清理、保護的中國社會科學院、首都博物館紡織品保護中心研究員王亞蓉介紹說:「墓葬中出土的紡織品品類多,密度高,紋理分明,色彩鮮艷。
在紡織考古上,這次發掘成果應算是空前重大的,中國紡織織造史也要重新改寫了。
」
先後兩次來到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考察的著名考古學家、中國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李伯謙說:「無論文獻記載還是以前出土的墓葬都沒有出現過這種情況,這是我國南方地區青銅文化的又一次重要發現。
」
江西古墓發現22名裸葬女性續:疑為服毒殉葬
墓葬中的一具女性遺骨。 4月9日,本報《焦點新聞》刊登了靖安李洲坳東周墓葬高票入選「200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消息,同時首次發布了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樊昌生在評選會上所作的報告,「22名女性...
一座大墓47口棺材,22名年輕女子裸葬,墓主成謎
2006年,江西靖安李洲坳一座大墓被盜;經過上報,12月30日國家文物局批准發掘;2007年1月6日,考古隊進駐。這座大墓一經發掘,就被列入2007年全國十大考古發現。可是十年過去了,至今墓主未...
一座千年古墓風水奇特,22名少女裸葬,挖掘現場驚住考古人員
摘要:2006年12月,在江西省靖安縣水口鄉李洲坳村,幾名盜墓賊發現了一座埋葬了2000多年東周時期的古墓。事情暴露之後,考古人員對大墓進行了搶救性發掘,在墓中一共發現了22具年輕女子的屍骨,為...
盜墓者搶先找到楚國大墓,考古隊150多天發掘帶來的卻是更多的懸念
靖安縣是一個風景秀美的小縣,每年都要吸引不少遊客來這裡觀賞旅遊。然而這一天,一個奇怪的遊客來到這裡,他不像其他人那樣去旅遊景點遊玩,而是一個人騎著不知從哪弄來的摩托車,四處遊蕩。與當人不同的是...
江西靖安發現2500年前的神秘大墓,墓中發現一物一舉改寫了歷史
眾所周知,在古代人們死後都講究厚葬,尤其是皇家和王侯將相等貴族。古代的皇宮貴族死後,經常會讓很多人來陪葬,這種殉葬的方式可謂是極其殘忍。為了滿足先人能夠死後仍然享受生前的待遇,就讓年輕的女子、丫...
江西發現一古墓竟葬47副棺材,墓中一做法讓眾多男人痛恨不已!
導語:江西古墓挖出47副棺材! 最近,江西發現一古墓,讓人詭異的是,這個古墓竟然埋了密密麻麻的47副棺材。打開棺材一看,發現全是屍骨。
如此大的古墓,真是讓人讚嘆古人的精湛技術和智慧啊!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橫掃六國、建立大秦帝國。一直以來,人們了解這個龐大帝國大多局限於史籍,缺少考古發掘實證,大家也都知道秦始皇陵至今都未發掘,這就越發的讓我們感到好奇,想要一探究竟秦代的神秘。...
一戰國古墓出土47具少女棺材,墓中一做法讓眾多男人痛恨不已
導讀:江西是我國一個重要的省份,因公元733年唐玄宗設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古為干越之地和省內最大河流為贛江而簡稱贛。其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商代早期的新干大洋洲文化遺址,在幾千年來江西扮演著重要的...
孝感一魚塘邊發現乾隆時期古墓,考古出土兩枚銅錢
楚天都市報1月10日訊(記者劉中燦 通訊員鄭毅)魚塘主發現魚塘附近有一座疑似古墓的建築,趕緊上報。考古人員立即展開搶救式發掘,發現這是一座乾隆時期的古墓。
寶雞:發掘十年,殉葬近200人的秦景公墓發掘揭秘
秦公1號大墓,就是秦景公的墓。其實很多人覺得這個名字挺奇怪,咋就叫這麼個名字?因為鳳翔當年那是秦國古都,先秦19位王公在此建都長達294年,雖然到了秦始皇那輩,他統一六國平定天下!但他加冕都得跑...
山西一座千年古墓,墓主人既像男人又像女人,專家打開棺材更懵了
說起古墓最出名的當屬秦始皇陵了,它那高大的封土以及幾十米深處的地宮,至今都藏著眾多謎團。實際上有些古墓比秦始皇陵更神秘,比如今天要說的這座古墓,考古專家發掘時竟然連墓主人是男是女都搞不清了。不是...
四川一座機關食堂下發現古墓,考古隊趕到搶救性發掘,越挖越興奮
導讀:中國大部分地區都屬於溫帶季風性氣候,受季風的影響,南方比北方多雨。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形成了「北人騎馬,南人乘船」的出行習慣。在南北方的喪葬制度中,也能看出差異,北方的古代墓葬中習慣陪葬車...
湖北石首發現三座明代古墓 從外觀判斷其中一座保存完好
新華社武漢10月21日專電(記者黃艷)記者21日從湖北石首市文物局了解到,近日當地發現3座古墓,已確定為明代古墓,其中兩座損毀嚴重,僅有一座保存完好,但關於墓葬更多的信息還有待進一步考古研究。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