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的古墓中,出土一件頂級文物,發現了失傳千年的製造工藝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根據史料記載,中國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這一點幾乎無人不知。

幾千年來,古人利用他們傑出的智慧,發明創造出了先進的技術和燦爛的文化,炎黃子孫無不引以為傲。

但是,由於時間太過久遠,有些先進的技術卻失傳了,有些外國人則提出了異議,甚至懷疑中國古人是否曾掌握過這些技術。

上世紀七十年代末,河南淅川縣的工人在施工時,無意間發現了幾座古代的墓地。

文物部門得知此事後,為了避免古墓被破壞,立馬組織考古專家進行搶救性發掘,先後共發掘出24座墓地。

根據墓中的陪葬品,以及史書的記載可推算出,它們地均是春秋時期的古墓,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隨後,接連出土了幾千件陪葬品,如青銅器、玉器、金箔、骨貝等,可斷定墓主人的身份顯赫,絕不是普通人,應該是王公貴族。

在對2號墓地進行清理時,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裡,發現了一件精美的青銅器,當仔細觀察後,在場的專家無不激動不已,甚至高興地說道:「終於找到證據了。

」為何會這麼說呢?

原來,這件青銅器名為「雲紋銅禁」,屬於西周早期的文物,重大90多公斤,長度超過1米,搞約29厘米,主要用作尊、卣、壺類酒器的器座,與現在的茶几非常相似。

該文物上攀附著12條龍形異獸,它們凹腰卷尾,探首吐舌,面向禁的中心,形成群龍拱衛的場面,足以體現古人高超的製造工藝。

西周建立後,對商朝的滅亡原因進行了總結,認為紂王嗜酒無度是主要原因,不僅頒布了《酒誥》(禁酒令),還命人打造了雲紋銅禁,這裡的「禁」,就是禁酒、戒酒的意思。

如果只是一件精美的青銅器,見多識廣的專家也不會如此激動,主要是由於雲紋銅禁的鑄造,採用了傳說中的「失蠟法」。

關於失蠟法的應用,最早出現在唐朝初年,這在《唐會要》中有明確的記載。

在雲紋銅禁出土之前,一些外國學者就認為,中國古代所使用的失蠟法,是從印度或者其他地方傳入,國內專家雖然不認同,卻又沒有辦法反駁。

雲紋銅禁的發現,則成為反駁那些人的最有力的證據,它說明我國古人早在2500多年前,就已經發明了失蠟法,所以專家才如此高興。

現如今,雲紋銅禁被評為國寶級文物,收藏於河南博物院,同時它也被譽為河南博物院九大鎮院之寶之一。

另外,因為雲紋銅禁極為珍貴,在2002年的時候,被列為首批64件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之一。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