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鍋味道好人人都喜歡,看看古人吃的火鍋一點都不比現在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備受關注的江西南昌西漢海昏侯主墓發掘收穫頗豐,出土各類文物一萬餘件。
成套出土的有編鐘、編磬、琴、瑟、排簫、伎樂俑;竹簡、木牘以及有文字的漆笥、耳杯等數以千計;五銖錢10餘噸近200萬枚;青銅雁魚燈、青銅火鍋上的花紋惟妙惟肖;青銅鏡上鑲嵌著瑪瑙、綠松石和寶石等等,都是漢代考古文物珍品。
墓主槨室西側出現數量驚人的黃金、金器,包括數十枚馬蹄金、麒趾金、兩盒金餅等。
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等),並出土了1萬餘件文物。
據介紹,墓葬槨室中的藏閤是經過周密設計的,最能表現墓主人身份和財富的北藏閤是藏閤中最中心、最隱秘的部位。
據悉,北藏閤錢庫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斤黃金(1000多萬元人民幣)。
還出土了今天要講到的主角,火鍋。
從海昏侯主墓的藏閤中出土了一個火鍋形狀的青銅器,被考古專家初步認定為是一個距今有2000多年的青銅火鍋。
火鍋為三足器,上端肚大口小,便於蓋蓋兒,下端連接著炭盤,上下之間不連通。
這是個實用型火鍋,因為它有使用過的痕跡,炭盤裡有炭跡,鍋內也有使用過的跡象,甚至還有板栗等殘留物。
這個火鍋造型優美,做工精緻,一看就不是平民百姓所用。
火鍋餐飲方便快捷的大眾化特色被消費者接受和喜愛,尤其北方地區寒冷乾燥的天氣讓火鍋市場潛力很大,而且火鍋種類的經營方式也不斷創新,有以「麻、辣、燙」著稱的重慶火鍋是南派火鍋,以涮羊肉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鍋和新派火鍋。
其實在漢代人們已經吃上火鍋,尤其以「鴛鴦火鍋」為盛。
染爐將調料加熱後涮蘸到了漢魏時期,人們吃火鍋更為普遍了。
從考古發現來看,此時已有各式各樣的火鍋,火鍋的材質也不局限於青銅一類,出現了鐵火鍋、陶火鍋等;除了吃分餐制形式的「小火鍋」外,那時人們還吃起了可以放不同料湯、燒煮不同口味的鴛鴦火鍋。
分格鼎,就是將鼎分成不同的燒煮空間,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湯串味,其飲食原理就是現代的鴛鴦火鍋,方便有酸、辣、麻、咸等不同飲食習慣的食客。
鼎分5格,中間圓格外面再分出4格,可以將豬肉、狗肉、羊肉、牛肉、雞肉這類肉品,放在不同的格內,從而能吃到5種不同風味的火鍋。
劉非很會吃火鍋,在分格鼎旁邊還出土了兩套「染器」。
所謂染器,就是吃火鍋時放作料的盤子。
從這些來年的考古發現來看,染器有的是盤狀,有的則呈杯狀,如果有加熱裝置,則稱為「染爐」。
從染爐的出土來分析,漢代人吃火鍋與現代人的吃法稍有不同,將調料加熱後,再涮蘸著吃。
看來在兩千多年的漢代人們的飲食就已經很是豐盛,不得不讓人佩服。
漲姿勢必看|海昏侯秘藏珍寶展前科普
海昏侯的秘藏來了!3月2日,《五色炫曜——漢代海昏侯國考古成果展》在首都博物館舉辦。展覽名稱源於司馬相如《長門賦》中的「五色炫以相曜兮」——光彩奪目、種類豐富的400多件參展文物,將帶你穿越時空...
南昌海昏侯墓創下考古史上多個第一
經五年發掘,南昌漢代海昏侯墓揭開神秘面紗,創下考古史上多個第一一個盜洞的發現,打破了小村的寧靜,一個及時的報警電話,揭開了2000年前侯國的神秘面紗。經過五年的搶救性科學考古發掘,一位歷經王、帝...
青銅豆刻字 最早「南昌」現身
南昌西漢海昏侯墓目前已經發掘了海昏侯和侯夫人墓兩座主墓(主墓周圍有祠堂、寢、便殿、廂房和道路系統和排水設施等),並出土了1萬餘件文物。另外,還出土了10餘噸五銖錢約200萬枚,相當於現在的50公...
揭秘古人什麼時間開始吃火鍋
如果追究火鍋的源頭,當從商周時期的青銅鼎說起。鼎是什麼?現在大家都知道是文物,其實它是商周時期人們做飯做菜、祭祀最常用的炊具——即今天的鍋。鼎與鍋的不同之處在於,鼎有三足,不需要另置灶台,可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