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考古新發現:熱河路曾經是明城牆外的一條護城河
文章推薦指數: 80 %
2015年下旬,文物部門在南京熱河路邊發現面積達數百平方米的遺址,包括條石、磚道、磚井等遺蹟一一現世。
由於毗鄰靜海寺、天妃宮,有專家認為可能是鄭和最後一次下西洋起點「龍江關」的官署建築。
但隨著發掘工作的逐步進行,目前基本判斷,遺址是明城牆護城河的堤岸。
它證明了南京的熱河路,原來是一條寬達幾十米的護城河。
揚子晚報全媒體記者 張可 文/攝
發掘現場
青磚條石層層疊加,典型的人工駁岸
發掘地點位於熱河路西側、大觀天地對面的工地,現場分布著考古人員打下的近10個探方。
記者在探方內可以看到直徑約1米的磚井、由青磚砌成的排水溝。
此外,最醒目的是兩道南北走向、位置呈東西平行排列的磚牆。
目前,磚牆發掘出來的高度超過2米。
兩面牆各不相同。
西側的磚牆基本由大型條石堆砌而成,而東面的磚牆則是一層條石、一層青磚——層層疊加而成。
「這是比較典型的人工駁岸,相互疊加使結構比較堅固。
」江蘇省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船舶史專家趙志剛在現場介紹說。
同時記者在東側磚牆的一段發現由細磚鋪設的兩米長台階。
「堆砌的比較工整,這是一處船隻停靠的接駁點,可以想像當年人們迎來送往的景象。
」
兩道壩牆外,一條變窄乃至消失的護城河
考古發掘也證實了趙志剛的觀點。
文物部門一名專家告訴記者,這兩面牆確實是當時河流的駁岸,時代是一前一後。
「西側是明代修建的,但明代哪一時期目前還無法判斷,但肯定沿用了數百年。
到了清末時,河水退去河道變窄,人們就沿著新河道修了新駁岸,這就是發掘中出現的東磚牆。
」
當年駁岸遺址阻攔的是西側的河水,而今天遺址的西側是平整的熱河路與路邊樓宇,看不到河流的蹤跡。
「這條河已經消失了,而原來的河道就是今天的熱河路。
」專家解釋說,當時儀鳳門外有明城牆護城河,寬度堪比獅子山城牆下的護城河。
而遺址內出現的駁岸,正位於護城河的西岸。
明代以來,護城河逐漸變窄,到了上世紀30年代,將護城河完全填平,變成了今天的熱河路。
木樁過火是古代火災現場,還是防腐手段?
在發掘現場,還有一些有趣的細節。
比如泥土中鱗次櫛比地冒出了木質樁基。
很顯然,這裡原來有一座座房屋。
不過這些樁基大部分都有過火、發黑的痕跡。
難道,當年住在這些臨河房屋的人們遭遇了一場火災。
此外,趙志剛在探方的泥土斷面上,還發現泥土火燒後發紅的痕跡,分布厚度近1米。
文物部門專家表示,不排除有火災的可能,但這也可能是古人的防腐措施。
「木製古建築,為了防止受潮腐爛,往往會在打基樁時,用火烤一下木料,使其脫水碳化,這樣燒了一把,木料就更耐用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水泥尚未普及的民國時期,民用設施立木樁也經常會這樣做。
」此外,這些房屋緊鄰護城河修建,周圍環境濕度大,使用火燒脫水法防腐也比較正常。
最新進展
正在制定方案,計劃在原址保護遺蹟
記者了解到,目前考古發掘已經進入尾聲。
文物部門專家介紹,這處護城河駁岸遺址,對展現南京明城牆歷史信息非常重要。
所謂城池,凡城必有池,城牆腳下的護城河必不可少。
中國北方城市古城牆,大部分是人工開鑿的護城河,但南京龍盤虎踞,明代築城時,以天然的山體、水體為屏障,形成了獨一無二的城池系統。
比如熱河路的駁岸遺址所在位置,就證明了儀鳳門段城牆外的護城河寬度有數十米,而且蜿蜒曲折,是自然形成的水體。
城牆的走向是根據這種自然環境確定的。
專家介紹,目前這處遺址正在制定保護方案,未來有望原址保護其中重要的部分,並進行展示。
公眾參觀時,就可以遙想熱河路一帶在明朝時的風貌。
另有一說
遺址可能與鄭和下西洋有關
明宣德五年閏十二月初六,60歲的鄭和率領2.7萬餘官兵,駕駛寶船61艘,從南京龍江關出發,開始他最後一次航程。
龍江關送別了鄭和,卻沒能等到他的歸來。
艦隊3年後返程時,鄭和積勞成疾在印度去世。
至今龍江關的位置還沒有確認。
所謂龍江關,是明洪武元年在龍江灣置徵稅機構。
宣德時,又在上新河設立稅關。
因龍江關在上新河關的下游,就有了「下關」的俗稱。
文物部門通過發掘地層判斷,遺址中的古建築樁基遺蹟,應是清末民房。
但省鄭和研究會副秘書長、船舶史專家趙志剛在對遺址位置勘察、比對古文獻後,認為建築遺蹟也可能與龍江關有關。
「在明代的人繪製的《鄭和航海圖》上,龍江關緊挨著天妃宮、靜海寺,而遺址所在的位置也與此吻合。
」趙志剛認為,即使建築遺蹟不是龍江關官署建築本身,也可能是附屬建築或後世延續使用建造的。
建議尋找龍江關,追尋鄭和的足跡
趙志剛告訴記者,龍江關見證了鄭和下西洋等至今仍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歷史事件,但目前南京展現相關歷史文化的工作,還留有很大的空間。
「通過我幾十年的研究發現,鄭和遺蹟最集中的地方是南京,而在南京最集中的地方就是龍江。
如果南京能夠把整合文化打造好,所產生的影響力可以是國際性的。
」
趙志剛建議,文物部門在未來工作中可以有意識地尋找龍江關的確切位置,一方面妥善保護考古發掘遺址,另一方面通過適當的方式將龍江關標示、展示出來,此外,還可以選址建造船舶博物館、鄭和七下西洋紀念塔等。
「這能讓本地人和各地遊客都認識到,南京在古代是一個重要的國際性港口,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外文化傳播匯集的焦點。
」趙志剛說。
滄海桑田
老下關六百年變遷,就匯集在這裡
目前文物部門正在推動這處駁岸遺址的保護,未來市民、遊客可以看到古代的河岸是怎麼修的。
而更重要的是,明、清的磚牆、建築遺址都匯集在一處,基本完整還原了老下關地區從荒涼到興盛的過程。
明代以前各個朝代,南京城市北界不超過今天的鼓樓,對於當時居民,下關是偏遠的郊外。
這裡分布著江灘、河道,只有「江雨霏霏江草齊」的自然景觀。
後來朱元璋將南京城向北擴展,下關成為剛剛進行規劃的「新城」,但除了江河間行駛的船舶,再無多少煙火氣。
清末下關開埠後,形勢完全不同了。
護城河消失變成熱河路,只是其中一個縮影。
寶船廠遺址公園竟有三個名 系文物標誌碑出錯造成
龍虎網訊 「寶船廠遺址」、「龍江船廠遺址」、「龍江寶船廠遺址」,最近,從安徽來南京旅遊的王先生逛了南京一處景點後有點「暈」。他告訴記者,他參觀的寶船廠遺址公園內,文物標誌碑還有多種說法,讓人實在...
老虎山明代採石場將建成考古遺址公園
老虎山發現了一處大型明代遺址,或與明代外郭城有關。今年五月份,《金陵晚報》報導了上元門老虎山北坡發現明代遺址的消息。記者日前從鼓樓區文化局了解到,這處遺址是一座在南京僅見的採石場遺址,的確與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