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發現大型漢晉南北朝崖墓群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新社成都1月18日電 (記者 賀劭清)記者18日從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獲悉,經過該院工作人員一年來的不懈努力,一處發掘面積1萬多平方米、時間跨越東漢兩晉南北朝的大型崖墓群在成都天府新區「浮出水面」。

圖為一座比較大的崖墓。

賀劭清 攝

據了解,崖墓是中國古代開鑿于山崖或岩層中的墓葬。

南宋詩人陸遊曾稱崖墓為「古得道之人藏丹之所」,為崖墓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此次成都天府新區發掘的崖墓群包含崖墓200餘座,時間跨越500餘年,部分出土的青銅人俑高鼻深目,顯示這裡曾和西域地區有著文化交流。

「崖墓通常模仿墓主生前居住的環境開鑿建造,大小根據墓主社會地位、富庶程度而不同。

」成都市天府新區崖墓群考古現場負責人潘紹池介紹,部分大型崖墓僅墓道便超過20米,崖墓內還雕刻了精美的伏羲女媧圖案,而部分小型崖墓僅兩三平方米,陪葬品寥寥無幾。

圖為崖墓出土的陶犬和現在的四川土狗並不一樣。

賀劭清 攝

此次發掘出的最大崖墓墓道口在山崖中間,從墓道進入崖墓困難。

中新社記者一行跟隨工作人員,從山頂沿著一根十米長的簡易竹梯進入該崖墓。

這座崖墓高度有限,記者身處其中只能彎腰前行,從主墓道往裡走三四米後,左手方向有一條墓道分支,分支兩旁各有一間小側室,主墓道兩側則分布著數間大側室。

「按照學術界一種新的研究觀點,一個側室就是一個小家庭,這個最大的崖墓超過83平方米,包含了七個側室,裡面不僅有灶台,還有一些陶豬、陶狗、陶雞的殘件。

」潘紹池說,崖墓密閉性不強,還有排水管,大部分崖墓陸續修建、陸續下葬,出土時人骨已經腐朽,但從器物能看出時代連續性。

圖為高鼻樑大眼睛的「西域風」銅像。

賀劭清 攝

「此次出土的器物種類齊全,不僅能反映東漢兩晉南北朝時期人們的生產生活方式、喪葬習俗,有的器物還能夠反映當地和西域之間的文化交流。

」潘紹池說,崖墓群所在地地形複雜、發掘難度大,工作人員在前期通過傳統踏查和地球物理探測術基本確定了崖墓的分布情況,以後工作人員還會對出土器物進行進一步的保護,並對這批崖墓資料進行整理研究。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