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秦文化考古大事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湖北棗陽郭家廟墓曾國墓地再出重大考古發現

郭家廟墓地隸屬於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一、二組,坐落在漢水支流滾河北岸。

總面積達120萬平方米以上。

文化堆積以東周時期墓葬為主,也有戰國晚期、明清時期墓葬。

其東距周台遺址、忠義寨城址1公里,西距九連墩戰國楚墓葬群1.5公里。

2014年11月至2015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曹門灣墓區被盜墓葬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一共清理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29座、車坑1座、馬坑2座、車馬坑1座,共出土銅、漆木、玉石、金、銀、錫、陶、骨、皮革等各類質地文物1003(套)。

根據出土銅器銘文判斷,其國屬應該為曾。

2015年9月至2016年1月,郭家廟出土各類質地文物一千一百餘件,其中青銅器六百餘件(套)、玉器三百餘件、陶器二百餘件、漆木器二十餘件,其他各類文物十餘件。

出土銅禮器二十六件,器類有鼎、壺、簠、盤、匜,大型編鐘一套十三件。

曹門灣二號墓及郭家廟五十號、五十二號、六十號墓,揭露了三代曾國國君與夫人墓葬,對其他中小型墓葬的發掘也證實該墓地應是埋葬曾國國君及家族的公墓地。

從年代序列上,填補了西周早期葉家山曾侯墓地和春秋中晚期的文峰塔曾侯墓地之間的缺環,對於曾國的歷史研究以及考古學文化序列的建立,至關重要。

墓地發現的多件盆、壺為黃國銅器,墓主均為女性,表明當時曾黃兩國是通婚關係,因此,這批器物也是研究周代漢淮地區國家關係珍貴的實物資料。

揭露了一座完整的車馬坑,為三車八馬配置,其中一輛車配以四匹馬,符合天子六架、諸侯四架的禮制,其埋葬制度同於中原北方地區,毫無疑問為楚國車馬制度找到源流。

此次發現的一套編鐘保存完整,位置關係明確,是目前所知春秋早期出土數量最多的一套鈕鍾,刷新和深化了我們對先秦鈕鐘的認識。

此次出土兩百多件陶器,其中陶罐是出土數量最多、最具代表性的一類,是曾國考古學文化的特徵之一,所見癟襠鬲將進一步增進我們對楚式鬲與周式癟襠鬲的認識。

曹門灣二號墓為曹門灣一號墓夫人墓葬。

形制為豎穴土坑土槨墓。

墓口長22、寬6.5、深8米,長斜坡墓道,帶平台,紅燒土築成槨室,長6米、寬4米,牆面光滑,有竹蓆痕跡。

槨室內大量紅燒土顆粒,厚達1.8米。

槨室底部出土大量玉器及陶罐、銅片、動物骨骼等,共兩百餘件。

其槨室埋葬形制與曹門灣四十號墓形制較為一致。

郭家廟五十二號墓為郭家廟二十一號曾伯陭墓的夫人墓葬。

墓口長7.2、寬6、深5.8米,槨室長4.6、寬2.2米。

一槨重棺。

內棺髹漆三層。

槨室東部銅禮器被盜走,漆木器仍在,其中俎7件、瓚2件。

棺飾有銅翣6件、銅鈴鐺6件。

棺內出土龍形玉玦、玉璜、玉圭、瑪瑙長管等精美器物。

郭家廟六十號墓與郭家廟五十號墓為一對夫婦墓葬,一北一南相距20米,均被盜十分嚴重。

形制為岩坑。

六十號墓長14、寬11、深8.5米,西面有二層台,但未發現墓道。

槨室北部盜洞內發現兩件鐵器,從形制看,其年代大致在戰國晚期,這說明郭家廟墓地盜挖從戰國晚期就開始了。

此次發現的中型墓葬多被盜擾。

墓口長5米~7.6米、寬3.5~6米,一槨單棺或重棺,個別有附葬車坑或馬坑。

GM56出土兩壺、一盤一匜,壺銘顯示是與曾國通婚的黃國贏姓子女所作之器。

GM30所出一套鈕鍾一共十件,均無鈴舌,這說明鈕鍾是從鈴鐺演變而來,編鈴是這兩者之間的過渡形態。

發現的小型墓葬有八十五座,其中十座出土銅禮器,組合關係為1鼎、1鼎1盆、1鼎2簠1盤1匜,其中鼎、盆組合還常見於淮河流域黃國、息國春秋墓葬中,這說明曾國與淮河流域其他國家在文化面貌上有相似之處。

小型陶器墓組合為罐、鼎盆罐豆、鬲罐豆盆,其中罐十分常見,這同以往發現的曾國墓葬情況十分相似,是曾國墓葬習俗的一個特點。

湖南戰國時期的楚國古羅城遺址考古調查、試掘

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15年10月底,對古羅城遺址進行了為期兩個多月的考古調查和試掘。

共布探溝3條,探方4個,總計發掘面積約180平米。

古羅城遺址的年代可早至春秋,這部分遺存應當與文獻記載的楚文王時期將羅國遺民從枝江遷來此地的歷史事件相關,但古羅城建城的年代則要晚至戰國,因此它並非春秋時期遷來的羅國遺民所興建的都城。

應當是戰國時期的楚國在大規模開發南方的過程中所建設的一座縣城。

阿房宮前殿下發現河溝秦始皇咸陽城中軸線顯現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阿房宮與上林苑考古隊對阿房宮前殿遺址南側進行全面考古勘探,勘探面積66570平方米。

發現遺蹟122處,其中古墓7座、灰坑和雜土坑39處、井16眼、花土及淤積坑13處、溝槽兩條等。

經過勘探,確認了阿房宮遺址南緣、西緣、北緣位置,並在阿房宮台基南側發現一條花土帶,寬約30米左右。

考古隊領隊劉瑞說,「阿房宮南界位置的確定,為遺址的保護和展示提供了基礎資料。

」這個位置在以前的勘探中已基本確定,此次將其與大地坐標系相對應,進一步實地確定了阿房宮南界的位置。

此次勘探,考古人員還在地勢較高的阿房宮前殿西南側以東,發現一條突然出現的古代河溝,並延伸進入前殿的夯土之下,時代早於秦阿房宮興建。

「這條河溝的發現,帶來了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為什麼阿房宮前殿的選址在這裡?在一條河溝上?」劉瑞告訴記者,以前認為阿房宮選址與漢代未央宮、唐代大明宮等宮殿一樣都位於一片高地之上,但此次河溝的發現,說明阿房宮前殿下並不是一片完整的高地。

「在河溝上修建宮殿,就意味著打斷了原有的水網,使流水改道,再深挖淤泥、回填夯土。

河溝一帶的阿房宮基礎深達5.8米,可見當時工程量之大。

」「由此看來,『表南山之顛以為闕』的記載也並不完全是文學上的誇張。

」「這說明阿房宮是當時人為的、具有強烈軸線意識的選址,這條軸線看來應該是秦始皇給統一後的秦帝國都城咸陽所定的軸線。

遼寧省姜女石遺址水下考古發現人工建構平台

20世紀8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遼寧省綏中縣萬家鎮南部的海濱地帶發現了大型秦漢遺址群。

遺址群包括石碑地、止錨灣和黑山頭三處秦漢行宮建築遺址,三處建築南面海中各自對應一處海蝕柱,依次為姜女石、紅石砬子和龍門礁,形成獨特的濱海建築景觀,規模宏大,氣勢雄偉。

遺址出土了夔紋大瓦當、變形夔紋半瓦當和巨型空心磚,並發現有規模宏偉的高台多級建築,以及工程浩大的地下版築夯基,這些工程都不是一般力量所能完成的,因此是一個高級別的古代遺址。

2015年來,通過物探掃描和水下探摸等方式,結合陸地遺蹟調查,在姜女石遺址水下發現東西長約60米,南北寬約60米的四邊形疑似人工構築基台,並且發現一些石塊經過了加工修整,有人工干預痕跡,且石塊在較大範圍之內呈現出有規律的走向與分布。

湖南桃源楊家山發現戰國墓

2015年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展開對楊家山墓群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

共清理15座墓葬,均為長方形土坑豎穴墓,可分為大中小三型。

大型墓,墓室覆斗形,帶斜坡墓道,墓道方向不一致。

中型墓,墓室覆斗形,無斜坡墓道。

小型墓,墓壁較直,或呈口小底大狀,無墓道。

墓葬方向均為近南北向或東西向。

葬具多為一棺一槨,部分墓葬葬具腐朽嚴重,M1棺槨保存狀況較好,棺蓋上保存有較好的竹簾和棺束。

隨葬品放於槨室邊廂或尾廂內,多為陶器,少量銅器、漆木器等。

陶器多為泥質灰陶或黑陶,少量彩繪陶,器型有鼎、豆、壺、敦、盒、勺、匕等。

出土銅器均為兵器,器型有劍、矛和戈三種。

從墓葬形制和隨葬品特徵初步判斷墓群年代從戰國延續至西漢早期。

湖南汨羅發現東周古墓群

4月1日,岳陽市考古研究所在汨羅市友誼河西岸,高泉山水泥廠現場發現東周時期墓葬35座,已出土的文物有青銅劍、銅鏡、陶罐、帶鉤、滑石璧等文物10餘件。

青銅器為春秋時期,目前收藏在岳陽市博物館內。

汨羅是春秋戰國古墓葬埋藏非常密集的一個區域。

汨羅高泉山歷年來發現的東周墓群均與羅子國城池、汨羅山東周墓群都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繫。

此次發現的墓葬群是繼汨羅桐子坡地區發掘東周古墓群之後又一重大發掘,具有相當重要的考古價值和歷史意義,對研究汨羅、岳陽乃至湖南的歷史具有重要的價值。

湖北荊州劉家台與夏家台墓地發現大批戰國墓葬

荊州博物館對位於荊州區郢城鎮荊北村與郢南村交界處的劉家台與夏家台墓地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

共發掘戰國墓葬350座,出土隨葬器物3058件(套),其中陶器1797件,銅器398件,竹簡400餘枚,漆木器375件,玉石製品30件,絲織品3件(套)、皮革製品3件(套),其他有文物、標本32件(鹿角17件、醃製鯉魚15尾)等。

其中戰國竹簡《詩經》《尚書》與牛皮鎧甲、醃製鯉魚等為首次出土。

這批墓葬可分為A、B兩大類,其差異主要表現在墓坑、棺槨形制與隨葬器物三個方面。

A類是典型的楚文化墓葬,B類是以趙文化為主,兼有中原、齊文化因素的墓葬。

夏家台M106出土戰國楚簡400餘枚(殘),內容為《詩經·邶風》十四篇、《尚書·呂刑》篇和《日書》。

其中《詩經》與《尚書》在楚墓田野考古中為首次發現。

絲織品夏家台M258出土墓主下葬時包裹的衣衾,通過CT掃描發現有7層絲織物,是繼1982年馬山1號楚墓發掘以來,出土保存最完好、數量最多的戰國絲織品。

皮鎧甲夏家台M258出土了一套完整的攻防武器及食物裝備,其中1件保存完好的戰國牛皮鎧甲,色彩鮮艷,編連絲線清晰可辨。

醃製鯉魚夏家台M258出土保存完好的醃製鯉魚15尾,形態完整,歷經千年而不腐,是田野考古中的首次發現。

兩種文化風格迥異的墓葬共處同一墓地內,為研究戰國時期楚國與其他國家與民族的融合、社會文化以及葬制葬俗等提供了珍貴的考古學材料。

絲織品的發現極為罕見,對戰國時期的斂葬制度及紡織技術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皮鎧甲的甲片雖有零星發現,但保存如此完好者極為罕見,為復原楚國士兵的裝備及其製作材料、工藝的研究提供了寶貴資料。

在夏家台M258出土保存完好的醃製鯉魚,是考古發掘中首次發現。

文獻中有關於「枯魚」的記載,但一直沒有實物驗證。

這次發現不僅證實楚國核心區荊州自古就是魚米之鄉,而且為研究當時的食物結構、醃製材料及防腐技術等提供以極為難得的實物資料。

戰國楚簡《詩經》和《尚書》的首次考古發現,不僅可以與傳本進行對照校驗,而且對研究中國古代思想、文化、法治等具有十分重大的價值。

「安大簡」:先秦文獻又一重大發現

5月15日,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錢幣博物館等單位的古文字、出土文獻、古代史研究專家,對安徽大學藏戰國竹簡進行實物鑑定與學術座談。

他們一致認為:「安大簡」是繼「郭店簡」「上博簡」和「清華簡」之後,出土先秦珍稀文獻的又一次重大發現。

「安大簡」經清洗整理,共有1167個編號。

整簡居多,品相上乘,字跡清晰,保存狀況總體良好。

北京大學文物鑑定中心的碳14檢測認定,竹簡年代約在公元前400年至公元前350年之間,為戰國時期楚國之物。

這批竹簡記載的主要是各類文獻,內容涉及經學、史學、哲學、文學等多個學科領域,包括《詩經》、孔子語錄和儒家著作、楚史、楚辭以及相術等方面的作品。

這些文獻大都沉埋已久,除《詩經》外都未能流傳於世,2000多年後的今天重見天日,是中國學術史上的又一次重大發現,為古代經學史、思想史、楚史、文學史和語言文字研究提供了新的寶貴資料,對中國古代文明研究具有重大的價值。

「安大簡」上戰國《詩經》的問世,是一個驚人的發現。

據介紹,《詩經》簡有100多支,保存詩作60篇,是目前所見時代最早、數量最多、保存最好的《詩經》文本。

與現在流傳於世的《毛詩》相比,在排序、章次上有諸多不同之處,異文大量存在;「安大簡」提供的大量新的學術信息,將會給《詩經》研究帶來重大影響。

湖南汨羅戰國古墓群再現青銅劍

7月8日上午,汨羅市文物工作者在第21號墓坑中發現墓室中出現一個陶罐和青銅器痕跡,經過進一步清理,確定青銅器為楚式青銅佩劍。

青銅劍總長52公分,寬約5公分,劍柄劍身保存基本完好,劍刃鋒利如初。

根據墓穴形制和佩劍形狀,初步判斷為楚國武士墓。

汨羅市文物管理所館員胡鐵蘭告訴記者,這是一個土坑窄坑墓,根據出土的文物判斷,青銅劍應該是墓主人以前使用的,然後隨葬下來,墓主以前可能是一個武士。

該戰國古墓群目前已發掘四個多月,發現文物幾十件,其中以陶器為主,這次出土的青銅劍為目前發現的第五件青銅器。

河北黃驊發現罕見戰國時期成人瓮棺葬

今年5月、6月,黃驊市先後兩次在郛堤城遺址附近發現瓮棺葬共6處,當地博物館考古人員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研究發現,此次出土瓮棺為戰國時期器物,用於葬具的筒形釜壁較薄,火候較差,且器底都有小孔,判斷這些器物是專門燒造用於葬具使用。

重慶巫山縣高唐觀遺址發現西周、戰國、西漢墓葬

2016年7月,考古工作者在重慶巫山縣高唐觀遺址已完成發掘面積3420平方米,先後清理灰坑32個、灰溝4條、池2座、墓葬77座、房址7座,時代分屬西周、戰國、西漢、東漢至南朝、唐宋和明清等多個時期。

其中,以早段(戰國、兩漢至南朝)墓葬遺存和明清時期宗教遺存的收穫最為重要。

戰國時期墓葬12座,均為長寬比較大的豎穴窄土坑墓,出土遺物以陶鬲、盆、豆、罐組合為典型,另有少量楚式青銅劍、銅鏃等兵器。

兩漢至南朝時期墓葬48座,形制以土坑墓居絕對多數,共發現43座,均為寬坑豎穴,出土遺物以陶制釜甑灶組合、罐、倉、缽、蓋豆、鼎為主,另有少量青銅鍪、鼎、勺、印章、帶鉤、蒜頭壺、錢幣和鐵刀等遺物。

其他形制的墓葬各發現1座,其中,土坑石板墓1座,隨葬品遺物以陶罐、倉為主,另有少量陶灶和「大泉五十」錢幣;磚室墓1座,因被盜嚴重未見隨葬品出土;土洞磚室、土洞石室、土洞磚石混築墓各1座,時代相近,出土遺物以釉陶鍾、盆、博山爐蓋等釉陶器為主。

在原生西周地層堆積中,可見有土著文化與楚文化遺存共存的現象,顯示出楚文化在巫山地區的早期滲透;戰國時期墓葬隨葬品組合有鬲、盆、豆、罐和鼎、敦、壺、豆這樣典型的楚式風格隨葬品及典型的有格楚式劍等,體現了楚文化在這一時期已居於主導地位。

西漢墓葬僅個別有打破關係,在當時應是一處有規劃的墓地,墓葬填土均取土自西周文化層,基本不夾雜生土,推測為有意識地取土回填墓穴。

河南伊川徐陽發現陸渾戎貴族墓

洛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徐陽墓地共發現古代城址1座,車馬坑15座,古代墓葬200餘座,初步認定此墓地為春秋戰國時期陸渾戎遷入中原後的一處貴族墓地。

M6為其中一高規格的貴族墓葬,口小底大,口部長5.44米,寬3.6米至3.95米,底部長5.4米,寬4.1米,距地表深6.1米。

墓葬內有一棺一槨,槨頂板已腐朽坍塌,有青膏泥。

棺槨之間有蓋鼎、簋、豆、鬲、壺、戈等青銅器,還有軎、轄等車馬器。

更重要的是,在墓主人的喉部,還發現了帶有顯著戎人特徵的金耳環等配飾,腹部以下發現了玉琮、玉鏟、玉片等。

該墓葬整體搬遷至實驗室,進行考古學清理、研究和保護。

今年6月,在此前發掘的陸渾戎貴族墓旁又發現了另一座大型墓葬。

這座墓葬東西長5.6米,南北寬4.4米,墓葬距離地面的高度為6.2米。

一棺一槨,側板腐朽,底板尚存,棺放置在槨底中部。

隨葬品有銅鼎、簋、壺、鬲、豆、戈、盤、舟、匜、玉佩、琮等,還有部分金器,雖然年代久遠,但依然能看出上面的金光。

此外,東北角還散亂放置大量馬、牛、羊的頭和蹄。

車馬坑對印證陸渾戎貴族墓起到了關鍵作用。

甘肅寧縣西頭村石家墓群發現春秋秦墓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於2016年初開始,在寧縣西頭村石家共發掘東周時期墓葬8座、祭祀坑1座、車馬坑1座。

8座墓葬均為南北向豎穴土坑墓,墓壙方向介於348°~20°之間。

墓葬平面大致呈長方形,四壁斜直,或口小底大,或口大底小。

依墓室底部面積、列鼎數量、棺槨數量等標準暫分A、B、C三型。

其中A、B兩型即貴族墓,墓室底部多設棺槨,其中槨室構建上,在預先挖好的長方形墓壙底部置橫向薄板鋪墊,四壁置木板,上下疊壓堆砌而成,側板與前後擋板間套結方式多已不清。

槨蓋以木板橫向搭建於東西側壁或東西二層台上。

隨葬品分布組合上,喪葬儀器——銅翣成對出現,多置於槨蓋之上墓壙東西兩側;車馬器——銅馬銜鑣、銅車轄軎、銅橫末飾、銅節約組成的絡飾、銅帶扣等分布無一定規律,多置於槨蓋之上墓壙填土內;個別墓葬槨蓋之上墓壙填土內發現殉車現象,以拆裝的形式僅隨葬車輿部分;青銅禮器——銅鼎、銅敦,漆器——漆盒、漆耳杯、漆盤等置於槨室北壁側;以陶(石)磬為主,輔以石(泥)貝、陶珠、銅鈴、(銅魚)等棺飾遺存分布於木棺周圍,且棺飾器物表面多附著髤紅漆跡象,推測是其懸掛於髤漆棺罩所遺留之痕跡。

個別墓葬槨室南壁側置青銅兵器——銅戈、銅矛、髤漆木盾、銅(骨)鏃等;棺蓋板之上多發現石(陶)圭,棺內人骨頸部、腰部位置多發現玉器殘件、綠松石玦等。

殉狗習俗也僅出在貴族墓葬中。

祭祀坑1座,東西向分布。

平面呈長方形,四壁斜直,口大於底。

坑東南角發現2腳窩,上下分布,似是人為臨時踩踏所致。

坑底未構建棺槨,未見人骨。

僅在西南側發現一截動物骨骼,可能是盟誓或祭祀用牲之骨骼。

袱葬車馬坑1座,東西向分布,土壙方向92°。

車馬坑平面大致呈梯形,東窄西寬,四壁斜直,口略大於底。

車馬同坑,殉車五輛,均為單轅,車與車東西向縱列,轅朝東。

由東至西,第1輛車無馬。

第2、3、4、5輛車均為一車二馬,馬骨部分置於車轅兩側東西向坑內,其中第2、3輛車,第4、5輛車間距較小,馬骨多壓於前車車輿下。

馬頭向東,呈一線排列,且馬的雙前腿、雙後腿並在一起。

另外,第4輛車南側馬匹前腿填土內側發現裹布痕跡,綜合跡象表明馬是被捆綁殺死後隨葬的。

馬坑底部最西端由北至南挖東西向兩小坑,內各設一棺罩,腐朽嚴重,南北兩側板緊貼墓兩壁,未發現底板。

棺內各殉一人。

其中北側殉人側身屈肢葬,頭朝東,面向北,下肢彎曲,雙手綁縛於頭端前側。

南側殉人仰身屈肢,下肢大腿與小腿骨折成一線。

此外,車馬坑內有殉狗現象,置於車輿之下。

目前發掘的8座墓葬,墓葬形制上南北向豎穴土坑墓,墓壙周圍流行設二層台。

隨葬品組合上以車馬器、銅禮(容)器、喪葬儀器——翣、棺飾組合等為主。

隨葬器物特徵上,如銅禮器——鼎腹部由深變淺,由圜底趨向平底,紋飾流行重環紋、蟠螭紋;車馬器如車軎、衡末飾均為圓筒形,紋飾均為蟠螭紋;青銅兵器如銅戈直內中胡三穿,圭形鋒,內與援基本等寬。

銅矛銎口處以釘孔的固柲方式;喪葬儀器中翣、棺飾的流行時間等,均符合春秋時期墓葬特點。

袱葬車馬坑車馬同坑,整車隨葬,車與車東西向縱列等埋葬特點;隨葬器物如車軎、衡末飾均作圓筒形,紋飾均為蟠螭紋等,亦體現出春秋時期車馬坑時代特徵。

族屬上,墓葬呈南北向,隨葬品的組合特點等,有周人墓葬之特點。

不過,中小型貴族墓葬殉狗比例較高;葬式上流行側身屈肢葬;車馬坑內有殉人、殉狗現象,整車隨葬,車馬作駕乘狀等特點均與周人埋葬習俗相差甚遠,大致符合春秋秦墓特徵。

安徽阜陽市文物局搶救性發掘戰國時期一古墓葬

阜陽市文物局派出專業人員對天章水岸國際二期工程項目的一處戰國古墓葬進行搶救性發掘。

該古墓是一座外槨內棺的豎穴土坑墓葬,四周有槨木側板,出土青銅鼎、青銅劍、箭頭、陶器等器物30餘件。

應該是戰國時期的墓葬。

阜陽歷史悠久,在春秋戰國時屬楚地,對研究戰國時期楚國北部軍事分界的劃定,以及周邊地區所發生的重大歷史事件的深入研究有重要價值。

浙江安吉發現保存完好的早期龍山古城遺址和龍山越國貴族墓群

龍山古城遺址歷經東周、秦朝、兩漢、兩晉,跨度長達六七百年,已考古出土印紋陶器、原始瓷及建築構件板瓦、銅瓦、瓦當等大量春秋戰國至兩晉時期的珍貴文物,文化更迭頻繁、內涵豐富。

龍山古城遺址分兩部分:古城遺址和龍山越國貴族墓群。

城址位於安吉縣城以北約15公里的遞鋪鎮古城村,背靠龍山山脈,面向筆架山山脈之間的平川之上。

城址平面近方形,四周有底寬20多米、殘高3米至6米的土築城牆;城牆外一周有護城河;城內東西600米、南北550米,城內部分面積33萬平方米。

遺址處於東有苕溪,西北有沙河的優越地理環境中,是早期越國的重鎮和秦鄣郡郡治,系長江下游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之一,也是迄今已知太湖南岸及浙江地區同時期保存最好的越國城址。

如今,城址地表尚能清晰地辨認出城址、城牆、護城河等遺蹟。

龍山越國貴族墓群位於城址南側。

在9.2平方公里範圍內,現存明顯隆起的土墩268座,其中土墩底徑在30米以上的大型墓20餘座。

根據區域內部分遭盜挖的古墓及搶救性發掘情況顯示,該墓葬群的年代為春秋戰國至兩漢時期。

鳳翔雍山血池村發現秦漢祭祀遺址

雍山血池秦漢祭祀遺址位於陝西省鳳翔縣城西北的柳林鎮血池村,東南距秦雍城大遺址15公里,今年4—11月,考古人員首次對血池遺址進行考古發掘,目前共確認相關遺蹟包括各類建築、場地、道路、祭祀坑等3200餘處,都取得了重要收穫。

此次考古發掘分別遴選兩處遺蹟性質不同的「夯土台」和「祭祀坑」進行。

「夯土台」為圜丘狀,從台頂面的跡象和台子周圍出土的秦漢時期以及更晚的陶質屋頂建築判斷,當時在台上還可能建有亭、閣類小型建築,且秦漢之後還曾沿用過。

由壇、壝、場構成的「壇場」,完全符合秦漢時期置「畤」的條件,初步確認,血池遺址可能是漢高祖劉邦設立的國家最高等級、專門用於祭祀天地及黑帝的固定場所——北畤。

雍山血池遺址數量最多的遺蹟是分布較為密集三類祭祀坑。

第一類是「車馬」祭祀坑,與文獻記載歷代持續對雍畤祭祀的背景有關;第二類坑絕大部分呈不規則形,全部為馬、牛、羊的牲肉埋葬坑,出土器物二千一百零九件(組)文物,主要有玉器,如玉人、玉璜、玉琮、玉璋、玉璧殘片,青銅車馬器等專門用於祭祀之物;第三類是極少數「空坑」。

春秋戰國時期,秦國在其都城——雍城郊外先後建立了包括鄜畤、密畤、吳陽上畤、吳陽下畤的雍四畤祭祀系統,使雍地不但成為當時的政治、經濟、軍事中心,而且成為國家最高等級的祭祀聖地。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在其祖先畤祭的基礎上,又廣泛吸收了原先東方六國的禮儀;西漢早期,漢高祖劉邦繼續沿用秦人設在雍地的畤祭設施,並且在秦雍四畤的基礎上增設了北畤,作為王朝最高祭禮場所。

從文帝到武帝時期的西漢帝王先後十八次郊雍,場面非常隆盛和壯觀。

這次雍山血池遺址的考古發現,是對「畤」遺存完整功能結構的首次發現。

可以說,該遺址是首次在秦雍城郊外發現與古文獻記載吻合、時代最早、規模最大、性質較為明確、持續時間最長,且功能結構趨於完整的「雍畤」遺存,這是由秦國國君和西漢多位皇帝親臨主祭的國家大型祭天之固定場所,不僅是對正史記載中關於在雍地開展的一系列國家祭祀行為之印證,而且成為從東周諸侯國到秦漢大一統國家祭祀活動的最重要物質載體和實物體現,對於深化秦漢禮制、秦漢政治、中國古代禮制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均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

(寶雞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劉明科根據公開發表的網絡資料整理)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湖北棗陽出土迄今最早「商」聲編鐘

棗陽郭家廟30號墓最新出土一套春秋早期編鐘,為迄今所見能敲出「商」聲的最早編鐘。至此,中國古代音樂從「五音不全」發展到「五音齊備」。昨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考古隊總領隊方勤說:「此前認為春秋...

山東煙臺發現戰國到魏晉大型墓葬群

內容摘要:西漢墓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銅器和鐵器,陶器主要是罐、壺、奩,銅器有銅鏡、帶鉤、銅印章和銅錢等,鐵器為鐵劍、鐵削。由於該墓遭到破壞,因此發現的隨葬品數量很少,只在前墓室發現2件陶耳杯、...

河北行唐發現東周時代古墓群

光明日報訊(耿建擴、郝子朔)6月8日,河北行唐縣南橋鎮故郡村北,考古隊員小心翼翼地在大小不一的探方里忙碌著。這是一處約有50萬平方米的古墓群,經專家初步確定,為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貴族墓地以及戰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