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辛密:被消失在神話中的帝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帝俊在中國古代神話中是一個謎一般的神性人物,其事跡不為正史載,不為諸子傳,只見於《山海經》之中。

現代神話史學專家究其神系淵源與脈略,認為其既不屬於炎帝世系,也不隸屬於黃帝世系,是獨立於炎、黃兩大神系外的另一神系。

帝俊在中國古代諸神中的地位,一直眾說紛紜,一般認為帝俊當是上古時代東方民族的祖先神,同時也是商代殷民族所奉祀的天帝,是殷民族的祖宗神。

《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其與鳳鳥為友,又使其管理自己的祠壇,故人們稱日中神鳥為「俊鳥」,並把帝俊當成太陽神的代名詞。

有關帝俊的神話,相當零碎,集中保存在《山海經·大荒經》中,其他書籍並無所見。

帝俊他有三位妻子:羲和、常羲和娥皇。

羲和生十日(《山海經·大荒南經》)常羲生月十有二《山海經·大荒西經》)。

從表象意義上講,帝俊及其妻子們便是日月之父母,也是上古的日月之神。

帝俊有著讓他引以為豪的諸多著名的子孫,這些子孫以自己的才智開創了人類文明的新時代。

帝俊生禺號虎,禺號虎生淫梁,淫梁生番禺,是始為舟。

番禺生奚仲,奚仲生吉光,吉光是始以木為車(《山海經·海內經》)。

帝俊生晏龍,晏龍是為琴瑟。

帝俊有子八人,是始為歌舞(《山海經·海內經》)。

帝俊生三身,三身生義均,義均是始為巧亻垂,是始作下民百巧(《山海經·海內經》)。

帝俊生稷,稷降以百穀,稷之弟曰台璽,生叔均,叔均是代其父及稷播百穀,始作耕(《山海經·大荒西經》)。

舟、車、歌舞、琴瑟、百巧、種植,從食到行,從勞作到歌舞,無不閃爍著帝俊後族部族的智慧和文明之光。

帝俊部分家族譜系

帝俊雖為東方部族遠古始祖,但其後代子孫卻在東、南、西、北各方建立起了各自的國家,這些國家大多其信仰相同組織結構相近,雖然散居在天地四方,但也沒大的改變,可見其有共同的始祖帝俊。

帝俊部族的後裔為什麼後來卻分散於四方呢?上古時期人類是不容易四處遷徙的必定是有重大原因的,最大的原因就可能是部族與部族的戰爭。

在古代部族中又有哪個部族可以讓勢力強大的帝俊部族四分五裂而被迫大規模遷徒呢?同一時期那便只有趕走炎帝部族又占據中原的黃帝部族了。

神話史學家推測這場戰爭的發動者便是黃帝部族的一位出色首領顓頊,被打擊者是帝俊部族的少昊。

之所以如此推理,是尋跡於《山海經·大荒東經》有:「東海之外,大壑,少昊之國。

少昊孺帝顓頊於此,棄其琴瑟。

」透過這句神話,神話史學家認為,黃帝部族的繼承者與帝俊部族的繼承者有著一種和平共處的信約,兩個強大部族聯合之時,少昊在部族中接待了顓頊,且以琴瑟娛樂顓頊,表達親睦之意,此為「少昊孺帝顓頊」的解釋。

之後,顓頊部族大舉東進,擊敗了少昊部族,親睦破裂,友好不復存在。

琴瑟丟入大壑,正是對這種破裂的神話解釋。

事實上,炎、黃、俊三大部族在中原進行殊死較量,見於後世傳說甚少,這可能是黃帝部族在取勝後為鞏固其地位一系列舉措。

「九黎亂德」可能不僅指的是蚩尤之亂,也包括帝俊部族和炎帝部族。

顓頊在趕走炎帝,擊敗少昊之後,為統治原來兩部族的氏族成員們,以強硬措施廢除這些氏族原來所尊奉的始祖神炎帝與帝俊,將它們改造後納入少典部族,確立黃帝為唯一的先祖,為史書中「絕地天通」之作。

帝俊部族在經歷這一重大變故之後,為求得生存,不得不大舉遷移,一部分仍留在原來的地方,而另一些氏族分別遷往南、西、北,從而形成了這一東方大族散居四方的局面。

部落的散居分化,並不是帝俊傳說消逝的原因,使帝俊神話真正分化並逐步消亡的卻是來自文明社會的政治的與歷史化的巨大力量。

為了使神話合乎政治的需要,為了建構有利於漢民族統治的黃帝世系,為了從歷史角度為大一統社會找到依據,如不消滅帝俊神話,便不能確立黃帝世系。

所以後代儒士與史家們費盡心機,採用改頭換面法、枝葉移植法兩大再造技術,將帝俊的名字從神譜中抹去了,帝俊也就這樣被逐出了神壇,逐步消逝於神話之中。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一文讀遍《山海經》(下)

續接上文。上篇題目「讀懂」不太適合,改為「讀遍」吧。————《山海經》里的奇神異怪————怪身怪面:其神皆龍身而人面。(《山海經·南山經》)自鈐山至於萊山,凡十七山,四千一百四十里。其十神者,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