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昭武九姓?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舊唐書》卷一九七《西戎·康國傳》對「昭武九姓」的解釋是:「先居張掖祁連山北昭武城,為突厥所破,南依蔥嶺(今帕米爾高原),遂有其地。

枝庶皆以昭武為姓氏,不忘本也。

」我們知道月氏人居住在祁連敦煌間,被匈奴所擊破,然後西遷至大夏地區(阿富汗境內)。

《舊唐書》認為粟特人也有一個從東向西遷徙、然後定居中亞的過程。

這種說法並非完全無據。

粟特人屬於印歐人種,「其人皆深目高鼻,多須髯」。

印歐人向東遷徙,河西地區和新疆塔里木盆地,都曾經是其遷居地。

先秦時代,從甘肅到西域的通道上,歐亞大陸文明有過複雜的交互影響。

部分粟特人像大月氏那樣,先入河西,又曾往西回到中亞河中地區,完全可能。

昭武九姓的「九姓」大約指眾多,未必就實指九國。

粟特人的諸多城邦國家在歷史上存在了上千年,由於沒有形成統一國家,國家組織十分不堅固。

在波斯阿契門尼德王朝,在居魯士二世、大流士一世的大規模擴張時期,粟特地區被納入其控制範圍;亞歷山大大帝東征期間,中亞河中地區也隸屬於其在遠東的行省。

其後粟特人相繼被嚈噠人、突厥人、唐朝所統治。

到8世紀上半葉,阿拉伯人控制了粟特,粟特古國也就逐漸消亡。

唐朝貞觀(627-649)初年,唐玄奘曾經過其地,《大唐西域記》卷一記云:「地名窣利(即粟特),人亦謂焉(即人也叫粟特人)。

文字語言,即隨稱矣(即拼音文字之意)。

字源簡略,本二十餘言,轉而相生,其流浸廣。

粗有書記,豎讀其文。

」說粟特文是一種拼音文字,有二十多個字母,文字豎寫。

粟特語屬於印歐語系印度伊朗語族東伊朗語分支。

粟特人在中古時期的表現,與亞歐大陸東部其他的遊牧民族不同,無論匈奴、柔然,還是鮮卑、突厥,都是用武力來表達自己的政治和經濟訴求。

粟特人不一樣,粟特民族更多的是通過商業互動,來獲得財富。

《舊唐書·西戎·康國傳》注意到粟特人「善商賈,爭分銖之利。

男子年二十,即遠之旁國,來適中夏,利之所在,無所不到」。

就中西文化關係史而言,粟特研究的意義有三:第一,粟特人向東部中原地區的移動,形成很多聚落,這些聚落在中國境內的生活,構成了中西關係的豐富內容。

第二,粟特人是絲綢之路上的主要轉運商,他們把西方的物質與精神文化(宗教、音樂等)輸送到中國,同時,把中國的商品轉送到西方。

第三,粟特人與中古突厥、回紇、沙陀等民族關係密切,他們實質上參與了中原王朝的政治事變。

這三個方面歸納起來就是,移民與文化交流活動、商業活動、政治活動。

(來源:文史天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文物所見西域粟特人的社會生活風尚

粟特人是活躍在古代絲綢之路上的商業民族,他們隨著商業活動的頻繁而進入西域,成為促進古代西域社會文化發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本文應用考古發掘資料、出土文獻史料以及典型文物圖案等,探討了粟特人在西域的商...

隋唐寧夏粟特人與絲綢之路

【摘要】絲綢之路的延伸與繁榮,不僅推進了東西方文化的交流與融合,中亞的民族也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中國。生活在中亞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的昭武九姓——粟特人就是典型,以善於經商而聞名於世。粟特人沿絲路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