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餘部藏醫藥典籍文獻實現數字化歸檔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藏醫學迄今已有3000多年的發展歷史,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藏醫學家不斷汲取中醫學、古印度醫學及阿拉伯醫學的精華,並結合青藏高原特殊地理氣候環境和本民族生活習俗,形成具有豐富理論研究和臨床實踐的藏醫藥學。

繼收錄了大量藏醫藥古籍文本孤本的《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問世後,800餘部藏醫藥典籍文獻已於近期實現數字化歸檔,更加便於醫務工作者檢索。

公元7世紀,唐朝文成公主遠嫁吐蕃贊普(吐蕃國王)松贊干布,將眾多醫師及404種藥方、5種診斷法、6種醫療器械及4種醫學論著帶入藏區。

公元8世紀,和親的金城公主又帶去了許多醫藥人員和醫學論著,並把其中一些著作譯成了藏文。

當時的贊普邀請周邊國家和地區的醫師,組成以宇妥寧瑪·雲丹貢布為首的九大御醫,研究和翻譯各種醫學典籍。

宇妥寧瑪·雲丹貢布還編撰了藏醫學上的經典——《四部醫典》,涉及藏醫學的基礎理論、生理解剖、診斷、臨床各科、治療原則、方劑藥物和預防等內容,該醫典在藏醫藥學上的地位堪比漢醫學中的《黃帝內經》。

目前,全國存世藏文古籍總數約在百萬冊以上,其中約三分之二收藏在西藏自治區,但由於歷史等方面的原因,這些古籍存世情況不清。

西藏藏醫學院院長尼瑪次仁牽頭,成立西藏藏醫學院古籍文獻整理項目組。

經過3年的工作,項目組從布達拉宮、西藏圖書館、拉薩直貢地區、阿里、山南、那曲、日喀則等處,搜集出珍貴藏醫藥學古籍文本600多卷,其中不少是稀世罕見的孤本、絕本,最終成書這套包括30卷、2700萬字的《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

該項目還獲得了2013年國家出版基金資助資金1100萬元。

尼瑪次仁向早報記者介紹,由於許多古籍存在篇幅區別大、卷頁殘存不全、年代及作者無法考證等問題,給研究整理工作帶來諸多困難和挑戰。

這次,他們在藏文古籍整理工作中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手段,還原古籍文獻面貌。

據介紹,《中國藏醫藥影印古籍珍本》收錄了大量珍藏於布達拉宮的古籍文獻。

要將這些珍藏了上千年的古籍文物從布達拉宮「借」出來實屬不易。

西藏藏醫學院圖書館館長多吉卓嘎說,為了從布達拉宮「借」出這些古籍文物,前期他去了32次布達拉宮與有關部門和相關工作人員交涉。

如今,這些古籍將不再僅僅被束之高閣被人敬拜,而是將作為寶貴研究資料與世人共享。

目前,西藏800餘部藏醫藥典籍文獻已實現數字化歸檔,除了包括《四部醫典》、《月王藥診》、《晶珠本草》等藏醫經典外,還包括公元8世紀以來的部分孤本和珍本。

在此次數字化歸檔的資料庫中,醫務工作者可通過藏漢雙語關鍵詞以及摘要索引等方式實現對庫存資源原數據的檢索,輕鬆找到腦溢血、多血症等多類病種的病因、發病機理及藥方等相關診療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