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偉大秦帝國的偉大奇蹟——兵馬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兵馬俑即秦始皇兵馬俑,亦簡稱秦兵馬俑或秦俑,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第一批中國世界遺產,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秦始皇陵以東1.5千米處的兵馬俑坑內。
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
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作為殉葬品為奴隸主陪葬。
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
在兵馬俑的各個坑中,有各種不同形態的陶俑,其作用也各異。
鞍馬出土於二號俑坑,通首高1.72米,至髻胛高1.33米。
從馬的形體方面觀察,俑坑出土的陶馬個頭不大,頭部較重,鼻骨隆突,頸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寬博略向下凹,胸部較廣,四肢發育較好,屬於力速兼備的挽馬型,也是騎乘的良馬。
從雲夢秦簡有關律文看,鞍馬主要來源於官府的廄苑。
縣司馬掌管縣廄苑中軍馬的調教與選拔,因此軍馬的優劣與縣司馬有著直接的關係。
秦向來以養馬著稱,到秦王朝時養馬業更盛,中央和地方都有養馬的廄苑,以供騎兵和車兵的用馬。
兵馬俑坑中的每乘戰車前都駕有四匹陶馬稱為車馬。
陶馬的大小和真馬相似,身長約2.10米,通高1.72米。
四馬的造型基本相同,均剪鬃縛尾,舉頸仰首,張口作嘶嗚狀。
中間的兩匹服馬雙耳前聳,目光前視;兩側的驂馬脖頸分別向外側微微扭轉,躍躍欲行,異常神駿。
秦俑坑出土的陶馬,與秦始皇帝陵園內馬廄坑出土的真馬的體長、身高、身軀各部分的比例等基本相同,說明它們是以真馬作為原型塑造的。
馬的主要特徵是個頭較小、脖頸短、頭部寬闊,屬於河曲(今甘肅洮河一帶)馬種。
馭手俑為駕駛戰車者,在三座俑坑中均有出土。
馭手俑身穿長襦,外披鎧甲,臂甲長及腕部,手上有護手甲,脛著護腿,脖子上圍有頸甲,頭上帶有巾幘及長冠,雙臂前舉作牽拉轡繩的駕車姿態。
由於古代戰爭中戰車的殺傷力極強,因而馭手在古代戰爭特別是車戰中,地位尤為重要,甚至直接關係著戰爭的勝負。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
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跪射俑是所有出土的兵馬俑中,惟一的發現時就極其完整的兵馬俑。
他身後的鎧甲上還殘留有紅色塗層,十分珍貴。
武士俑即普通士兵,平均身高約1.8米。
作為軍陣主體,在秦俑坑中出土數量為最,可依著裝有異分為兩類,即戰袍武士和鎧甲武士。
他們作為主要的作戰力量分布於整個軍陣之中。
戰袍武士俑大多分布於陣表,靈活機動;鎧甲武士俑則分布於陣中。
兩類武士皆持實戰兵器,氣質昂揚,靜中寓動。
其實在墓中還遠遠不止這麼些種類的兵俑,還有很多種其他的,也是相當宏偉的,堪稱人類歷史上的奇蹟,在土壤中保存了上千年還能這麼有氣質,世界上少有其他的歷史遺蹟能與之匹敵了。
急速前進 西安 華山 二日游
年初本打算去西安三天,沒能成行,現在正好有二天倒休,不知是否臨時有事,給本次行程打了一個問號,因為看到硬臥票網上出票比較快, 提前五天先把去程票買了, 也做了退票的心理準備,不過,最終還是按計劃...
全亞洲第一的博物館在陝西!不是陝博?!
點擊上方「陝西1頻道」關注我們哦全球領先的旅行規劃及預訂網站貓途鷹日前公布了 2016 年「旅行者之選」全球最佳博物館榜單。陝西西安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蟬聯中國及亞洲第一。
醉美中國:西安兵馬俑 秦始皇陵美
驪山,坐長安之側,擁帝王之鄉,是一個從古到今都不缺故事的地方。驪山之巔,曾有周幽王為博褒妮一笑而戲點烽煙的烽火台;驪山腳下,唐玄宗與楊貴妃,曾在此琴瑟和鳴;這里還有聞名遐邇的西安事變,張學良、楊
看一看秦兵馬俑都有哪些秘密
秦始皇陵兵馬俑是古代墓葬雕塑的一個類別。古代實行人殉,奴隸是奴隸主生前的附屬品,奴隸主死後奴隸要為奴隸主陪葬,是殉葬品。兵馬俑即製成兵馬(戰車、戰馬、士兵)形狀的殉葬品。秦始皇陵位於距西安市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