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速前進 西安 華山 二日游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年初本打算去西安三天,沒能成行,現在正好有二天倒休,不知是否臨時有事,給本次行程打了一個問號,因為看到硬臥票網上出票比較快, 提前五天先把去程票買了, 也做了退票的心理準備,不過,最終還是按計劃出行。

西安歷史悠久,文化積澱非常厚重。

周圍有120多座帝王陵墓圍繞,有著「天然歷史博物館」的美譽;兵馬俑坑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秦始皇陵為最早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中國遺蹟;古城牆也是至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規模最宏大的古城牆遺址

但這次只有2天時間,華山占用一天,留給西安只有一天,只能利用有限時間粗略感受一下這座歷史文化名城。

不過,老天不作美,西安霧霾加陰天,剛下過雨的緣故,地面濕漉漉的,華山山下小雨,山上飄雪,給這次短暫的旅行籠罩一層黑白色調。

行程:

DAY1 火車站—兵馬俑—火車站—碑林—南城門(外觀)—大雁塔(外觀)—陝西省博物館—鐘樓(外觀)—鼓樓(外觀)—火車北站(高鐵站)—華山北站

DAY2 華山—西嶽廟—華山北站—北京西

門票: 3月-11月前執行旺季門票,12月1日開始實行淡季門票,這次差幾天沒趕上淡季優惠

1兵馬俑(150元,學生票75元)

2碑林(75元,學生票37元)

3陝西省博物館(特展 20元)

4 華山景區【180元 學生票90元,北峰纜車上下各80元,學生票72元,旅遊車(來回40元)】

DAY1

T231 北京西-西安(18:40-7:29 硬臥上鋪254.5元) 火車晚點,8:00到的西安,火車站停車場不少車去兵馬俑,問了一個車站的警察,上了一輛馬上發車的綠色大巴,中途按站停車上下人,兵馬俑終點站(9元),路過華清池(8元),1個多小時,到了臨潼兵馬俑,下車過馬路對面,一片旅遊商業街,按牌子指示方向,買票進入兵馬俑參觀,參觀完回到停車場,看到去秦始皇陵免費汽車(兵馬俑實行通票制),沒時間沒去,看到游5,游6,白色大巴,車上工作人員穿制服,兵馬俑上車乘客一共4人, 發車 ,到火車站7元,1個小時到火車站停車場,感覺比綠車正規。

一號坑的規模最大,呈長方形,是一個以戰車和步兵相間的主力軍陣,展出規模比想像小得多,很多坑都是空的,後面修復區工作人員正在修復兵馬俑殘片

二號坑在一號坑北側,平面略呈曲尺形,1976年發現,位於一號坑北側約20米處,是秦俑坑中的精華,二號坑的發現揭開了古代軍陣之謎,四個方陣有機組合,由戰車、騎兵、駑兵混合編組,進可以攻,退可以守,嚴整有序,無懈可擊。

跪射俑與立射俑一樣,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立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而跪射俑位於陣心。

跪射俑身穿戰袍,外披鎧甲,頭頂左側挽一髮髻,腳登方口齊頭翹尖履,左腿蹲曲,右膝著地,上體微向左側轉,雙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作握弓狀,表現出一個持弓的單兵操練動作。

在跪射俑的雕塑藝術中,有一點非常可貴,那就是他們的鞋底,疏密有致的針腳被工匠細緻地刻畫出來,反映出極其嚴格的寫實精神,讓後世的觀看者從秦代武士身上感受到一股十分濃郁的生活氣息

騎兵俑出土於一、二號坑,有116件,多用於戰時奇襲。

由於兵種的特殊,騎兵的裝束顯然與步兵、車兵不同。

他們頭戴圓形小帽,身穿緊袖、交領右衽雙襟掩於胸前的上衣,下穿緊口連檔長褲,腳登短靴,身披短而小的鎧甲,肩上無披膊,手上無護甲。

衣服短小輕巧,一手牽馬,一手持弓。

從這種特殊的裝束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從古代騎兵戰術出發,騎士的行動敏捷是一項基本的要求。

二號坊出土的騎兵形象,是迄今為止我國考古史上發現的最早的騎兵實物。

因而對研究當時騎兵服飾和裝備提供了十分珍貴的考古資料。

軍吏俑從身份上講低於將軍俑,有中級、下級之分。

從外形上看,頭戴長冠或單版長冠,身穿的甲衣有幾種不同的形式。

軍吏俑除了服飾上與將軍俑不同外,精神氣度上也略有差異,軍吏俑的身材一般不如將軍俑體魄豐滿魁偉,但整體上比較高大,雙肩寬闊,挺胸佇立,神態肅穆。

更多的表現出他們勤于思考,勇武幹練的一面。

立射俑在秦俑中是一個較為特殊的兵種,出土於二號坑東部,所持武器為弓弩,與跪射俑一起組成弩兵軍陣。

立射俑位於陣表,身著輕裝戰袍,束髮挽髻,腰系革帶,腳蹬方口翹尖履,裝束輕便靈活。

此姿態正如《吳越春秋》上記載的「射之道,左足縱,右足橫,左手若扶枝,右手若抱兒,此正持弩之道也。

」立射俑的手勢,與文獻記載符合,說明秦始皇時代射擊的技藝已發展到很高的水平,各種動作已形成一套規範的模式,並為後世所承襲。

高級軍吏俑,俗稱將軍俑,在秦俑坑中數量極少,出土不足十件,分為戰袍將軍俑和鎧甲將軍俑兩類,其共同特點是頭戴鶡冠,身材高大魁梧,氣質出眾超群,具有大將風度。

戰袍將軍俑著裝樸素,但胸口有花結裝飾,而鎧甲將軍俑的前胸、後背以及雙肩,共飾有八朵彩色花結,華麗多采,飄逸非凡,襯托其等級、身份,以及在軍中的威嚴。

三號坑的發現,同二號坑一樣,是考古隊經過鑽探的結果。

繼 一、二號兵馬俑坑之後,1976年5月11日,又在一號坑西端北側25米處,鑽探發現了一個陪葬坑,根據發現的先後,編號為三號坑。

秦陵銅車馬出土於秦始皇陵西側20M處,1980年局部試掘銅馬車坑時,在一木槨內 出土一前一後縱置的兩輛大型銅車馬,出土時已殘破,經修復後恢復原狀。

銅車馬主體為青銅所鑄,一些零部件為金銀飾品。

各個部件分別鑄造,然後用嵌鑄、焊接、粘接、鉚接、子母扣、紐環扣接、銷釘連接等多種機械連接工藝,將眾多的部件組裝為一體。

通體彩繪,馬為白色,彩繪時所用顏料均為用膠調和的礦物顏料,利用膠的濃度塑造出立體線條。

車、馬和俑的大小約相當於真車、真馬、真人的二分之一。

它完全仿實物精心製作,真實地再現了秦始皇帝車駕的風采。

展品為仿製品

兵馬俑多用陶冶燒制的方法製成,先用陶模作出初胎,再覆蓋一層細泥進行加工刻劃加彩,有的先燒後接,有的先接再燒。

其實當年的兵馬俑各個都有鮮艷和諧的彩繪。

我們發掘過程中發現有的陶俑剛出土時局部還保留著鮮艷的顏色,但是出土後由於被氧氣氧化,顏色不到一個小時瞬間消盡,化作白灰。

現在能看到的只是殘留的彩繪痕跡

99%的人在看的旅遊攻略,關注螞蜂窩微信:mafengwo2006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