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學家發現仰韶文化時期最大規模公共墓地 見證「最早中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網西安1月20日電(記者馮國 許祖華)記者從「2016年度陝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上獲悉,考古學家在西安附近一處巨型仰韶時期聚落遺址旁邊,發現了一處至少埋葬2000多人的巨型公共墓地。

專家表示,這處迄今所見仰韶文化時期最大規模的公共墓地,較著名的西安半坡墓地大數十倍,其喪葬文化堪稱6000年前「最早中國」的活化石。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面積80餘萬平方米,為關中地區仰韶時代中晚期的超大型聚落,其環壕圍築、依門而入的防禦型聚落狀態頗有「以溝圍城」的感覺,可與規模較小的著名西安半坡遺址的聚落建築相媲美。

主持考古發掘的陝西歷史博物館負責人王煒林研究員表示,從2015開始,陝西省考古研究院楊官寨考古隊對楊官寨遺址環壕外圍進行針對性考古發掘時,發現了大量的史前墓葬。

根據出土隨葬品及碳十四測年等相關資料,推斷該批墓葬為與楊官寨遺址環壕聚落同時的大型墓地,是中國首次發現並確認的仰韶文化時期中期廟底溝文化的公共墓地。

經初步考古工作,專家探明這處墓地位於楊官寨遺址東北部,其東界距東段環壕約530米,總面積約9萬平方米。

在目前已發掘1900多平方米範圍內,共發現墓葬182座,分布密度非常大,初步推測墓葬總數超過2000多座,可謂規模空前,無疑屬於仰韶文化時期規模最大的墓地。

參與考古發掘的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楊利平說,2016年楊官寨考古隊對其中75座墓葬進行了清理,發現墓葬均為東西向,墓葬形制絕大部分為偏洞式。

墓葬均為單人一次葬(一人一葬坑),葬式均為仰身平躺,頭部朝西。

人骨保存完整,四肢擺放整齊,足部大多呈併攏狀。

「總體上看,隨葬品較少,僅少數墓葬出土有夾砂罐、彩陶壺、陶杯、石壁、骨珠等,並且一小部分人佩戴骨簪、陶環、石環,該類時尚現象可謂是關中地區首次發現。

」楊利平說。

墓主人屬於什麼人呢?經初步鑑定,墓地居民在人種類型上與亞洲蒙古人種的東亞類型關係較近,初步鑑定個體死亡年齡集中在中壯年期,有少量嬰幼兒個體,不見老年期個體,男女性別比例約0.63:1。

王煒林表示,鑒於本次發現意義重大,陝西省考古研究院還聯合國內外相關科研院所,對墓地開展了體質人類學、DNA(全基因組水平)、病理學等方面的多學科、全方位、深層次合作研究,以深入了解墓地內人群組成及血緣關係、食物結構及其排列形成過程等相關情況。

「入土為安」的喪葬文化具有排他性。

本次發現的偏洞式墓葬當屬目前所知最早的同類遺存,考古不僅將該類墓葬的出現年代提前了400多年,為該類墓葬的起源與傳播研究,以及關中地區與中國西部地區、乃至西方的文化交流與影響提供了珍貴的考古材料。

楊利平說,這處距今約6000年的巨型公共墓地,在世界範圍內都十分罕見。

它不僅填補了仰韶文化時期中段——廟底溝文化聚落形態、埋葬習俗、人種學、人群血緣關係、社會組織狀況等重大課題研究的空白,也為世界範圍內構建「最早中國」與同期其它史前文明的比較文化譜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5500年前可能就有「西安城」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11月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楊官寨遺址再獲重要考古發現,首現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專家認為,該遺址所呈現的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或...

楊官寨遺址完美展現聚落布局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面積80餘萬平方米,為關中地區仰韶時代中晚期的超大型聚落,主要由廟底溝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組成。廟底溝文化時期最大的環壕聚落2004年,在涇渭工業...

西安考古發現6000年前大型公共墓地葬2000餘人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學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遺址——楊官寨遺址旁邊,首次發現一處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餘人的規模堪稱史無前例。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