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高陵楊官寨遺址現最早中國的雛形或改寫西安建都史
文章推薦指數: 80 %
陶環
央廣網西安11月9日消息(記者雷愷)中國數千年悠久文明歷史的源頭何處尋跡?西安作為中華文明發展歷程的根脈是否還有時代更早的實物佐證?距今五六千年前生活在關中地區的史前先民如何實現「入土為安」?楊官寨遺址的深入發掘和研究,為探究這些問題提供了可能。
記者今天(9日)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2015~2017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陝西省西安市高陵楊官寨遺址聚落環壕外東北部開展考古發掘工作時,發現一處與聚落環壕同時期的大型墓地,取得重要收穫。
考古隊領隊楊利平介紹,這片墓地已發現廟底溝時期墓葬339座,墓葬分布的極為密集,初步預測總數在2000座以上,規模空前。
該批墓葬隨葬品較少,僅在極個別墓葬中出土有彩陶盆、彩陶壺、夾砂罐、陶缽、陶杯、石璧、骨珠等。
本次發現的廟底溝文化墓地是國內首次發現並確認的廟底溝文化大型墓地,具有極其重要的學術價值,填補了相關研究領域的空白,為廟底溝文化時期的葬制葬俗、人種學、人群血緣關係、聚落形態、社會組織狀況等重大課題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實物依據。
楊利平介紹,考古人員目前已與復旦大學的科研團隊開展合作研究,通過DNA全基因組測序的手段,全面探索墓地中葬人之間存在的血緣關係,並輔以碳十四測年得出的科學數據,對個體進行早晚排序,以期建立一個完整的史前族群譜系。
這也是在相關領域內開展的首次嘗試,對於人群血緣關係等方面的研究無疑極具啟發意義。
西安作為十三朝古都,在中華文明的發展歷程中扮演著不言而喻的重要作用,其中最早在西安建都的朝代可以追溯到距今三千年前的西周。
而通過近年來考古人員在楊官寨遺址開展的考古發掘工作,已經基本釐清了該遺址的整體布局結構,在該遺址範圍內發現的建造有大型環壕的廟底溝文化聚落、兩側成層擺放大量陶器的西門址、環壕內部疑似堆土跡象、聚落中央的人工水利設施等,加上本次發現的東區大型普通居民公共墓地,無疑勾勒出了一個早期城市的雛形。
下一步,考古隊還要探尋西門址外可能對應的高等級貴族墓地、東區墓地可能對應的東門遺蹟和聚落內部中央大道,如果這些推論都能得到證實,那麼楊官寨遺址作為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必將展現無疑。
如此一來,西安市的建城史、建都史或可提前至5500多年前的廟底溝時期。
目前學術界普遍認為中華文明的起源,大致是從距今6000年前左右開始出現明顯跡象,具體表現為人口規模增加,大型聚落出現,文化高度發達等等。
而距今6000至5500年的廟底溝文化則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共同體。
楊官寨遺址作為廟底溝文化時期的一處中心聚落,其規模巨大的聚落、環壕等,無疑需要動用相當多的人力才能修建完成,而這僅憑楊官寨一個聚落的人力是不可能實現的,這表明當時這樣一個聚落已經具備了組織周邊區域和聚落的人集中到一起開展大型工程的能力。
加上本次大型居民公共墓地的發現,這些都向我們揭示了楊官寨遺址是一處帶有都邑性質的大型史前聚落遺址,很可能就是最早中國的雛形,
並為後來國家的起源、中華文明的起源打下了基礎。
西安考古發現6000年前大型公共墓地葬2000餘人
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考古學家在著名的史前巨型聚落遺址——楊官寨遺址旁邊,首次發現一處距今6000年的大型公共墓地,其埋葬2000餘人的規模堪稱史無前例。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
楊官寨遺址完美展現聚落布局
楊官寨遺址位於陝西省高陵縣姬家鄉楊官寨村四組東側,面積80餘萬平方米,為關中地區仰韶時代中晚期的超大型聚落,主要由廟底溝文化和半坡四期文化組成。廟底溝文化時期最大的環壕聚落2004年,在涇渭工業...
5500年前可能就有「西安城」
本報訊(記者趙爭耀)11月9日,記者從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獲悉,楊官寨遺址再獲重要考古發現,首現廟底溝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專家認為,該遺址所呈現的廟底溝時期關中地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聚落的都邑性質,或...
考古學家發現仰韶文化時期最大規模公共墓地 見證「最早中國」
新華網西安1月20日電(記者馮國 許祖華)記者從「2016年度陝西考古新發現公眾報告會」上獲悉,考古學家在西安附近一處巨型仰韶時期聚落遺址旁邊,發現了一處至少埋葬2000多人的巨型公共墓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