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二里頭遺址發掘保存最完整的最早宮室建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新華社鄭州4月9日電(記者 桂娟)為深入揭示「華夏第一都」河南洛陽偃師二里頭遺址宮室營建制度,考古人員連續數年對遺址內保存最完整、年代最早的5號基址進行考古發掘,基本釐清其布局、構成和年代變遷等問題,近日獲「2017年度河南省五大考古新發現。

「5號基址至少由4進院落組成,這是我國後世多院落宮室建築的源頭,將『多進院落』建築模式的源頭上溯到3700年前。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副隊長趙海濤說。

「庭院深深深幾許」。

由於中國土木建築難以高聳,宮室建築不得不向「縱深」發展。

自二里頭5號基址開始,此後3000多年歷史長河中,多進院落成為古代宮室建築主流建築模式。

發掘顯示,5號基址總面積超過2700平方米,由至少4進院落組成,每進院落有主殿和貴族墓葬。

「這種外圍無圍牆、多進院落、院內有貴族墓葬的建築格局和內涵,構成了二里頭文化早期宮室建築、宮殿區布局的獨特特徵。

5號基址的修建、使用和廢棄年代均為二里頭文化二期(約公元前1680—前1610年)。

對比此前發掘的二里頭遺址1號、2號基址得知,約公元前1600年前後,二里頭文化晚期宮室建築發生了較大變化,「外圍有圍牆、廊廡」的四合院式建築成為二里頭文化晚期主要特徵,院內已無同時期的貴族墓葬。

二里頭遺址首次在宮殿區發現成組貴族墓葬,5號基址的發掘使這一特徵再次得到確認,為解讀殷商時期「婦好墓」等同類遺存提供重要線索。

二里頭遺址是探索中國最早的王朝文明——夏商文明及其分界的關鍵性遺址。

「十三五」期間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二里頭遺址博物館正在興建,預計明年10月建成開放。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二里頭遺址中心區考古工作新收穫

為配合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15年我隊對二里頭遺址中心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勘探工作以進一步了解宮殿區及周邊的遺存構成及布局等情況為目標。勘探區域位於宮殿區西部、北側、東側,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