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頭遺址中心區考古工作新收穫
文章推薦指數: 80 %
為配合大遺址保護展示工程和中華文明探源工程,2015年我隊對二里頭遺址中心區進行了勘探和發掘。
勘探工作以進一步了解宮殿區及周邊的遺存構成及布局等情況為目標。
勘探區域位於宮殿區西部、北側、東側,勘探面積約3萬平方米,發現有灰土集中分布區、大面積夯土、路土多處。
發掘地點位於宮殿區2號基址西側、5號基址東側和北院,1號巨型坑南、北邊緣,宮殿區以東的貴族聚居區域。
紅色標示為發掘地點
5號基址發掘場景
對2號基址西側、5號基址東側和北院的局部複查和重新發掘,旨在究明二里頭遺址2號、5號基址的一些關鍵細節,廓清重要建築的布局及其相互關係等問題,同時對2號、3號、5號基址精確測繪和拍照,發掘面積1300餘平方米(其中590平方米為首次發掘),發掘尚待明年繼續進行。
在原定為5號基址北院的夯土以北新發現大面積夯土、路土,其與5號基址有共同的東圍牆,或與5號基址為同一組建築,如果是這樣,5號基址的院落超過3進。
同時,在原5號基址北院以北的路土活動面中發現有二里頭文化二期的貴族墓葬2015ⅤM5。
2015ⅤM5東北部被現代墓葬破壞掉約1/3,在現代墓葬中出土有逾百枚海貝、多枚綠松石珠、綠松石方形器等,應為該墓的隨葬品。
該墓墓底鋪有硃砂,骨骼無存。
2015ⅤM5殘存的隨葬品有漆器、小型銅鈴、玉器等,其中小型銅鈴為二里頭遺址首次發現。
2015ⅤM5發掘場景
對1號巨型坑南、北邊緣進行解剖,又在巨型坑南、北緣以外發現用料姜鋪墊的活動面,在巨型坑中發現二里頭文化二期至四期的連續堆積、幼豬等祭祀遺存。
結合2010年在1號巨型坑東、西緣以外發現的同類情況可確認,1號巨型坑是一處取土挖掘形成、在坑中進行祭祀等活動、外圍經過專門處理的場所。
同時在坑中發現一座隨葬卜骨的小型墓葬,這是首次在二里頭文化墓葬中發現隨葬卜骨的情況。
1號巨型坑北緣隨葬的豬骨1
1號巨型坑北緣隨葬的豬骨2
1號巨型坑中隨葬卜骨的小型墓葬
在對宮殿區東側的貴族聚落區域進行系統勘探中,發現一座鋪有較厚硃砂的貴族墓葬(2015ⅤM7),隨即進行了搶救性發掘。
2015ⅤM7規模較大,保存完好。
墓底鋪有較厚硃砂,可能有漆棺,出土有包括漆器、玉器、陶器等在內的30餘件隨葬品。
2015ⅤM7發掘場景
2015ⅤM7
為了更好地了解埋葬的埋葬程序、制度等方面的信息,保護漆器等重要遺蹟、遺物,先後把上述兩處貴族墓葬整體提取到室內,以後將進行實驗室考古。
關於這兩座墓葬的更多細節有待繼續深入清理獲知。
發掘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二里頭工作隊
領 隊:趙海濤
參加人員:許宏、劉建國、王輝(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王宏章、郭淑嫩、郭朝鵬、王叢苗、郭晨光、王飛、郭曉真(考古研究所技師)
鄧聰(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考古藝術研究中心)
李翔(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碩士生)
馬方青(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生)
陳琴、徐飛(香港中文大學博士生)
牛楠楠(廈門大學人類學系碩士生)
執 筆:趙海濤
考古所科研處與中國考古網聯合策劃
陝西周原遺址考古獲重大收穫
2014年9月起,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三家單位聯合組成周原考古隊,對周原遺址啟動了新一輪考古工作。基於對周原都邑性聚落的理解,在以往考古調查勘探的基...
《愛情使她的墓3000年來從未被盜過》補充發文
《愛情使她的墓3000年來從未被盜過》發表一天後,閱讀量已過50萬,看到眾多的網友評論後發現,大家有個誤解:保存了3000多年的墓葬,盜墓賊都沒找到,最後讓考古破壞了。我覺得有必要,把婦好墓考古...
王巍:2015年度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成果綜述
在過去的 2015 年,我所認真貫徹落實中國社會科學院創新工程實施計劃,在所黨委的領導下,堅持正確的學術導向,不斷強化和推進田野考古工作,實施「走出去」考古戰略。在全所同仁的共同努力下,田野考古...
陝西周原遺址有新發現:水網系統填補周代空白
在近日啟動的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初評活動中,已成功入選中國社會科學院「2015年度全國六大考古新發現」的周原遺址再次成為陝西入圍考古項目之一。自2003年,周原遺址發現了轟動世界的西周...
社科院考古研究所2016年度田野考古匯報紀要(下)
原題:風雨考古路 殷殷田野情——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2016年度田野考古匯報紀要(下)(接上)2016年度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遺址的考古發掘 艾力江助理研究員對2016年烏茲別克斯坦明鐵佩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