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漢時期蟠螭紋鏡精品賞析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聲明】:本文部分文字素材來源於網絡,由【青銅文化】整理,圖片素材來源於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與北京景星麟風拍賣公司拍賣圖錄,特此表示感謝。

中國銅鏡由濫觴期到發展期、鼎盛期,再到中衰、繁榮、衰退,發展曲線呈馬鞍狀,其中有代表性的是戰國鏡、漢鏡和隋唐鏡。

這幾個階段或是在鑄造技術上有創新,或是器形種類、紋飾內容及表現手法上獨具特點。

總的特點是產量大,鑄造精美,風格不斷更新,生動活潑。

在青銅文化日漸衰落的大背景下,銅鏡製作和使用上都呈現了一種繁榮的景象,不僅僅是客觀上延續了我國青銅文化的生命,而且與世界銅鏡文化比較來看,也具有相當深厚和獨特的文化蘊涵。

因此日本學者梅原末治在《古鏡概說》中說:「以銅為主要成分的金屬鏡製作,在近東、南歐等古文化圈諸國早已存在,……但東亞以中國為中心的銅鏡,其形態以及材質之精良、鑄造之精緻,幾乎前者不可比肩;它與所謂鼎彝器的容器一樣,是古代中國值得誇耀於世的一種工藝品,這也是明顯的事實。

本期我們展示的是戰國時期蟠螭紋題材銅鏡,首先我們可以了解下戰國銅鏡發展的文化背景:

銅鏡發展至戰國,僅從鑄造地域上看已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任何一個時期。

由於西周晚期時制度已近乎禮崩樂壞,王威陵夷的同時,諸侯間卻熱衷於搞強權政治,《戰國策•秦策》曰「挾天子以令諸侯,天下莫敢不聽」。

這種局面至春秋後期,隨著南方吳、越等國的壯大,爭霸中原的鬥爭更加激烈。

爭當霸主,首要條件是增強自身的實力,因而各國也相繼進行了一些政治和經濟的改革。

《呂氏春秋•上農》記載「凡民自七尺以上,屬諸三官。

農攻粟,工攻器,賈攻貨」。

改革的結果,使各諸侯國的國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時也推動了社會的進步。

這種進步主要表現在手工業和商業兩個方面,而此後銅鏡文化的發展,也得益於這兩個方面。

從手工業來看,首先,青銅鑄造再也不是王室的專利,冶銅和鑄銅範圍有了空前的擴大。

目前在內蒙古大井、湖北銅綠山、湖南九曲灣、安徽木沖、山西侯馬、河南洛陽和新鄭等地都發現有大型冶銅遺址。

據此分析,當時青銅成品的產量應該也很多,這在現代考古上已得到了證明。

其次,量變引發了質變,主要表現為青銅鑄造工藝有了質的飛躍。

在手工業的帶動下,各諸侯國的商業日漸發達,衝破了「工商食官」制度的束縛,出現了許多私商。

而戰國中期開始青銅鏡數量的大大增加,也使銅鏡商品化成為可能。

遼寧、內蒙古、巴蜀、甚至兩廣地區等地,都出土過不在少數的與中原地區風格一樣的青銅鏡,說明青銅文化圈隨著商人的流動而擴大,這也是政治力量所不能及的。

接下來我們了解下戰國銅鏡的概況:戰國時期,是中國社會處於劇烈變革的時代,生產力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文化藝術出現了空前的繁榮。

此時,商周以來青銅器中占主導地位、具有等級象徵的禮樂器逐漸衰落了;而日常生活用器卻得到了普遍發展,特別是銅鏡。

銅鏡在戰國時期,至少在統治階級中已經普遍使用了。

古文獻中有許多關於戰國人使用銅鏡的記載,如《韓非子」現行篇》說「古之人目短於自見,故以鏡觀面」;《楚辭·九辯》「今修飾而窺鏡兮」;《戰國策·齊策—》「朝服、衣冠窺鏡」。

今河南和湖南是戰園時期南、北兩個重要的銅鏡產地。

湖南是楚國領地,它製作的銅鏡輕薄、精美,圖案多作雙層處理,一般是在精細地紋上再加各種主題淺浮雕。

河南是二晉(韓、趙、魏)屆地,它以鑄造精美的金銀錯紋鏡而著稱。

戰國銅鏡能夠取得大的發展,主要原因是:第一,青銅冶鑄技術進步,隨著鐵工具在銅器製造業的使用,為作坊內部更細密的分工、創造新技術提供了有利的條件。

第二,經過商周以來的發展,至戰國時期銅鏡的合金比例已趨於科學和穩定,大大提高了實用效果。

戰國銅鏡以它那規範化的形制、精美的裝飾紋飾,標誌看中國古代銅鏡已經從早期的稚朴走向了成熟。

戰國時期在銅鏡鑄造歷史上是一個大發展時期,也是鑄鏡歷史的第一個高峰期。

戰國時期的銅鏡題材豐富,所涉獵的北榮也更為廣泛,出現了許多極為經典的題材,本期我們給大家展示的為此時期極為經典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銅鏡題材:蟠螭紋鏡。

我國古代銅鏡上的裝飾圖案豐富多彩、種類繁多,因時代不同而各具特色,其中以龍紋(包括螭龍紋)為題材,尤為突出戰國時期出現的蟠螭紋銅鏡,就生動地說明了這一點。

何謂蟠螭紋?「蟠」是盤曲的意思,「螭」在古代文獻中有多種解釋,《說文解字》中說:「無角曰螭」,意即無角之龍;螭,是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對其形態特徵,古代文獻有多種說法,大多數認為螭是龍的一種。

《說文》稱:「螭,若龍而黃,北方謂之地螻,從蟲,離聲,或無角曰螭。

」《廣雅》稱:「有鱗曰蛟龍,有翼曰應龍,有角曰虬龍,無角曰螭龍,未升天曰蟠龍。

」《漢書·司馬相如傳》有「於是蛟龍赤螭」之語,文穎的註解稱「龍子為螭」(傳說螭是龍生九子中的二子),張揖的註解則認為「赤螭」為雌龍。

漢武帝時有人進言,說螭龍是水精,可以防火,建議置於房頂上以避火災,這就是後來在宮殿樓閣等建築頂上常見的「螭吻」。

因此,螭是龍屬的蛇狀神怪之物,也就是所謂早期的龍,學者統稱之為蟠螭。

在古代文獻中,常出現「螭魅」一詞,如《左傳·文公十八年》有「投諸四裔,以御螭魅」之載,杜預注稱:「螭魅,山林異氣所生,為人害者。

」《左傳·宣公三年》稱:「螭魅魍魎,莫能逢之。

」其中的「螭」字,有註解認為是獸形的山神。

顯然,這裡的「螭」和龍屬的「螭」並非同一種動物。

古代藝術品上的螭紋,應該為龍屬的「螭」。

春秋時期青銅器上的螭紋,是以蟠螭紋的方式出現,「蟠」有互相纏繞重疊的意思,蟠螭紋是以四方連續的方式組成大面積的裝飾,沒有凸起的主紋,在青銅器表面組成繁密的圖案。

這種紋樣既與周代以帶狀連續為主的紋樣結構不同,也與漢代只有盤旋而無重疊的「雲氣紋」不一樣,是春秋時期具有獨創性的紋樣之一。

戰國時期,蟠螭紋開始應用在銅鏡上,並稱為此時期極為經典的題材,並且衍生出來的品類非常豐富,此種紋飾風格一直延續到西漢早期。

秦漢時期流行的變形蟠螭紋鏡,與戰國時期的紋飾風格略有不同,並多搭配的有銘文,常見到的有「愁思悲銘」,「大樂富貴銘」,「大樂未央銘」等等。

下面給大家展示部分西漢早期蟠螭紋題材銅鏡。

圓形,伏獸鈕,繞鈕兩瑞獸環繞。

其外雙線方框內銘文為「大樂富貴得所好,千秋萬歲,延年益壽」。

主題紋飾為規矩紋與八條蟠螭紋規則有序的排列,從而形成繁縟秀麗的藝術特色,蟠螭身軀蜿蜒盤旋,構成連綿不斷,變化萬千,神秘詭異的藝術效果。

近緣處一圈陶索紋,素窄緣。

此鏡版模精細,紋飾內容少見,紋飾內容為早期規矩鏡成熟期的樣式。

伏螭龍紋鈕座。

鈕座外圍雙弦紋圈,圈內有銘文及魚紋,文曰:「大樂未央,思親勿相忘」。

主紋飾以四葉片型紋飾分隔成四組,每組皆飾有抽象線條的蟠螭紋,線條流暢,蟠螭紋多做弧形盤曲。

圓形,伏獸鈕,蟠龍紋鈕座。

座外兩周弦紋之間的內圈銘文為「愁思悲,願君忠君不說,相思願毋絕」,銘文內容有省字。

主題紋飾為戰國至西漢早期流行的蟠螭紋。

鏡版模細緻,近緣處飾一周動物紋,品種特殊,尺寸巨大,裂修。

伏螭龍紋鈕座。

鈕座外為雙線方框,框內有銘文,文曰:「大樂貴富,得所好,千秋萬歲,宜酒食」。

一周屈曲盤繞的螭龍紋為主紋,線條流暢,扭結形態不一。

一周動物飾於外圈,動物以寫實手法描繪,動物毛髮細膩可辨,為此鏡特殊之處。

戰國時期蟠螭紋鏡展示:

圓形,三弦鈕,圓鈕座。

其外兩周櫛齒紋之間環饒一周凹面寬頻。

主區紋飾由地紋與主紋組合而成。

地紋為規整的菱格紋內飾以細密清晰的捲雲紋,紋飾古樸華麗。

主紋為寬平突起的粗折線組成的三組螭龍紋。

龍紋屈曲盤繞,尾部形成菱格紋相互勾連環繞,素卷邊。

銅鏡鑄造精細,紋飾華麗典雅,黑漆古,品相完美。

蟠螭紋指盤曲略有變形的龍紋,是春秋戰國銅器上常見的紋飾之一。

歷史上,對蟠螭也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指黃色的無角龍,另一種是指雌性的龍,在《漢書·司馬相如傳》中就有「赤螭,雌龍也」的注釋,故在出土的戰國玉佩上有龍螭合體的形狀作裝飾,意為雌雄交尾。

春秋至秦漢之際,青銅器、玉雕、銅鏡或建築上,常用蟠螭的形狀作裝飾,其形式有單螭、雙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種。

或作銜牌狀,或作穿環狀,或作卷書狀。

蟠螭紋鏡作為春秋戰國時代最流行的一種銅鏡形制,從戰國中期一直延續到了漢代。

圓形,三弦鈕。

鈕外環飾一周精細繁複的雲雷紋,其外為一周凹面形環帶。

主區紋飾由地紋與主紋組合而成。

地紋為細密的雲雷紋,紋飾古樸華麗。

主紋為寬平突起的粗折線,環繞鏡鈕勾畫出三條屈曲盤繞的龍紋。

素緣,卷邊。

銅鏡鑄造精細,紋飾華麗典雅,黑漆古,品相完美。

註:本文圖片素材來源於中國嘉德、北京保利與北京景星麟鳳拍賣公司圖錄,圖文素材由【青銅文化】整理,轉載請註明來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漢日月之光鏡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銅鏡的地區之一,銅鏡因鏡背多有精美圖案銘文紋飾,成為古代青銅器中獨成體系的精美工藝品。銅鏡背面鑄銘文是戰國晚期出現的一種新式樣。經過西漢早期的發展,至漢武帝以後,銘文逐漸成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