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古城鹿邑,竟是9500萬李氏家族的祭祖聖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南鹿邑,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古城。

早在2570多年前,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就誕生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

老子是李姓子 孫的先祖。

目前,李姓在中國人口中約占漢族人口的7.9%,是中國第一大姓,已達9500萬人,加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李姓已超過一億人。

鹿邑作為老子故 里已成為海內外數以億計的李氏宗親尋根祭祖的聖地。

鹿邑縣老子故里旅遊區是一個以我國古代偉大思想家、世界著名歷史文化名人老子的誕生與成長以及後人對其祭祀活動所遺留文物古蹟為主體,配以周圍其他著名的歷史遺蹟人文景觀,並與該地所特有的自然景觀相結合的一個集歷史文化、自然風情、休閒養生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區。

旅遊區位於鹿邑縣境東部,總面積30平方千米。


老子是李姓子孫的先祖,據《李氏祖脈源流》記載李淵、李世民認老子為先祖。

目前,李姓在全國人口中約占漢族人口的7.9%,已達9500萬人,加上在世界各地的華人,李姓已超過一億人。

鹿邑作為李姓的發源地,充分利用這一優勢,成立了中國鹿邑李氏文化研究總會,近年來撰寫了《李姓起源鹿邑》、《老子與李姓》等論文,在全國多次獲獎;拍攝了電視劇《李氏春秋》,在中央和省市電視台播放,並向海外發行;舉辦了海峽兩岸李氏宗親懇親會。

主要景點

太清宮

太清宮前後兩宮相距一里,中間有一條東西流向的清靜河,取老子「清靜無為」之意,河上有會仙橋,將前後兩宮聯為一體。

兩宮占地872畝,各種建築600餘間,殿閣棋布,雄偉壯觀,極盛一時。

前宮以太極殿為中心,東有老子牧牛場遺址,西有隱陽山遺址,中有九龍井,至今仍存。

大殿內供有老子塑像,殿側立有高約1.5米,直徑約25公分的鐵柱一根,人稱「趕山鞭」,這根鐵柱是老子當時任「守藏史」時記錄天子和群臣議事時依靠的柱子,故人們又稱老子為「柱下史」。

宋真宗趙恆在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親臨太清宮謁祭,追封老子為「太上老君混元上德皇帝」,御書「先天太后之贊」碑一塊,至今仍鐫立於後宮。

明道宮

老子誕生地,是老子聚徒講學,傳播天下大道之地,主要有眾妙之門牌坊、迎禧殿、玄元殿、文昌閣、騰雲閣、享殿、老君台、弘道苑等建築構成。

明道宮內亭台樓閣,皆有曲徑迴廊相連;綠柳翠柏,奇花異草相互映襯。

在玄元殿內,一座高7.6米,重8.5噸的老子青銅坐像,是現今海內外最大的老子青銅坐像。

仰望神態飄逸,睿智超凡的老子,難怪孔子問禮於老子後會發出「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耶」的感嘆。

老君台

鹿邑縣海拔最高之處。

老君台又名升仙台、拜仙台,是傳說中老子修道成仙騎青牛飛升處。

老君台高13米,是一座以古代大磚構築成的高壇形古建築,狀若圓柱且有稜角,頂部面積765平方米,從下至上共有青石台階33層,正符合老子升33層青天之說。

在老君台上,矗立著一個特殊的紀念碑,關於它的來歷,還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導遊小姐指著牆上樹上一個個彈坑娓娓道來:1938年日軍侵華時,向老君台連續發射了13枚炮彈,然而卻沒有一枚發生爆炸。

13枚炮彈發發失效,是偶然還是巧合?或是太上老君冥冥之中在顯靈呢?沒有人能夠說得清。

河南省鹿邑縣明道宮內的老君台,為鹿邑獨有的一大景觀。

老君台,為老子修道成仙飛升之地,故初名「升仙台」「拜仙台」。

始建於漢代,盛於唐代,多次毀於兵亂,經過歷代的修葺,已有2000多年歷史。

台高8.84米,台底面積765平方米。

山門外青石台階共32層,加上正殿前一層,恰為33層,正符合老子升33層青天之說。

在老君台的下面,有一根白色的方柱,方柱四面分別用日文、簡體中文、繁體中文、英文刻寫了這樣一句話:「我們祝願世界人類的和平」。

方柱的創意來自梅川太郎,一個七十年前侵華日軍的炮手。

該碑立於1997年9月19日,是1938年侵華日軍炮兵梅川太郎等人所立,當年日軍向老君台打13發炮彈均沒爆炸。

為向鹿邑人民表示懺悔,祝願全人類和平,特立此謝罪和平碑。

梅川太郎為什麼要立這個方柱?七十年前在這裡發生了什麼?

1938年的農曆五月,豫東大地已經進入了初夏。

初四這天上午9點多鐘,侵華日軍從安徽毫州向西進軍,行至到鹿邑縣城東邊的營子寨村時,日軍不了解城裡的守備情況,就在離城牆三華里的地方停了下來。

瞭望鹿邑縣城,發現有兩個高大的建築。

左邊的是縣城城牆的東南角樓——奎星樓,右邊的是老子修道成仙飛升之地老君台。

日軍指揮官誤以為它們是國民政府的抗戰工事,就命令架起迫擊炮,先攻擊這兩個高大的目標。

梅川太郎受命發炮,第一炮擊中了左側的那個奎星樓,就這一發炮彈就把整個奎星樓炸得粉碎,巨響之後是日軍一陣歡呼聲。

梅川太郎開始掉轉炮口,對準右側那個更為高大的建築,一炮打了出去,沒有聽到爆炸聲,兩炮打了出去,還是沒有動靜,一連打了十二發,一顆都沒有爆炸。

進軍中國以來,梅川太郎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的現象,身邊的日軍個個感到納悶。

這時,指揮官氣急敗壞,一腳把梅川太郎踹倒在地,自己操起炮筒,對著老君台又發射了第十三發炮彈。

炮彈發射出去後,大家都支愣著耳朵傾聽來自遠方的那一聲巨響。

結果又是出乎他們的意料,還是一點動靜都沒有。

指揮官驚呆了,整個隊伍驚呆了!個個嚇得呆若木雞。

老君台大殿東牆、東偏殿後牆和柏樹上共中炮彈十二發,有一發打在了老君台的西側。

其中有兩發炮彈穿透大殿山牆,一發卡在了大殿內西邊的梁架上,一發落在了老君像前的神龕上。

當時大殿後邊還有兩間小殿,是老君煉丹房,房內存放了滿滿一屋子的黑色炸藥,這些炮彈如果有一發爆炸,引起炸藥爆炸,其後果不堪設想。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日軍的同類炮彈在縣城的其它地方很有威力,如東南城角的奎星樓、南城門的城樓,都遭到了日軍徹底摧毀,唯有老君台巋然不動,不為所傷。

此時日軍見射向老君台的十三發炮彈一發未炸,甚為驚奇,回過神後看到老君台上沒有任何反應,就誤以為守衛這個抗戰工事的國軍部隊聞風喪膽,已經望風而逃了,於是就集結部隊,向鹿邑縣城進發,並徑直朝老君台撲去。

當這隊日軍走進明道宮,爬上老君台,看到台上大殿里供奉著「太上老君」,得知這裡是太上老君的升仙台時,整個日軍隊伍譁然,一個個張口結舌,目瞪口呆,梅川太郎更是張大了嘴巴,一句話也說不來。

繼而全體日軍便不約而同,齊刷刷地跪倒匍匐在大殿門前,磕頭作揖,並口中念念有詞,請求「老君爺」寬恕自己「向老君台開炮」的罪行,並保佑自己能平安回國。

「日軍炮擊鹿邑老君台,十三發炮彈一發未炸」。

這一「消息」不脛而走,遠近皆知,人皆稱奇。

在日軍成立維持會和日偽縣政府期間,日軍派了一個班的兵力在老君台駐守護衛,這段時間裡,鹿邑人可以參觀、可以叩拜。

日軍侵華時炮擊老君台「十三發炮彈」未響,絕非空穴來風,亦非神話傳說,而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事件。

上個世紀的80年代初期,一位日本老人來到中國後,特意向有關部門提出要到老子故里「觀光遊覽」。

這位日本老人及其隨從人員來到「老君台」之後,他便在隨從人員的攙扶下,步履蹣跚地爬上「老君台」台頂,虔誠地跪在大殿里的老君像前,念念有詞,拜了又拜。

接下來,這位日本老人公開了自己的身份,他就是當年用迫擊炮轟擊老君台的炮手,極其誠懇地向陪同他們的中方人員再三道歉,並向中方陪同及自己的隨行人員一五一十地講述了當年所發生的一切。

此後的幾年時間,梅川太郎成為了鹿邑縣的常客,時不時來為老子上幾柱香,叩幾個頭。

1997年9月19日,梅川太郎最後一次來到鹿邑,和他的戰友把從日本空運來的白色方柱日式和平碑恭恭敬敬地立在老君台前。

並在老君像前長跪不起,虔誠謝罪,祈禱中日永無戰爭,全世界人民永久和平。

據說立碑謝罪回國後不久,梅川太郎就死了。

說起這段故事,還有一個插曲,就是梅川太郎打了十二發炮彈,他的指揮官打了一發炮彈,一共是十三發。

可是在日軍成立的維持會人員撿炮彈的時候只發現了十二發,參與這個工作的鹿邑人羅永年記得十分清楚,當看到梅川太郎在回憶錄里寫到是十三發時,羅永年感到很蹊蹺,那一發炮彈到底哪去了?

謎底終於在2002年被揭開,由於數日陰雨連綿,「老君台」西南角被雨水泡塌了,河南省文物局所屬的古建築施工隊應邀對「老君台」進行修繕。

他們在清理廢墟的時候,從裡面又發現了一枚銹跡斑斑的炮彈,原來這枚炮彈鑽進了台體的泥土裡,一藏就是六十多年。

由於腐蝕嚴重,不便保管,便移交給縣武裝部引爆了,誰也沒有想到,一枚七十年前的炮彈,爆炸威力依然強勁,至今仍留有引爆這枚炸彈的錄像資料。

這一發現,正應了梅川太郎所說的「十三發」之數。

據《鹿邑縣誌》記載,當年守城官兵的彈藥庫就設在老君台上,如果十三發炮彈有一發爆炸,觸發了彈藥庫,整個鹿邑東城就會被夷為平地、變成焦土,老百姓死傷就會十分慘重。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人之道,為而不爭。

」又說:「天之道,不爭而善勝。

」老子認為戰爭是「天下無道 」的現象。

但是老子並不反對一切戰爭。

他說:「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

」就是說:慈愛,用來征戰就能勝利,用來守衛就能鞏固,正所謂「仁者無敵」。


老子文化

鹿邑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道教鼻祖老子的故里。

老子所著的五千言《道德經》博大精深,是中國文化寶藏。

他的「道法自然」、「無為而無不為」、「上善若水「、「謙下貴柔」、「以百姓心為心」的學說,2500多年來一直影響著中國乃至世界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並滲透到人們的思維和人生哲學中,以致對老子頂禮膜拜,奉若神明,鹿邑也因此成了降聖的仙鄉。

明道宮建於唐,時稱紫極宮,宋真宗時改為明道宮,是唐、宋皇帝的行宮。

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趙恆朝謁太清宮、拜謁老子後均齋居於此,唐玄宗曾有「煌煌道宮,肅肅太清「、「眾真從從,九奏初迎」的讚嘆。

太清宮始建於東漢延熹八年,現有前宮太極殿和後宮洞宵遺存。

明道宮、太清宮於2001年已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是省政府批准開放的道教活動場所,它的宗教地位相似於西方的「耶路撒冷「,在宗教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聲譽,是海內外道教界、道教學術界心目中的聖地和公認的「道教祖庭」。

頭條號:鄭州周邊游——和你一起在路上

分享旅遊信息,記錄旅途快樂。

歡迎關注、分享和推薦,您的推薦可能就是明天的頭條。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當年抗戰時期發的靈異事件

在河南省鹿邑縣明道宮內的老君台,為鹿邑獨有的一大景觀。老君台,是老子設壇傳道、講學的地方。始建於漢代,盛於唐代,多次毀於兵亂。經過歷代的修葺,已有2000多年歷史。

神仙顯靈?日軍轟了十幾炮,無一爆炸!

說到河南,此地在中國有著數千年的歷史,可謂輝煌至極。更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也出了數之不盡的歷史名人。今天說的這位正是河南人,他便是大名鼎鼎的道教始祖,也被譽為東方三大聖人之首,有著「太上老君」之...

近代老君顯靈的鐵證

老君台河南省鹿邑縣有一處遺蹟,那就是老子設壇講學的地方——老君台。步上33節台階,在大殿東山牆,東偏殿後牆和柏樹的樹杈上,都留有槍炮彈痕,這些彈痕,是1938年農曆五月初四上午,日本帝國主義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