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迷戀「靜蕾體」,古遼代「契丹體」才具有非凡的研究價值!
文章推薦指數: 80 %
事件背景:徐靜蕾街頭偶遇「靜蕾體」
2月8日,徐靜蕾在街頭一家咖啡店,偶遇自己創作的字體「靜蕾體」。
隨後在微博上提醒大家「本人目前不賣書法,不賣水彩畫,不賣字帖書,如果市面上有,都是假的,和大家說一下以免上當。
」
話說,2007年4月27日,方正電子攜手 徐靜蕾發布了其個人書法計算機字型檔產品,
被命名為「方正靜蕾簡體」,被贊「字如其人」,獲得追捧。
品「靜蕾體」:心訴於字,字釋我心
書法,和茶一樣,皆為怡情之物。
在墨跡間流連,和在茶氣中呼吸,都是放牧心靈的閒適時光。
書法雖不及茶,能夠入心入肺,卻皆可以入骨三分。
下面這幅字,由徐靜蕾2017年8月16日寫於UCDavis分校操場長椅旁,是送給妹妹的禮物。
下面這幅字,是靜蕾平日習作。
不難看出,靜蕾體骨骼清雋,清冽如流水,淡雅如菊開。
然並卵,我依然想說:
別迷戀「靜蕾體」,古遼代「契丹體」才具有非凡的研究價值!!
讀「契丹體」:「死亡」文字,正在復活
契丹文字一直被看做是歷史之謎。
相比於「靜蕾體」,古「契丹體」無疑更加素簡平實,有幾分梵文、日文的行藝之美,
如蕭太后畫像的臉,端莊凝練。
一種已經消亡了八百年的文字,後人為何要孜孜不倦地追蹤它的來龍去脈?
正如學者劉鳳翥在接受中國新聞社記者採訪時所說:
「從歷史研究的角度講,契丹文字屬於歷史的範疇。
研究契丹文字的最終目的在於補史證史。
《遼史》是在遼朝滅亡三百多年之後倉促編修的,錯誤缺漏比比皆是。
在『二十四史』中,遼史是最為陋略的一部書。
現在傳世的契丹大、小字碑刻共有44件,其中大部分是墓志銘。
每一件墓志銘就是一個人或一個家族的歷史,這對於補充、驗證和訂正《遼史》的記載有重大意義。
」
契丹文包括契丹大字和小字兩種文字。
相傳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和其弟弟先後主導創造的,
仿照並增損漢子筆畫形體而成形。
大、小字與漢字一併通行於遼朝、金代境內達300餘年,直至金朝明宗二年詔罷。
20世紀90年代以來,契丹文字資料大量出土,遍及墓誌碑刻、錢幣、印章、銅鏡、符牌、
洞穴墨書等遼代的史跡文物,約3萬字,引起學術界的廣泛高度關注。
契丹文,如同契丹國一樣,神秘而又遙遠,加上相關文獻極少,破譯之艱,可想而知。
所幸,依然有人在研究的路上,漫漫求索。
在遼文化的發祥地——內蒙古赤峰南山生態園,建有契丹文字廣場。
矗立於石壁前,仿佛看到了千年以前一個王朝文化勃興、中外矚目的容顏。
契丹文已湮失,卻也在復活的路上,套用王陽明的句法:
你未看此文時,此文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文時,則此文靈魂一時甦醒過來。
相比"靜蕾體",你怎麼看「契丹體」?
部分圖片來自內蒙古學院白明霞的論文: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誌》研究
部分文字參考內蒙古學院白明霞的論文:契丹大字《耶律昌允墓誌》研究
所引用圖片版權均歸原作者所有。
契丹歷史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摘 要:作者從政治、文化、教育、語言、社會習俗及制度等多個方面綜述了近三年專門研究契丹歷史的專著以及學術論文。總結了契丹歷史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同時提出了契丹歷史研究的發展方向、趨勢、以及研...
穿越歷史時空隧道,觸摸刻在石碑上的千年銘文
一方碑誌一段歷史。碑誌是指鐫題文字的刻石,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先秦已出現刻石紀事的實例,兩漢時期樹碑立傳的風氣盛行,魏晉則開啟了後世墓誌之端,北魏以後,方形墓誌漸成定製。碑誌是集多種文化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