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時空隧道,觸摸刻在石碑上的千年銘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一方碑誌一段歷史。

碑誌是指鐫題文字的刻石,是中國古代文化的重要載體。

先秦已出現刻石紀事的實例,兩漢時期樹碑立傳的風氣盛行,魏晉則開啟了後世墓誌之端,北魏以後,方形墓誌漸成定製。

碑誌是集多種文化元素於一體的藝術品,蘊含社會歷史、書法、雕刻、人物傳記、喪葬禮俗等信息,是學術研究的寶貴資料。

碑誌是我們解讀歷史,感受文明,欣賞藝術,陶冶性情的珍貴文物,也是中國古代各民族文化融合、建設家園歷史進程的真實寫照。

是不可多得的歷史信息文物載體。

此次跟著老豬穿越時空隧道,觸摸刻在石碑上的千年銘文。

用照片感知歷史,用照片照亮歷史。

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打卡地:遼寧省,瀋陽市,遼寧省博物館

這次大展共收藏從東漢至明清歷代碑誌200餘件,包括:東漢《袁敞碑》、《熹平石經》、《三體石經》、大遼蕭太后的子孫——遼朝第六、七、八代皇帝:聖宗耶律隆緒、興宗耶律宗真、道宗耶律洪基及這三代皇后的墓誌,這些均為世人難得一見的國寶級文物。

下面各位上眼嘞。

各時期碑誌歷史演變咱們邊看老豬的實拍圖,邊給大家簡介一下,

東漢時期(公元25—220年)

刻辭之碑,始於東漢初年,為述德紀事、標誌葬地、頌揚逝者之用。

其後,漸成固定形制,書寫形式從秦篆過渡到隸書。

隨著崇尚儒學及厚葬之風盛行,產生大量風格多樣、藝術水平高的碑刻。

由於年代久遠,漢代傳世墨跡目前難得一見,碑刻文字成為了解漢代史實及書法藝術的重要標本

北朝時期(公元439—589年)

南北朝時期,中國北部動盪的社會環境、對於生命意義的探討和對命運的關注作用於喪葬禮俗,客觀上促進北朝墓誌的發展和興盛。

由於統治者採取兼容並包的文化政策,促使魏碑形成率意、雄強的書法風格,影響深遠。

20世紀初,河南洛陽北邙山出土的一批北魏墓誌,便是此時期的代表作。

這些書丹上石的書法珍品,使「魏碑體」流傳百世,成為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隋唐時期(公元581——907年)

隋唐時期,社會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書法藝術進入興盛時期。

唐代碑刻,數量眾多,名碑迭出,大量使用駢文。

唐碑對中國書法影響深遠,是後世學書者之楷范。

河南洛陽北邙山地區,民國時期出土了大量隋唐墓誌,部分為羅振玉購藏,後輾轉入藏遼寧省博物館。

建國以來遼寧省朝陽地區也陸續出土了一批隋唐墓誌,記載了許多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跡及社會活動背景,對於東北史地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

遼朝時期(公元916-1125年)

公元10世紀初,契丹族建立遼王朝,立國200餘年,實行「一國兩制」的政治制度,先後創製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與漢字並行使用,這一史實充分體現於遼代碑誌之中。

從20世紀初葉開始,遼代碑誌陸續出土,20年代,內蒙古巴林右旗遼慶陵聖宗、興宗、道宗三代帝後哀冊面世。

這些保存在地下的石刻檔案成為研究遼代政治、經濟、文化及各民族關係的寶貴資料。

金元明清時期(公元1115-1912年)

金元明清時期遼寧地區遺留的眾多石刻是幾代王朝經略東北,加強邊疆管理,促進民族融合,鞏固封建統治的實錄,也是各族人民建設和保衛國家的真實寫照。

其中明代碑誌是記述「九邊之首」遼東的重要歷史實證,清代碑誌則是記錄滿族崛起及明亡清興的重要銘刻。

清代,許多學者、金石家對前代石刻碑誌的研究日益深入,著作迭出。

史學家也十分重視從石刻碑誌中發掘新的史料,金石學日漸流行,成為考古學的前身。

歌功頌德,樹碑立傳,

千年石刻,或可代代傳承。

我矗立在這裡陷入沉思,

眼前的這些歷代石碑,

可前證國史,或可後啟來人?

可讀文思理,或可繼往開來?

一國之史,

或可口口相傳,

但歲月流年,

如何為繼?

我不得而知。

謝謝觀賞,作者/拍攝:@老豬的碎碎念

歡迎關注,下一季更精彩。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2015年遼金西夏史研究綜述

2015年遼金西夏史研究取得了較為豐碩的成果,據筆者不完全統計,全年出版專著80餘種,發表論文1100餘篇。儘管低水平及重複之作仍大量出現,但在政治史等領域也出現了一些高水平的論著。由中國社會...

遼代美術史研究與草原絲綢之路

遼代歷史和遼代美術史研究要置於唐五代宋遼金元史的長時段中把握,這是歷史學者和美術史學者們一直強調的。歷史上由於王朝的更迭,對於不同民族、區域、階層的藝術及其相互之間的融通性,藝術題材、藝術樣式...

契丹歷史研究的現狀與未來

摘 要:作者從政治、文化、教育、語言、社會習俗及制度等多個方面綜述了近三年專門研究契丹歷史的專著以及學術論文。總結了契丹歷史研究取得的一系列新成果,同時提出了契丹歷史研究的發展方向、趨勢、以及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