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日國際博物館日,講述茶陵曉塘古城出土文物背後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5月18日國際博物館日。

今年主題:博物館與有爭議的歷史,博物館講述難以言說的歷史。

株洲市博物館將舉辦一系列活動。

其中,18日上午9點,講述茶陵曉塘古城出土文物背後的故事。

2014年9月,株洲市文物局委託市博物館牽頭,由市、縣兩級文物部門聯合組建曉塘古城考古隊,經過三個月的勘探發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考古成果,出土了大量戰國時期的陶瓷器殘件、青銅器、漆木器、玉器和陶器。

屆時將在序廳陳列展示其中出土的三件出土文物,我館考古發掘工作人員將為大家講述這三件文物背後的故事。

株洲市博物館(熊鑫/供圖)

茶陵秩塘鎮荒塘坳2號墓出土的文物(來源/瀟湘晨報)

楚墓棺槨(熊鑫/供圖)

茶陵曉塘荒塘坳越人墓發掘現場(金林/攝)

曉塘古城內古井遺蹟(熊鑫/供圖)

曉塘戰國古墓群中出土的銅印章

5.18系列活動之三:

參觀「杜甫草堂」考古發掘工地

時間:2017年5月18日上午

地點:河西沿江風光帶湘水灣附近

內容:組織市民及文博志願者赴考古發掘工地現場參觀學習,我館考古專業人員將帶領大家探究「杜甫草堂」的歷史故事,講述杜甫草堂的前世與今生。

天元區栗雨街道辦事處鑿石村湖塘組,原慶霞寺邊的一口小水塘,被當地人稱為「杜甫草塘」。

(劉平/攝)

今年4月6日,市文物局對鑿石杜甫草堂組織現場勘探(宋焱/攝)

志願者實地參與相關文保工作(宋焱/攝)

5.18系列活動之四:

文博講堂《青銅器上的動物世界》

時間:6月初(待定)

地點:株洲市文物局會議室

主講人:文國勛

內容:為讓更多的市民了解博物館,了解中國青銅器獨有的文化魅力,拉近市民與博物館之間的距離,我館將舉辦《中國青銅器上的動物世界》講座,讓市民朋友親臨體驗一場文博探秘之行。

【相關背景】關於杜甫草堂的重建

2月17日,市委副書記、市長陽衛國在株洲市規劃局主持召開了「重建杜甫草堂和恢復慶霞寺、懷杜岩等歷史文化遺址」項目實施方案討論會。

與會人員有副市長譚可敏、湖南大學建築學院副院長柳肅教授,株洲市規劃局、國土局、文物局、水利局、民宗局、天元區政府等單位的負責人,湘江公司和晉合公司的代表列席會議,湖湘文化志願者協會的代表也應邀出席了會議。

柳肅教授介紹杜甫草堂的設計構想。

柳肅教授是湖南大學建築學院的副院長,博士生導師,中國古建築專家。

茶陵的工農兵政府、市區的秋瑾故居都是在他的指導下修復和建設的。

這次杜甫草堂的恢復重建,市政府再次邀請柳肅教授擔任工程設計。

通訊員/熊鑫

編輯/黃盼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株洲盜墓:牽出戰國軍事古城 出土兩把青銅劍

因一起盜墓案,一個戰國古城遺址逐漸浮出水面。今年9月,株洲市茶陵縣破獲一起盜墓案,繳獲6樣大件青銅陪葬品和4樣小件陪葬品。經省文物局鑑定,部分被盜陪葬物品屬於東周戰國時期器物,為國家三級文物。1...

一處遺址,全村呵護

湖南日報記者 譚登湘贛邊界的茶陵縣秩堂鎮曉塘村,村民譚虹美房屋後山300米處的黃泥坡一號楚墓,是今年春節村民及外地來客爭相探看的「景點」。村民們毫不掩飾對腳下這片「風水寶地」的自豪:「想不到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