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佛舍利·燃燈供佛】--學佛多年的你, 知道元宵節源於佛教嗎?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霄」,所以把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正月十五稱為元宵節,這一天萬家團圓,也意味著農曆新年才算真正的圓滿結束。

而在這一天,吃元宵(湯圓)、賞花燈、猜燈謎、舞龍、舞獅等是其最重要的民俗活動,是中國亦是漢字文化圈地區和海外華人的重要節日之一

但是你們知道元宵節來源於佛教嗎?農曆正月十五元宵節,又稱為「上元節」或燈節,是春節之後的第一個重要節日。

元宵節起源

【觀佛舍利·點燈敬佛】--東漢時期的元宵賞燈

元宵節源於佛教正月十五僧人觀佛舍利,點燈敬佛。

東漢明帝時期,提倡佛教。

聽說佛教於正月十五僧人有觀佛舍利、點燈敬佛這一做法,便命令在這一天夜晚在皇宮和寺廟裡點燈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掛燈,慢慢演變成了元宵賞燈

以後這種佛教禮儀節日逐漸形成民間盛大的節日,元宵節也經歷了由宮廷到民間、由中原到全國的發展過程

漢文帝--下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漢武帝時期,「太一神」的祭祀活動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

司馬遷創建「太初曆」時,就已將元宵確定為重大節日

觀佛舍利

舍利,由戒、定、慧之無量功德結晶而成,許多高僧大德示寂荼毗後會留下舍利,成就寶物。

而2500年前,釋迦牟尼佛涅槃之後,留下的佛舍利,更是佛門無上至寶。

瞻拜佛指舍利,可得7種功德利益:①遠離八難、不墮三途;②世世生於富貴之家;③增福增慧、可證得阿羅漢果乃至佛果;④精進修行往生凈土;⑤值遇諸佛、令出離生死;⑥在世遠離一切災難;⑦靈驗應心、無願不滿

而法門寺因緣殊勝,成為世界唯一釋迦牟尼佛指舍利供奉地,能夠觀瞻或虔誠禮拜具有不可思議的功德

燃燈供佛

佛教教義中把火比作佛之神威,所謂「無量火焰、照耀無極」

而燈火的照耀則有兩種妙用:一是破人世之陰暗;二是現佛法之光明,以摧芸芸眾生之煩惱

因此在佛教儀式中,就把燈作為佛前的供具之一

燈代表智慧、驅除黑暗,智慧照亮人生

因此,在元宵節這一天點燈供佛,以此因緣迴光返照、啟發真如智慧

元宵節傳統習俗

吃元宵

北方叫元宵、南方稱湯圓。

吃元宵(湯圓)是元宵節的一項重要習俗。

吃元宵的風俗始於宋代,當時的湯圓稱浮圓子,亦稱湯圓子、「湯丸」、生意人還美其名為元寶

可湯煮、油炸、蒸食;代表著團團圓圓和和美美,日子越過越紅火

賞燈

「元宵佳節賞花燈,吉祥之星為你升」

漢明帝永平年間,因明帝提倡佛法,下令正月十五夜在宮中和寺院「燃燈表佛」

元宵放燈便漸漸流傳開來

可謂「花燈高高掛,掛出新年萬紫千紅幸福花;紅燭熊熊燒,燒出新年順風順水鴻運道」

猜燈謎

每逢農曆正月十五,漢族民間都要掛起彩燈,燃放焰火

後來有好事者把謎語寫在紙條上,貼在五光十色的才登上供人猜

因為謎語能啟迪智慧又迎合節日氣氛,所以響應的人眾多

而後猜謎逐漸成為元宵節必不可少的節目,增加了節日的氣氛

舞龍舞獅

龍是中華的圖騰,中華民族崇尚龍,把龍作為吉祥的象徵

正月十五舞龍,載歌載舞的喜氣氛圍,流傳甚久

舞獅:又稱「獅子舞」。

獅子在國人心中為瑞獸,象徵著吉祥如意

在舞獅活動中寄託著民眾消災除害、求吉納福的美好意願

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橋等,是一種消災祈健康的活動

元宵夜婦女相約出遊,結伴而行,見橋必過,認為這樣能祛病延年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元宵節的由來,你知道嗎?

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日,春節剛過,迎來的就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元宵節。正月是農曆的元月,古人稱夜為「宵」,所以稱正月十五為元宵節。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個月圓之夜,也是一元復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

正月十五元宵節燃燈與佛教有何關係?

元宵節的起源我國民間每年元宵節有張燈的習俗。元宵節為何張燈?一說是沿漢武帝時祠太一自昏至晝的故事;一說是道家所興,因為正月十五是「三官下降之日」,而三官各有所好,天官好樂,地官好人,水官好燈,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