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名畫價值連城,奈何身處異國他鄉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1、顧愷之《女史箴圖》唐人摹本 英國倫敦博物館藏

《女史箴圖》現有兩個絹本,一本現藏故宮博物院, 專家認為是南宋摹本,藝術性較差;另一本藝術性較強,更能體現顧愷之畫風與《女史箴圖》原貌,專家認為可能為唐人摹本,為大英博物館收藏。

大英博物館收藏 的《女史箴圖》是中國唐代的摹本,神韻最接近顧愷之的原畫,因而被後人奉為經典摹本,它曾被許多文人墨客收藏過,畫面上我們可以看到項子京題記,唐弘文館 「弘文之印」,還有宋徽宗趙佶瘦金書《女史箴》詞句11行。

畫本身及裝裱部分壓有宋、金、明、內府藏印,及明清歷代收藏者的私人鑑藏印。

唐本的《女史箴圖》於1900年,八國聯軍洗劫頤和園之際被英軍大尉基勇松盜往英國,後存大英博物館。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英國政府為感謝中國軍隊在緬甸解除日軍之圍,曾有意把顧愷之的《女史箴圖》歸還中國,與贈送中國一艘潛水艇二擇一,做為謝禮。

中國政府選擇了潛水艇。

2、韓干 夜照白圖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

韓干真跡《夜照白圖》存世(現存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夜照白」、「玉花驄」均為唐玄宗坐騎,唐人盛行給愛駒起如此這般詩意的名字。

)韓所畫之馬壯健神駿、結構準確,兼有唐朝人讚賞的美婦那種肥碩,具有寵物般的神氣和光澤。

3、《搗練圖》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併流失海外

現藏美國波士頓博物館

《搗練圖》工筆重彩,亦系宋徽宗摹本,現藏美國波士頓美術博物館。

《搗練圖》描繪了從搗練 到熨練各種活動中的婦女們的情態,刻畫了不同人物的儀容與性格。

表現的是婦女搗練縫衣的場面,人物間的相互關係生動而自然。

從事同一活動的人,由於身份、 年齡、分工的不同,動作、表情各個不一,並且分別體現了人物的特點。

人物形象逼真,刻畫維肖,流暢,設色艷而不俗,反映出盛唐崇尚健康豐腴的審美情趣,代 表了那個時代人物造型的典型時代風格。

4、宋徽宗《五色鸚鵡圖》 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這幅《五色鸚鵡圖》在宋徽宗的作品中是數一數二的代表作。

這張畫在表現技巧上很高,不論宋徽宗 的早期作品也好,晚期作品也好,這幅《五色鸚鵡圖》是比較高的。

這張畫是一幅重彩,重彩畫畫成濃重是方便的,但畫得很清靈、透明是不容易的。

這張畫的顏色 設計很調和,技巧上厚薄把握得很好。

畫家在墨的底子上用了石綠,由於石綠為礦物質顏料,畫上容易出現粉氣,但它沒有這種粉氣。

鸚鵡背部這一塊很淡很薄,筆 法顯得很生動。

樹枝的勾線很結實,用筆富有變化。

下筆較重,微露釘頭,從上往下勾,如果筆法一樣是很死板的,但太不相類又不能成為貫通的一枝,而此畫樹杆 中的釘子頭有些明顯,有些不明顯,很隨意,有一種自然變化之妙在其中。

此卷曾經元文宗御府收藏,入清後為戴明說、宋犖所得;其後入藏乾隆內府,鈐有乾隆諸璽;嘉慶後,賜恭親王;後經張允中、山本悌次郎之手;1860年「火燒圓明園」後被掠奪併流失海外,1933年為波士頓藝術博物館收藏。

5、猿圖 毛松筆 南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這幅猴圖在表現上非常出色,超越了單純的寫實,在眾多的宋畫當中亦堪稱名品。

據說所畫的是日本猴而非中國猴,除水墨之外還使用了金泥,工筆細膩自然。

南宋畫院畫家毛松所作的說法始於狩野探幽,但此說缺乏依據。

曾由武田信玄捐贈與曼殊院覺如。

6、石恪 二祖調心圖 南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圖中表現慧可、豐干二位禪宗祖 師調心師禪時的景象。

慧可為禪宗二祖。

畫卷中,雙足交叉趺坐,以胳膊支肘托腮的便是慧可,另一幅畫奉干伏於溫馴如貓的老虎的背上。

前者突出一個"靜"字, 後者突出一個"酣"字。

在畫法上,簡化了筆法,發揮水墨效果,體現了畫家"惟面部手足用畫法,衣紋皆粗筆成之"的風格。

以強勁飛動和毫不經意的草草逸筆表 現出高僧微妙深邃的禪境。

筆意縱逸蒼勁,開大寫意人物畫之先河,對南宋梁楷及以後減筆人物畫家頗有影響。

此圖經日本學者論證為宋末元初摹本。

7、陳容 五龍圖巻 南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陳容是南宋末期的文人畫家,長樂(福建省)人,號所翁。

一說亦號所齋,端平2年(1235年)進士。

擅長畫水墨龍,馳名於寶祐年間(1253-58年)。

本圖卷末有「所齋」之印,據稱為陳容之作。

8、馬遠 寒江獨釣圖 南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本圖描繪了在廣漠寒江中釣者乘舟獨釣的場景,是最大限度地利用余白效果的馬遠派的傑作。

但是,在船的略微靠上方一帶有絹補接的痕跡,由此推斷,此作品原本可能是一幅更大畫面的作品。

另外還有源自南宋寧宗妃恭聖皇后所居坤寧殿的"辛未坤寧秘玩"印。

9、宋汝志 雛雀圖 南宋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本圖的畫家通過巧妙的筆法生動地表現了籠里及籠外幼雀的瞬間情態。

所傳作者宋汝志為南宋末期的畫院畫家。

幕府末期狩野養川院惟信的鑑定中曾稱為宋汝志所作, 但並無確證,作者未明。

然而,作品使用水墨和淡彩,表現手法細膩,這一點說明本圖出自南宋時代名家之手。

淺野家舊藏品。

10、李迪筆 紅白芙蓉圖 南宋

共二幅,絹本,設色, 各縱:25.2cm,橫:26.0cm

東京國立博物館藏 原屬圓明園收藏

紅白芙蓉圖被認為是南宋院體花鳥畫的最高水平之作。

這兩幅畫,兩幅都在畫面的左上部題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是北宋末南宋初期的畫家李迪的 作品。

丁巳年為1197年,根據夏文彥的《圖繪寶鑑》,李迪於宣和年間在畫院奉職,但從現存的李迪的作品來看,恐怕其時代要晚得多,如果把李迪進畫院的時 間以20歲算起,那麼畫這幅畫時就快近百歲了,所以研究者們認為《圖繪寶鑑》記載有誤,李迪應是南宋初期的畫家。

李迪擅長描繪花、鳥、以及動物,本畫為李 迪現存作品中的最高傑作。

由於兩幅均題有落款慶元丁巳歲李迪畫,可知為慶元三年(公元1197年)的作品。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心碎盤點 流失海外的國寶級文物有哪些?

這是筆者寫過最痛心的一篇文章,其中羅列的每一件藏品,都足以支撐起一座高規格博物館,絕非金錢所能衡量。根據中國文物學會的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因戰爭、走私、不正當貿易等原因,超過1000...

「以史為鑑」細數那些存留在國外的文物

我國是文物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超過1000萬件中國文物流失到歐美、日本和東南亞等國家及地區。也正是因為這樣,多年來,文物流失也成為了國人心中的痛。...

清宮10餘萬件散佚海外文物能否追回?

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不完全統計在全世界47個國家、200多家博物館的藏品中有164萬餘件中國文物但這個數字並不包括海外私人收藏據中國文物學會統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共有1000萬件左右其中清宮文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