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大利藏古埃及文物小金字塔、木乃伊、女神像等來到了山西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是世界第二大埃及文物博物館。

4月13日晚,由山西博物院與義大利
都靈埃及博物館聯合舉辦的「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在山西博物院開幕,來自都靈的埃及文物來到了三晉大地,古埃及文明與華夏文明跨越千年在此「相遇」。

據澎湃新聞了解,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孔蘇金字塔等難得一見的古埃及文物珍品,都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亡靈書》

《古埃及大祭司雕像》

此次展覽展出了都靈埃及博物館甄選的144件組235件珍貴文物。

據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常務副館長薩曼塔·艾賽亞介紹說,「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成立於1824年,是世界第二大埃及博物館,也是埃及領土外最大的埃及收藏品中心,現館藏約35000餘件文物。

」此次都靈埃及博物館所甄選珍貴文物的展出,為了解古埃及的風土人情和風俗習慣提供了新的視野,真實展現了埃及古文明的精華,是其文明的一個縮影。

據澎湃新聞了解,此次展覽中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孔蘇金字塔都是難得一見的見證古埃及文明的文物珍品。

來自都靈埃及博物館的《獅身人面像》

距今三千年的《Padiamenemope木乃伊》

說到埃及,人們馬上聯想到木乃伊、金字塔。

此次展覽中,就有一件距今3000多年的Padiamenemope木乃伊。

這件木乃伊保存完好。

整個身體用繃帶小心纏繞,並使用了一些重要的魔法元素進行保護,包括一件網罩——一個真正的魔法盔甲,它由一些管狀的釉陶組成,把逝者的身體完好地遮蓋住,為的是保護好他不被魔鬼或者一些邪惡的靈魂所侵犯。

另外,由於網罩上放著一隻長有翅膀的巨大聖甲蟲以及陶制的荷魯斯四子,它的能量得以進一步增強。

《公羊頭聖甲蟲》

若在這些保護措施下木乃伊仍有損傷,逝者的身體可以由內部的人形木棺代替。

棺材由粉刷過油漆的木頭製成,形狀與屍體相符,內部有複雜的彩繪裝飾:打開雙翼成雙膝跪地狀的努特女神佩戴著烏瑟克項圈;在拉哈拉提鷹頭神、奧西里斯以及愛切絲女神的面前,荷魯斯神的孩子們跟隨著逝者,還有一些其他的場景和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符號,如節德柱。

表面部分記錄了供品的內容,這用來保證逝者得以生存。

《孔蘇金字塔》

金字塔——最具標誌性的建築元素之一,引用了吉薩金字塔的幾何學並根據四個方位而置:最重要的方向是東邊,表達了對太陽神的崇拜,而此處的代表人物則是凱布利神(聖甲蟲神),是太陽升起的象徵;西邊是地平線的象徵,其標誌為鷹頭神拉—哈拉提,也就是太陽神與「地平線的荷魯斯」的聯合體;鷹爪前面是「西方美人」女神,墓地的主人、蛇的化身;另外兩邊是墳墓的主人以及他的親屬,呈下跪狀以示對太陽的崇拜,而在這裡太陽神是乘船在天空中翱翔的阿圖姆神的化身。

孔蘇金字塔這個建築元素被稱為小金字塔。

它的錐尖部分是石灰石材質,以凹雕刻手法描繪了各種人物。

在新王朝時期(前1550—前1295)墳墓的墓室之上是由天然磚石搭建的金字塔。

在德爾麥迪那墓群,也就是帝王谷與王后谷的工人居住的村莊,就有很多同種類型的金字塔。

這件展品正是來自這個墓群,很明顯它的主人是孔蘇神。

《塞克荷邁特女神像》

另外,展覽中備受矚目的展品還有塞克荷邁特獅身女神像。

據了解,埃及博物館收藏了整整21尊塞克荷邁特獅身女神像,她們都源自卡爾納克(底比斯)形為禿鷹的穆特女神廟,是眾多女神像中的一部分。

左面這尊坐在矮椅背寶座上的獅頭人身女神像代表著兇猛的神祇。

伸展的雙臂置於雙腿上,身著合體的緊身長衣,胸前佩戴烏瑟克項圈,三分式濃密發套均勻地分布在精細浮雕的獅鬃後面。

發套之上本應是一個王冠或一頂較為特別的帽子,如今只剩下一個連接頭飾的底座。

右邊這尊人身獅頭女神像代表同樣的神祇。

神像的右臂垂直置於身體一側,左臂則彎曲於前腹,手中緊握形似紙莎草的權杖。

身著緊身長衣,帶有聖蛇標誌的日輪位於三分式發套之上。

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

山西博物院院長張元成在致辭中說,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重要動力,多年來,山西博物院與國際博物界保持著密切的交流與合作,在策劃推出具有山西特色的展覽赴世界各地展出的同時,也引進了一批展現世界各地不同文化風貌的優秀展覽。

薩曼塔·艾賽亞對此表示認同,並且說:「都靈埃及博物館熱衷於文物的國際化推廣,我們相信開放的視角和樂於分享的精神是未來機構長遠發展的立足點,文化只有通過相互交流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

展覽現場

展品中的《涼鞋》

據介紹,都靈埃及博物館的館藏文物還將在美國(華盛頓和堪薩斯城)、芬蘭、杜拜和愛沙尼亞進行展覽。

除了常設展覽外,都靈埃及博物館在2015年重新開放後,增設了三個臨時展覽項目,旨在進一步探索全球文化遺產背景下的文物收藏,2016年博物館重新展開發掘工作,加入了荷蘭在埃及薩卡拉的考古任務。

據悉,本次展覽將持續至6月24日。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古埃及文物巡展河南啟幕

本報訊 (駐河南記者張瑩瑩)12月8日,由河南博物院和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主辦,山西博物院、遼寧省博物館、湖南省博物館、廣東省博物館共同協辦的「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物展在河南博物院開幕,來...

山西博物院省城建起「金字塔」

不用出國便可探知古埃及文明即日起至6月24日,觀眾可領取門票免費參觀本報訊(記者 孟苗)4月13日晚,由山西博物院、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主辦的「金字塔·不朽之宮——古埃及文明特展」開展儀式在山西...

山西博物院展出235件古埃及文物

新華社太原4月13日電(記者王學濤)獅身人面像、木乃伊、亡靈書、塞克荷邁特女神像……4月14日至6月24日,235件古埃及珍貴文物將在山西博物院展出。這次展覽由山西博物院和義大利都靈埃及博物館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