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金校尉的由來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

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也就應該能夠理解考古界人士常稱的「漢墓十室九空」的道理,也能體味出他們「漢墓考古靠運氣」話語中的無奈。

然而,有一些爭議指出:《為袁紹檄豫州》的背景是袁紹率軍與曹操開戰,為使師出有名,袁紹命陳琳寫此檄文,目的就是要給曹操扣鍋。

雖然曹操並未堅決否認過自己派人掘墓充實軍餉一事,但公然為此設置官職,大張旗鼓的去刨墳的說法,歷史學家往往是不認可的。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仍然很小。

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

地盤「朝秦暮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占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

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

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為了解決自己的糧餉問題,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盜墓這個古老的行當上。

眾所周知,西漢中期,經歷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的繁榮使得當時厚葬成風。

這也就為曹操偷墳掘墓,盜取金銀財寶以充軍餉提供了條件。

「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類專司盜墓的官職在曹操的軍隊里便應運而生。

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當,但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胸懷天下的曹孟德,只要軍隊能吃上飯、打勝仗,哪裡還在乎背上罵名。

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

更為確切的記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在為袁紹攻伐曹操前發布的檄文中說:「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這篇文字成為古今檄文的名篇。

據說正犯頭風病的曹操看後,驚出了一身冷汗,頭立刻就不疼了。

摸金校尉們幹活,最擅長的是找墓,他們往往將搜集來的各種資料,結合對當地風水的觀察,總是能以很快的速度找到陵墓的具體地點摸金校尉每次到斗的時候都要帶黑驢蹄子,黑驢蹄子是用來對付殭屍的。

摸金校尉每個冢只能進去一次,摸金校尉只能在晚上盜墓,有雞鳴不摸金的說法曹操之時,摸金校尉乃從正規的軍事編制。

曹操之後,盜墓者皆各自為政,同行之間並無師徒之分,凡以摸金之法盜墓,均為摸金校尉。

摸金校尉多以個人行動為主。

一 「望」 是望氣看風水。

老盜墓賊經驗豐富,又多擅長風水之術,故每到一處,必先察看地勢。

二 「聞」 即嗅氣味 用鼻子分辨土層的氣味年代。

三 「問」 就是踩點 遊走四方 扮成道士,注意一些景色優美的地方和將相高官之處。

能說會到善於與長者老人交談講古。

四「切」 即是把脈之意。

正史只記載在南朝宋前廢帝劉子業時設立過摸金校尉一職,《南史卷二·宋本紀中第二》記載:「帝少好讀書,頗識古事,粗有文才,自造《孝武帝誄》及雜篇章,往往有辭采。

以魏武有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乃置此二官,以建安王休仁、山陽王休祐 領之,其餘事跡,分見諸列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現代「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 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