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絕對沒有想到 他設立的一個官職如今被拍成了電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在中國當代網絡小說《鬼吹燈》中描寫了一個門派——摸金校尉,故事裡的主人公都是屬於該門派的人物。

近年被翻拍成電影,也比較受觀眾的歡迎。

也許有人認為這一門派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其實不然,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

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

古代指專門發掘墳墓盜取財物以充軍餉的人,後多指盜墓者。

出處:漢·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在三國爭霸初期,曹操的勢力範圍其實也很小。

就像劉備一樣,有些時候,打下的城池往往還沒來得及休整,就已經換了新的主人。

地盤「朝秦暮楚」已不是什麼新鮮事。

誰都不知道自己能在占領的地盤上盤踞多久。

於是,打下的城池經常被洗劫一空。

在這種情況下,軍隊很難實現休養生息的目的。

軍閥混戰使曹操的大軍無法長時間休整,也使流離失所的農民看到春種卻等不到秋收。

這好比剛剛做好的一鍋飯,轉眼間卻變成了別人的盤中餐。

於是,在短時間內籌到軍餉成了諸侯們四處殺伐攻戰的先決條件。

為了解決自己的糧餉問題,曹操把目光放在了盜墓這個古老的行當上。

眾所周知,西漢中期,經歷文景之治的太平盛世之後,社會生產力得到充分發揮,經濟的繁榮使得當時厚葬成風。

這也就為曹操偷墳掘墓,盜取金銀財寶以充軍餉提供了條件。

「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類專司盜墓的官職在曹操的軍隊里便應運而生。

按常理來說,這不是一個光彩的行當,但所謂「大行不顧細謹,大禮不辭小讓。

」胸懷天下的曹孟德,只要軍隊能吃上飯、打勝仗,哪裡還在乎背上罵名。

魯迅曾經說,「曹操設了『摸金校尉』之類的職員,專門盜墓」。

更為確切的記錄是,當時袁紹手下的名士、列為「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在為袁紹攻伐曹操前發布的檄文中說:「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這篇文字成為古今檄文的名篇。

據說正犯頭風病的曹操看後,驚出了一身冷汗,頭立刻就不疼了。

據傳陳琳在袁紹失敗後,歸附曹操集團。

曹操曾經對陳琳在此文中揭露他祖上的行為表示不滿,對盜掘陵墓的批評卻似乎持默認態度。

所謂「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設置,或許確有其事。

由此看來,曹操盜墓是個不爭的事實。

摸金校尉要擅長找墓,掘開墓時,在墓室內要點上蠟燭,放在東南角方位,然後開始摸金。

如果公雞啼蠟燭熄滅了,財物必須放回原處,恭敬磕三個響頭,空手回去。

雞鳴燈滅不摸金。

墓室只准進一次,方不可再進。

如果遇到同行,互相扶持,但由先來者先選取明(冥)器。

當然這是《鬼吹燈》故事中的描述,但實際上,天下霸唱曾經澄清過,雞鳴燈滅不摸金這規矩,是他自己編的,歷史並無這種規矩。

不過如今很多盜墓的故事中依舊在引用,足可見《鬼吹燈》的不凡之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曹操與摸金校尉(摸金校尉是否真的存在過! )

據傳,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當時魏軍的領袖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用。之後,有盜墓者以摸金校尉之風水方...

曹操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

一篇討賊檄文,暴漏了曹操盜墓的黑歷史

曹操作為東漢末年最具實力的霸主,其地位的取得可謂千難萬險,飽經風霜。他早期在漢朝為官,孤身刺殺董卓之時,不過是一個小小的騎都尉。後來行刺失敗,他逃往開封陳留,「散家財,合義兵」,聚眾起兵討伐董...

現代「摸金校尉」的那些事

摸金校尉是中國古代一個盜墓者的門派。據史書記載,摸金校尉起源於東漢末年三國時期,自於漢代陳琳所作《為袁紹檄豫州》。 曹操為了彌補軍餉的不足,設立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貼補軍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