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出土的漢代環首鐵刀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揚州邗江曾出土過一把漢代環首鐵刀,環首上殘留幾圈金線,非常漂亮。

,「經歷了2000多年,漢墓里出土的刀一般都鏽蝕得幾乎看不出模樣,像一根鐵棒。

」漢代青銅環首刀,專家推測,從形制和工藝上看,不是作為戰爭中的兵器使用,而是作為成年男子禮儀之用,佩戴在身上顯示身份與地位。

考古專家印志華告訴記者,不同時代、不同地方,刀的用法和形制因地制宜,西漢時期的思想家、哲學家董仲舒曾提到「左刀右劍」,可見,漢代的人曾有左邊佩戴刀右邊佩戴劍的習俗。

但是,佩戴刀劍的不一定就是武士,因為,漢代的男性成年後,都有佩戴刀劍的習俗。

而且,古代的刀也可能是充當文房用品,因為漢代的文人寫字,字都是寫在竹簡上。

但是,在竹簡上寫字難免有錯別字。

怎麼辦?那時沒有橡皮擦,就使用刀在竹簡上輕輕一刮,字就沒了。

解說

從西漢中期開始,刀在戰場上逐漸代替了劍的地位,這是為了適應騎兵在馬上揮砍的需要,刀背可製作得比劍脊厚實,不易折斷。

同時,由於刀的用法主要是擊也就是砍,因此,與劍相比較,它在刺、擊兩種方法中只強調擊。

而漢代的刀身較直,刀首幾乎無例外地均呈現環形,環中有的以禽獸作為裝飾。

刀的長度大多在1米以上。

除長刀外,漢代還有一種短刀,長20—40厘米。

大部分漢墓中有佩劍

佩劍在漢代是身份的象徵

印志華表示,從考古發掘的情況看,這些年來,揚州出土了大量漢墓,大部分漢墓中都曾發現有佩劍與墓主人相伴,可見,佩劍在古代不僅是為了防身,也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

而從不同時代劍的形制,也可看出劍的變化,例如,上世紀90年代在楊廟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劍,劍身修長,劍脊挺直,兩側出刃,刃口鋒利,頂端收聚成劍鋒,劍柄圓形中空,劍格呈「凹」字形,劍首向外翻卷作圓箍形,格、首之間有兩道圓箍。

而同年在酒甸出土的西漢時期的銅劍,劍身修長,中間一道凸起的棱脊,脊兩側有凹槽,兩側出刃,劍刃鋒利,頂端收聚成尖鋒。

【解說】

記者查閱相關考古資料發現,劍是適用於近戰的短兵器。

西周、春秋時的銅劍相當短,使用方法以直刺為主,主要用於防身;戰國至秦,在銅劍之外又兼用鐵劍,而且劍身加長,使用時除直刺外,又強調旁擊即砍劈的方法;

西漢初,沿襲戰國舊制,仍兼用銅劍、鐵劍,但由於青銅的機械性能顯然比不上鋼鐵,因此,銅劍在中原地區逐漸由用於實戰轉為用於儀飾。

西漢時鐵劍的材質,均已冶煉成鋼。

雞鳴戟全國出土不超兩件

見證戰史的變遷

說到兵器,就讓人不由得想到江都王劉非的陵園裡出土的大量的精美且至今鋒利的兵器。

其中,一號墓南迴廊上層東部車廂中出土了大量實用兵器,包括暗花紋銅矛、寬葉鎦金銅矛、雞鳴戟、鎧甲、鎦金弩機、箭??等,形制複雜多樣。

而迴廊上層放置的二十餘輛戰車車廂內則置有大量模型戟、弩機等兵器。

此外,陵園內還發掘了兩個兵器陪葬坑,通過保護性發掘,兩坑均清理出大量模型兵器,種類有弩機、箭鏃、鐵戟、鐵劍、漆盾等,軍事色彩濃厚。

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外形看起來像公雞正在打鳴的雞鳴戟格外引人矚目。

據悉,雞鳴戟是矛和戈的結合體,是車戰和騎戰之間的過渡兵器,只存在過一段時間,因此,過去發現得極少。

「雞鳴戟全國出土不超過兩件,非常罕見。

這是因為,漢代車戰已退出歷史舞台,因此,戈消失,取而代之的是騎戰,戟興起。

【解說】

邗國以鑄造青銅兵器著稱,今天人們還常用「干戈」作為兵器,甚至戰爭的代名詞。

吳國滅邗後,用邗國的匠師為其鑄造兵器,越滅吳後,吳國善於鑄劍的工匠們歸越所有,越的鑄劍技藝在繼承吳的基礎上,發揚光大而著名於世。

揚州鳳凰河出土的戰國時期的銅戈,在雙博館與各種兵器陳列在一個展櫃里,就訴說著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

秦末漢初,隨著車戰衰落,騎兵戰成為主流。

戈、矛等傳統性兵器逐漸被戟所取代。

同時,遠射兵器弩機更為盛行。

在考古發掘中,各種類型的兵器大量出土,部分器物製作精良、極為罕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海昏侯墓發掘結束 創中國漢墓考古之最

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和省文物局聯合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歷經5年多時間,南昌漢代海昏侯劉賀墓已經出土青銅器、金銀器、玉器、竹簡、木牘等各類珍貴文物1萬多件(套),數量之大、種類之多均創中國漢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