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古與疑古——19世紀西方漢學界的「古史辨」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摘 要:20世紀20年代,"古史辨"派在中國的學術舞台上脫穎而出。

然而,就在古史辨派興起之前的半個世紀,中國古史同樣也是西方漢學界熱議的話題。

湛約翰、艾約瑟、金斯密、翟理思、花之安、啊查理等當時漢學界的活躍人物紛紛參與其中高談闊論。

通過對中西方在語言、宗教、文字等各方面的比較,漢學家們就中國文明的起源、上古歷史和古書的真偽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辯。

研究這段幾乎被遺忘的歷史,不僅有助於加深我們對近代西方漢學發展歷程的認識,同時也為研究近代西方世界中國形象的建構過程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

作者簡介:陳喆,中山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中國古史研究的基本趨勢

中國古史研究的發展與趨勢,一直是學者關心的重要話題。1935年,馮友蘭提出「信古、疑古、釋古」之說:信古派認為凡古書所說皆真,對之並無懷疑;疑古派推翻信古派對於古書之信念,認為古書所載多非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