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與我說平山?
文章推薦指數: 80 %
轉載自公眾號:「河北文學月刊」
原標題:張志平、周力軍「論劍」大境山莊:「誰曾與我說平山?」
張志平(右)和周力軍在大境山莊門口
「誰曾與我說平山?」
——張志平、周力軍大境山莊論劍
平山縣主投溝是個神奇的地方。
相傳漢朝時期,光武帝劉秀走國曾在這裡避難,遂名主投溝。
在這北方深山村落之中,如今神話般地呈現出一個江南風情院落:院內花海成片,香氣芬芳;幾棵上百年的參天黑棗樹,鬱鬱蔥蔥;更有三眼泉水,四季流動;水池內睡蓮盛開,魚兒自在游弋……這就是文化圈中傳說的大境山莊。
8月10日上午,河北省文史館館員、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帶領一批平山的作家和藝術家來到這個江南院落之中,跟在這裡居住在這裡潛心創作的著名劇作家、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會長周力軍見面,並就雙方共同感興趣的話題進行了商談,當然其中主要是平山文學的走向和未來發展。
一個星期過去了,有關他們倆謀面的新聞仍然平山乃至石家莊文學圈探討的熱點話題。
他們作為河北文化圈的領軍人物,他們的相遇談了些什麼,能為平山文學帶來什麼?
張志平(左)和周力軍
「期盼已久」的相遇
8月10日上午,一掃幾天來的陰雨天氣,天放晴了。
下了高速,沿著鄉間公路驅車半個小時,就到了周力軍的大境山莊。
張志平帶領十餘名平山縣文化人士到達時,已經是上午10時許。
一見面,張志平和周力軍的手就緊緊地握在了一起,一路扶著走上院內的台階,參觀大境山莊。
他們雖是初次見面,卻有著說不完的話。
張志平是平山歷史和文化研究的集大成者,曾任河北省委宣傳部副部長、省社科聯黨組書記、省政協常委等職務。
這些年來,張志平先後出版和主編有關平山歷史和文化的書籍20多部,其中包括《最憶西柏坡—平山九章》《感受西柏坡》《風雅西柏坡》《非凡歲月》《非常史錄》《追尋西柏坡》《感動西柏坡》等,策劃出版《可愛的平山》《難忘平山團》等書籍。
近年來,張志平從領導崗位退下來後,潛心對平山的歷史和文化進行進一步挖掘,策劃和組織三個和平山有關的大型文獻紀錄片的拍攝,其中包括:《平山記憶》《中山國記憶》《移民記憶》,張志平在此中均擔任總策劃、總撰稿。
目前,《平山記憶》已經在中央電視台和河北電視台播出,《中山國記憶》即將在央視播出,《移民記憶》初期拍攝初步完成。
與此同時,他還倡議策劃了「平山村莊考」項目,這是一項文史地理調查工作,將對平山所有村莊村的人口、姓氏、宗源、特色、著名人物等方面進行全面的調查與彙編,無論在河北還是在全國,這都是一項創新的工作。
這項工作的啟動,或許跟張志平對平山各村莊的了解有密切的關聯。
平山一共717個村,張志平用近20年的時間,走訪了平山所有的村莊,每到之處,他都進村入戶,和村裡的老人攀談有關歷史和文化。
應該說,他是目前唯一到過平山所有村莊的人。
按照中央文獻研究室原副主任陳晉的說法,張志平是「押上一生做一件事」,他把一生都獻給了平山的歷史和文化事業。
張志平縱論平山歷史文化
張志平1951年出生,祖籍齊魯,生在燕趙,長於平山。
他從1991年開始擔任西柏坡紀念館館長,主持了五大書記銅像、紀念碑、石刻園、雕塑園、影視廳等重點工程的創意策劃和建設;兩次改展均以「新中國從這裡走來」冠名,現已成為西柏坡的標誌品牌名字;1997年離開平山,出任省委宣傳部助理巡視員,3年後任副部長。
即使離開了平山,他的關注也始終放在平山,遇到節假日總是找朋友開車,回到平山各村落,尋訪平山的歷史與文化。
和張志平相似,周力軍也跟平山有一定的淵源。
周力軍2000年來到平山西部山區,開始建設其大境山莊。
他的很多作品大多是在平山創作的。
周力軍出生於1959年,其成長足跡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其生於北京,祖籍湖南瀏陽,長在貴州遵義,在河北深澤當過知青,在四川成都讀的大學。
大學畢業分配來到河北邯鄲一家設計院曾從事工程設計,後開始長期在河北工作。
周力軍開始寫詩,1978年開始發表作品,後來開始從事影視編劇工作,2003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有長篇小說《黑色風暴》《我們這一屆學生會》《臥底》等7部,電影、電視連續劇《西安大追捕》《罪證》《大境門》等16部,歷史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竢實揚華》等4部。
據悉,周力軍創作多部影視作品曾登陸中央電視台一套節目,如30集電視連續劇《香格里拉》,該片由胡歌、王力可、金莎、巍子等人主演;其擔任總撰稿人的5集電視紀錄片《石破天驚》除了中央電視台一套,還曾在四、七、十頻道播出。
周力軍的影視作品多次獲中宣部和河北省五個一工程獎,並曾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公安部金盾文藝獎、河北文藝振興獎、河北影視奔馬獎等。
當然,周力軍的作品中也有一些平山元素,其擔任總撰稿人的8集電視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中國電視金鷹獎、河北文藝振興獎;其亦曾創作有30集電視連續劇劇本《西柏坡》。
對於平山居住著這樣一個享譽全國的劇作家,或許很多平山人並不知情,儘管跟周力軍相熟的全國各地知名作家很多都曾來過,尤其是北京的一些作家。
周力軍曾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在公安部金盾影視中心擔任編劇多年,同時作為河北省文學研究會會長,該研究會的諸多文化名人都曾到他那裡做客。
但對於熟知平山一溝一岔一村一舍的張志平來說,他當然知情。
所以,幾年前,當他在大境山莊所在的瓦口川一帶走訪時,曾想做客大境山莊;遺憾的是當時周力軍在外地拍攝,沒有遇到其本人。
楊潤身老人(網絡圖片)
「黃金一代」告訴我們
據筆者所知,目前在平山居住的文化名人遠非周力軍一人。
只是由於交往的圈子所限,很多平山人並不知情。
平山旅遊資源眾多,風景秀美,擁有豐富的文物資源和文化底蘊,最近幾年修建了西柏坡高速公路,同時又在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吸引了很多文化名人前來置業,甚至有些文化名人把平山當做退休後的養老之處。
這或許為平山文化的發展帶來了機遇。
要知道,文化的大發展,需要的是開放、融合、吸納,吸收新的文化元素。
盲目的自大和固步自封,對文化沒有半點好處。
平山文化的歷史,本身就是開放、融合、吸納的歷史。
平山文化人聊以自豪的是解放後走出去的那一批平山籍文藝前輩們,他們包括王雪波、曹火星、楊潤身、張學新、齊玉珍、閆濤、常庚西等,他們各自有各自的作品站在那裡,構成了平山文藝的「黃金一代」,成為平山人的驕傲。
這「黃金一代」產生自然有其歷史背景。
抗戰時期,有一大批文化人士來到平山進行抗戰,同時進行文學創作,他們後來成為新中國的文藝骨幹,這些人帶動和激勵了一大批平山文藝人士進行創作。
張志平在其《詩意平山》中這樣這些「外地人」在平山的創作情況:
抗日戰爭時期,行走在平山大山之間的文學青年們,後來都成了新中國文藝事業的骨幹:賀敬之、鄧拓、何其芳、周而復、周巍峙、丁玲、康濯、孫犁、魏巍、田間……他們的詩作如太行山般淳樸,滹沱河般清澈。
1939年12月,魏巍從延安來到平山縣蛟潭莊,創作了長詩《滹沱河》,繼而一詩成名;1941年,方冰、劫夫在宅北兩界峰一個低矮的農家小院裡創作的《歌唱二小放牛郎》,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茁壯成長;1943年,音樂家牧虹和盧肅在平山縣東黃泥創作了小歌劇《團結就是力量》,同名主題曲飛遍大江南北;1944年,周而復的《晉察冀行》為抗戰的平山鼓與呼,留下了永恆的印記;同年,田間三上下盤松採訪子弟兵母親戎媽媽,激情創作了長詩《戎冠秀》,傳遍了晉察冀邊區;1945年,康濯在東白面紅村創作的《我的兩家房東》,被郭沫若稱為「驚人之作」;1964年,離開平山近16年的何其芳,又為他生活過的地方創作了《西回舍》、《張家莊》等詩作,才了卻了思念之情……
如果把這些「全國名人」對平山文藝人才的激勵當作外因,那麼其平山的歷史文化內核就應該是其內因。
古中山國出土的銅山字型器
有關平山的歷史,張志平曾用高度概括的四句話來描述:
約三萬年前,舊石器人類從這裡走來;四千多年前,先商始祖從這裡走來;兩千三百多年前,戰國中山從這裡走來;六十多年前,新中國從這裡走來。
有這樣深厚的人文歷史底蘊,又有外來文化名人的助陣,自然形成了獨特的平山文化。
前幾日適逢楊潤身九十五歲生日,諸多平山文藝人士紛紛為老人送上祝福。
但是,誰注意到楊潤身作品背後的特質是什麼?作為河北西部山區與山西交界的平山整體文化特質是什麼?
應該說,作為區域文化的一支,平山文化跟燕趙文化和三晉文化是有一定區別的。
早在20多年前,就有論者撰文《楊潤身論》,指出其作品不同於慷慨悲歌的燕趙文化,也不能隸屬於強調根祖意識、黜華尚實的三晉文化;跟解放以來形成的充滿浪漫主義以孫犁為代表的「白洋淀派」,以及推崇寫實主義以趙樹理為代表的「山藥蛋派」,區別也很大。
早在20多年前的1995年,我曾對這一問題以問卷的形式請教於諸多平山籍文藝前輩,並梳理平山的地理、地形、地貌,結合平山的歷史文化,曾撰文《中山風骨雛說》,曾發表於《河北文化》月刊和《石家莊日報》。
在這篇文章中,我指出楊潤身的作品「帶有一種自在的、獨立的內省與厚重」,這「是平山籍藝術家的共性」,其淵源可追溯到文字記載的「樂羊圍中山」「東郭先生和狼」等彰顯人性光芒的典故,並提出了「中山風骨」的概念,指出這是一種複合型文化,「許多平山籍藝術家都很注重吸收外來文化的精華」,其主要特徵之一就是「開放、融合、吸納」。
《中山風骨雛說》樣報(手機翻拍)
平山文藝路在何方
張志平和周力軍倆人之所以有聊不完話,大概是因為他們對歷史懷有深深的敬畏。
見面一開始,周力軍拉著張志平的手參觀他的大境山莊,他說,院子裡的的每一塊石頭和樹木都是有靈性的,其基建原則房子為大石頭和大樹讓路。
「這些大石頭和大樹都比我先來這裡,石頭可能存在幾百萬年了,樹也至少幾十年了,不能因為我來了就讓人家搬家。
」
這是個細節,也體現了周力軍對歷史的觀點,體現在大境山莊的一草一木上,所以,屋內的地面上,可以保留著一塊大石頭,甚至留著一棵樹,比如蓋房子的青磚、瓦當都有一定歷史,都是從拆老房子的人那裡買來的……
周力軍的作品一直在對歷史題材進行詮釋,尤其是最近十多年來。
如果對周力軍的作品進行梳理,我們會發現其多為寫實主義,上個世紀九十年代主要為公安題材;而進入新世紀以來則多為歷史題材。
如周力軍創作的40集電視連續劇《大境門》、40集電視連續劇《大商道》、30集電視連續劇《香格里拉》、34集電視連續劇《李冰傳奇》等,以及8集電視文獻紀錄片《新中國從這裡走來》、2集電視紀錄片《鄧小平在涉縣》、5集電視紀錄片《石破天驚》、歷史文獻紀錄片《竢實揚華·唐山時代》等。
而就在不久前,周力軍剛剛完成了冀商歷史的長篇紀實文學《張庫大道》,該書即將出版。
張志平(右)和周力軍在大境山莊
張志平的興趣則常年專注於對平山歷史文化的深入挖掘和再發現,有人曾經統計過他2017年的工作量,其中包括4件大事:拍攝六集大型紀錄片《中山國》,籌劃建設中山國遺址陳列館,舉辦「中山篆書法篆刻全國邀請展」,推動「中山國遺址公園」成為國家級遺址公園立項成功。
這四件大事,每一件都是開創性的,作為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他可謂名副其實。
張志平對待平山歷史和文化的態度,一如他做人的品質。
首先他做事時很注重細節的完美。
比如,自從去年他發起「平山村莊考」工作以來,組織了上千人的志願者工作隊伍,建立了村莊考志願者微信群,除了自己要翻山越嶺去村落考察外,還要每天晚上在微信群里逐一解答志願者遇到的各種問題,工作到深夜十一二點。
張志平已經年近七十,仍然思想開放,才思敏捷,反映迅速,從2014年《平山記憶》開拍到現在,每天工作之餘,還創作有一兩千字的文字量。
有人問他退休多年反而如此忙碌,究竟是為什麼?他回答說:「已是這把年紀,不提職、不授銜、不得獎、不提工資了。
圖什麼?就圖個念頭。
挖掘研究宣傳普及平山文化,就是最大的享受和愉悅。
」
其次,張志平很低調,他不喜歡誇獎的話,和人談事願意開門見山,坦誠相見,直奔主題。
他猶如一粒石子,甘願鋪路,一片樹葉,隨風飄零,一朵浪花,伴浪奔涌。
張志平和「平山大叔」交往幾十年,己是篤實好友,他們在一起說的是平山話,談的是平山的事,議論的是平山文化的發展。
話題包括家鄉古蹟保護、烈士陵園建設、革命歷史研究等,兩人亦兄亦弟,若手若足,即使一方發展了,見面仍互稱名字,關係依然如初。
「平山大叔」曾給他寫過一幅八尺的字,他從不拿出來示人。
他們見面很多,照像很多,但從不在辦公室擺放。
相同的興趣和品質使周力軍和張志平毫無隔閡,熱情地討論起平山的創作選題,包括中山國歷史、抗戰時期的事跡、建國初期修建水庫移民等等,尤其是討論了瓦口川一帶的歷史和細節。
他們認為,平山有很多彰顯人性光芒的歷史題材,值得進一步挖掘,並可通過多種藝術形式體現。
參會人員合影
這次前往大境山莊,張志平帶領了一些平山的知名人士前來,他們分別是:作家、平山縣人大原副主任霍文國,詩人、平山縣作家協會顧問馮靜輝,河北省藝術攝影家協會副會長、平山籍攝影家李君放,平山縣作協主席邢建軍,平山縣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檀耀平,平山縣網絡作家協會副主席侯聰利,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副秘書長、平山籍作家張金髮等,他們參與了有關話題的討論。
在座談中,張志平說,周力軍是一顆隱藏在大山深處的明珠,靈之所鍾,秀之所毓。
他隱在平山,是平山的福氣。
周力軍從事創作多年,身上依然保持著旺盛的創作活力,創作衝動。
他個人的經歷,文化情懷,吸引著我們。
他表現出的文化自信,正是我們平山文學工作者所缺乏的,值得我們學習。
經過參觀和座談,與會人員認識到,周力軍的創作經歷和取得的成績給平山作家樹立了很好的榜樣。
平山不缺優秀的題材,缺乏的是作家們獨到的觀察能力和內心境界。
平山的文學創作應抱著一顆虛心的態度去對待外界的作品,充分與外界溝通、學習,把全國優秀作品精髓為我所用,學會融合、吸納、借鑑,而不是滿足於互相欣賞、固步自封,只有這樣才能對得住平山的歷史,創作出優秀的文藝作品來。
座談期間,周力軍和平山文學界加強合作的三點願望:一是可以利用河北省文學藝術研究會的人脈優勢,可以組織省內知名作家藝術家和平山進行溝通交流;二是可以利用會刊《河北文學》為平山作家提供發表作品的陣地;三是大境山莊作為省文學藝術研究會的創作基地,亦可為平山的文學藝術工作者提供創作、座談、培訓服務,成為平山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基地。
馮靜輝(右)向周力軍贈送書法
座談現場,馮靜輝現場為大境山莊贈送了書法作品。
邢建軍、侯聰利還朗誦了即興創作的詩歌。
考察期間,有關人員還考察了附近的印度援華抗日醫生柯棣華大夫工作舊址。
說明:
1、邢建軍對本文亦有一定貢獻;
2、圖片除註明出處的外,均為李君放拍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