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文化」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今日首播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2018年9月18日至23日,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登陸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每晚8:05播出。

該片共六集,分別是《發現》、《崛起》、《繁盛》、《拐點》、《悲歌》、《流韻》,每集時長50分鐘。

本片由中共河北省委宣傳部、河北廣播電視台、河北省文物局、中共石家莊市委宣傳部、石家莊廣播電視台、中共平山縣委、平山縣人民政府聯合攝製,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出品。

專家們一致認為,總長300分鐘的《中山國》是第一部全景式反映中山國歷史文化的大型紀錄片,是廣泛吸收海內外學術成果、填補中山國影視題材的空白之作;本片通過中山國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國慘烈絞殺的悲壯歷史,挖掘中山國深厚燦爛的文化遺產,講述了中華民族融合發展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頁;全片思想性和藝術性較高,製作精良,引人入勝,是近年來不可多得的紀錄片創作精品節目。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武靈王慘烈絞殺;這個存世200多年、在《史記》等歷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並沒有從歷史上消失。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給世人留下了諸多謎團:

它從何處來,真得由白狄人建立?它何以能在華夏文化中心區域立足並逐漸強大?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為何迅速走向覆滅?司馬遷為何在《史記》沒有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做正面的記載?……

晚清外交家和學者郭嵩燾對中山國歷史地位的重要性評價說:「戰國之所以盛衰,中山若隱為之樞轄,而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當時得失之林也。

」我們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後發現:中山國的被滅,是打破七雄爭霸、相互制衡局面的重要因素,加速了秦國的統一,堪稱是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拐點之一,這一點,恰恰被許多歷史學家們忽視了。

從2015年下半年開始醞釀到2018年9月在央視播出,紀錄片《中山國》的創作跨越了四個年頭,這四個年頭大體經過四個階段36個月的時間。

2015年冬到2016年春為策劃籌備階段,2016年春到2017年春為前期採訪和解說詞文稿寫作階段,2017年春到2018年春為集中拍攝和後期製作階段,2018年2至9月為修改完善階段。

該片總策劃、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志平先生認為:「研究戰國時期河北的歷史文化,中山國是不可或缺的。

悲歌慷慨、忠勇不屈、百折不撓的中山國精神,至今還有很大影響。

中山國文物是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美輪美奐的中山國藝術至今仍風姿綽約。

推動中山國歷史文化的研究,推動中山國歷史遺址的保護利用,意義重大而深遠。

為了深入挖掘這個兩千多年前消失的神秘古國的歷史與文化,攝製組歷經三年,行程三萬公里,跋涉西北、華北、華東十多個省市並遠赴海外,採訪了大陸、台灣及美國、日本的100餘位著名歷史學家、考古學家、文化學者,充分吸收其最新學術研究成果,先後拍攝了故宮博物院、河北博物院、中國青銅器博物院、山西博物院及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等39家博物館的大量國寶級文物,「中山三器」、銅板兆域圖、錯金銀工藝、四龍四風銅方案等國寶級文物將在片中精彩亮相。

《中山國》以歷史記載和考古文物為依據,詳細梳理了春秋戰國時期由北方遊牧民族為主體建立的中山國,從立國、崛起、繁盛到滅國的曲折歷史,對中山國出土文物和遺存進行了全面整理、展示,在內容呈現上實現了新的突破:一是大量查閱歷史文獻、遍訪權威專家,理清了中山國的緣起和東遷路線。

二是依據靈壽城出土的青銅銘文,填補了沒有為正史所記載的中山國王世系和中山國後期攻伐燕國等歷史史實。

三是全面展示了中山國在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宗教等方面的輝煌成就和中山研究的最新成果。

四是在紀錄片製作期間舉辦了中山篆書法篆刻邀請展暨學術報告會,海內外300多名書法家、篆刻家參展,擴大了中山文化影響力。

如何用電視手段講好中國故事?如何把中山國的故事講述的引人入勝?紀錄片《中山國》總編導、製片人張軍鋒說:「中山國的興亡悲歡是一個古老的中國故事,這個故事足夠精彩,耐人尋味。

考古發現和文物背後的探秘不是紀錄片《中山國》的目的,而是歷史敘事的必要元素。

我們試圖把一個有溫度、有厚度、有人性閃光、有思想火花的《中山國》呈現給觀眾。

為了打造紀錄片精品,主創團隊除了深入鑽研中山國歷史文化,還在講述方式、影像構成與呈現節奏等方面進行了艱苦的探索與創新。

在河北省紀錄片創作史上,紀錄片《中山國》創造了三個第一:第一次進行130多場大規模情景再現拍攝,10餘位專業演員和300多人次群眾演員參加演出;第一次按照1:1比例搭建成規模的拍攝實景,在石家莊長城影視基地和平山縣中山古城遺址搭建中山國都街道、城門、宮闕、大殿實景;這兩個第一為《中山國》融歷史探索和劇情化講述為一體的紀錄風格打下了基礎。

第一次大規模採用三維動畫的電視手段真實還原中山國都的繁華圖景,全片600分鐘裡,動畫呈現的夢幻場景達15分鐘40多個場景。

這些動畫場景與再現拍攝、文物呈現、歷史遺存、專家採訪水乳交融,呈現出一個豐富多元、美輪美奐的古代藝術世界和璀璨而悲壯的歷史圖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震撼和古今穿越的觀摩體驗。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是中國最大的紀錄片高端播出平台,每年都有國內外頂級紀錄片播出,頻道晚間黃金檔是業內公認的「大片首播」陣地,對節目題材和品質有很嚴格的要求。

能夠登陸央視紀錄頻道的黃金時段播出,既是對《中山國》節目品質的充分肯定,也預示著《中山國》必將推動中山國歷史文化的傳播和在全國的影響力,提高河北和中山故地尤其是平山縣在全國的美譽度和知名度。

大型歷史紀錄片

《中山國》(六集)

中央電視台紀錄頻道(CCTV-9)

9月18 - 23日 20:05首播

分 集 簡 介

第一集 《發現》

1974年,平山縣三汲鄉震驚世界的考古大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

河北省文物部門持續至今的田野考古,給這個神秘王國勾勒出日漸清晰的輪廓。

中山國先民是春秋早期北方遊牧民族白狄鮮虞人,他們在華夏諸侯兼并戰爭中跨越太行山,東遷至今天河北中部平原,建立鮮虞聯盟。

春秋晚期,他們在太行山東麓構築中人城,創立中山國。

中山後來被晉國攻占,中山文公被扶立為「傀儡」國君。

文公是「中山三器」銘文記載的中山國歷史中的第一位國君。

守丘刻石及釋文

本集看點

一塊守丘刻石讓消失了2200年的中山國橫空出世。

李學勤

中國先秦史學會原理事長、著名歷史學家

「守丘刻石是一件非常珍貴的文物,因為先秦時代的石刻是很少見的,特別是中山的石刻(守丘刻石)是唯一的一件,它的價值寶貴我想是可想而知的。

我受河北省考古界的委託做過一個釋文,根據我個人的理解,那裡邊提到一個人,這個人的職官是監罟,監罟是管打魚的事情,很低賤的一個官名。

他是尤臣,尤臣是罪臣,他名字叫公乘得。

他在守丘,就是看守陵墓。

估計他原來是一個很重要的大臣,他被貶到那裡看守陵墓。

這就是河光石的主要內容。

河光石(守丘刻石)的作用,就是表明這個地方有中山王國的陵墓,要不然他守丘看守的是什麼,他看守的就是陵墓。

張志平

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會長,紀錄片《中山國》總策劃、總撰稿

1974年冬天,河北考古工作隊在平山縣三汲進行田野普查,發現了當地農民在三十年前挖出的一塊石頭,上面有很多奇怪的字,像甲骨,又像大篆。

於是他們就把這塊石頭送到北京,請先秦史專家李學勤先生鑑定。

鑑定結果和後來的考古發現震驚了全世界,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2200年的中山國橫空出世,驚艷亮相!

大約從公元前8世紀開始,由於氣候的變化,歐亞草原的遊牧民族,包括狄族,就已開始向東方遷徙。

狄族在秦、晉的輪番夾擊中,左衝右突,尋找棲身之地。

先晉北、五台、晉中頑強生存300餘年後,先後越過太行山的各個隘口來到太行山腳下的燕南趙北紮下根來,因為這一帶是周天子的「未封地」。

但他們持有周天子賜封的青銅中山侯鉞,上面的銘文證明,周天子封中山為「侯」,稱王建國是以後的事了。

這個「中山侯」,就應該是中山國的奠基人。

中山國在唐縣初立,後定州。

其在太行山東部兩次被滅,三次復國,終定都平山。

其間歷史起伏宕盪,百曲千折。

眾多歷史人物如趙襄子、魏文侯、中山文公、武公、桓公、成公、厝、陰姬、江姬、妾恣,樂羊、樂舒,李悝、司馬琱、白圭、公孫衍、齊威王、趙武靈王、李疵等輪番上陣,極盡表演。

「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

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無涯過客。

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跖莊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

歌未竟,東方白。

」(毛澤東詩句)

中山王陵區示意圖

紀 錄 片 簡 介

中山國號稱戰國「第八雄」,幾度立國,強盛一時,終被趙武靈王慘烈絞殺;這個存世200多年、在《史記》等歷史典籍中若隱若現的神秘古國,並沒有從歷史上消失。

震驚世界的考古發現,揭開了中山國神秘的面紗,給世人留下了諸多謎團:

它從何處來,真的由白狄人建立?它何以能在華夏文化中心區域立足並逐漸強大?它何以能創造出那個時代最璀璨的文明?強盛一時的中山國為何迅速走向覆滅?司馬遷為何在《史記》沒有給這樣一個重要的國家做正面的記載?……

中人城動畫想像復原圖

攝製組歷經三年,足跡遍及大半個中國及日本,遍訪國內外這一領域的頂級專家,拍攝了故宮博物院、東京國立博物館、中國青銅器博物院、河北博物院、山西博物院、鄂爾多斯青銅器博物館等二十餘家博物館大量國寶級文物;創作團隊以動畫高科技和情景再現的手段,打造這個神秘王國璀璨的圖景,再現這個神秘王國悲壯的歷史和文明。

晚清學者、著名外交家郭嵩燾對中山國歷史地位的重要性評價說:「戰國之所以盛衰,中山若隱為之樞轄,而錯處六國之間,縱橫捭闔、交相控引、爭衡天下如中山者,抑亦當時得失之林也。

」我們通過深入分析和研究後發現:中山國的被滅,是打破七雄爭霸、相互制衡局面的重要因素,加速了秦國的統一,堪稱推動中國歷史進程的拐點之一,這一點,恰恰被許多歷史學家們忽視了。

六集大型紀錄片《中山國》(每集50分鐘),細緻梳理了中山國從立國、崛起、繁盛到被滅的歷史,對中山國文物與遺存進行全面的整理、展示,廣泛吸收海內外中山國研究的學術成果,向世人講述中華民族歷史大融合中不可或缺的一頁。

銹跡斑斑的青銅史書,

揭開一個被遺忘國度神秘的面紗

萬里蒼煙

掩埋著燦爛輝煌的文明

下集預告:一塊石頭讓神秘的中山國橫空出世,「中山三器」銘文讓我們知道有確切記載的中山國第一位國君文公。

在文公之後,中山國是如何崛起的呢?請關註明晚CCTV-9晚20:05分播出的大型歷史紀錄片《中山國》第二集:崛起。

稿件來源:中山國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記中山古國《公乘得守丘刻石》

石家莊名碑尋訪系列報導□本報記者 劉迪2300多年前,滹沱河兩岸水草茂盛,豐沛的河水將太行山上的山石沖刷而下,積存在下游。其中,一塊石頭被選中,被人在上面刻了19個字,於是這塊石頭有了一個亘古的...

誰曾與我說平山?

轉載自公眾號:「河北文學月刊」原標題:張志平、周力軍「論劍」大境山莊:「誰曾與我說平山?」

「神秘王國」揭開神奇面紗

在中國歷史上,僅次於「戰國七雄」的「千乘之國」———中山國,《史記》里卻沒有對其歷史和王系的專篇記載,多次提及也僅僅是「陪襯」而已,一筆帶過。史料的缺失使這個「千乘之國」湮沒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充...

河北省中山國遺址保護與發展研討會舉行

河北新聞網11月7日訊(記者張岩)由河北省文物局、河北省中山國文化研究會主辦的2015年河北省中山國遺址保護與發展研討會今天在石家莊舉行。來自北京及省內相關研究領域的40多名專家、學者針對中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