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魚宴」與「頭鵝宴」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捺缽」是遼代政治生活的一項特殊制度,被稱為流動的中央政權。

大遼皇帝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行宮,隨季節、氣候水草的變化而進行活動。

春捺缽也稱「春水」,意為春漁於水,從正月開始,約四月結束,主要進行釣魚、捕鵝活動,同時安撫女真各部的首領。

根據文獻記載,遼代帝王前後29次到此進行春捺缽,足見其意義重大。

史料記載,正月上旬,皇帝的車帳自遼上京出發,到達鴨子河濼以後,先在冰上搭起帳篷,鑿冰鉤魚。

鉤魚開始以前先派人於河上、下游截魚,以防逃散。

鉤得頭魚,即於大帳置酒設宴,皇帝命前來祝賀的女真各部酋長依次歌舞,上壽助興。

此為「頭魚宴」。

《遼史叢考》所記,契丹人冰下取魚有漁叉叉魚、釣杆釣魚、繩鉤擲魚,實際是將拉網作業與叉魚結合到一起,布網、收網在先,而叉魚則是同撈魚具有同等意義。

這裡冰下捕魚方法,現代冬捕仍在沿用,可見春捺缽捕魚技術已相當進步,尤其冰上造帳,開孔照明,周邊薄冰觀察等叉魚方法,著實富有智慧和創造力。

待冰雪消融,天鵝飛回,乃縱鷹捕鵝獵雁,晨出暮歸,從事弋獵。

其時皇帝冠巾時服,系玉束帶,於上風觀望。

有鵝之處舉旗,探騎馳報,遠泊鳴鼓。

天鵝受驚而起,左右圍騎舉旗猛揮。

皇帝得到頭鵝以後,首獻宗廟,祭祀祖先,然後群臣各獻酒果,縱飲作樂。

此為「頭鵝宴」。

因春水而生的捕魚和獵雁兩項內容,是春捺缽特有的,不同於其它漢王朝的地方。

如果以漢民族文化傳統和生活習俗看來,天子游幸、畋獵、漁獵,似乎是休息娛樂,甚至是荒廢政務的輕浮活動。

但從北方少數民族生存發展的邏輯來看,則會得出完全相反的結論。

捺缽制度對遼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影響極為深遠。

春捺缽的主要政治內容是占卜獻廟;考察視察部族屬國並接受朝貢禮獻,在邊境地區,強化以軍事力量為主的主權、皇權;處理財政問題。

上述三項內容,主要體現在頭魚宴、頭鵝宴(會盟)、畋獵過程中的祭祖祭天等行為中。

首先,春捺缽的重要政治與軍事活動意義,在於鎮撫女真、室韋等屬國。

天子巡幸,包含了視察防務,檢閱、操練部隊,實際還有考察屬國對大遼忠誠、臣服程度等諸多意義。

在「鎮撫」屬國中,除了「鎮」的內容和含義之外,還有安「撫」,修好和增進感情的重要內容。

所以接受屬國朝貢,大會屬國,與屬國固盟,是春捺缽重要內容。

《遼史·本紀》,記載,公元1112年的正月和二月,兩個月中,正月,五國部長到捺缽地向遼天子朝貢;二月,女真酋長在千里內者,按照已經形成的制度和管理,都來到捺缽地朝拜。

說明捺缽地要有相對固定的時間、地點,捺缽期間接受朝貢是其中的一項固定的內容,必須信守約定。

「頭魚宴」、「頭鵝宴」及捕魚獵宴等頗有吸引力的活動,其目的則在於「化干戈為玉帛,換來北方的相對穩定」。

由此看來,「頭魚宴」與「頭鵝宴」,無異於當今的國宴,即宴請周邊藩屬國的元首。

而漁獵活動的過程,則等同於向屬國軍隊和武器裝備的軍演一類行為。

捺缽制度中的遊牧狩獵文化,也體現出少數民族威武、健勇的民族特色。

《遼史叢考》「遼史游幸表證補」中說:「遼代諸帝終年以捺缽為家,行止無定。

雖有五京,固非車駕之所在,政治之中心。

」這裡所說的車駕之所在,即天子之所在。

捺缽時,皇后、太后、皇子等也隨行其中。

所以,捺缽地不僅是公務機關,也是生活處所。

而且,除末代天祚帝外,所有的遼代天子都崩於行宮,這也是歷史上任何王朝都不曾有過的事情。

而另一方面,相對應的是,遼代的大部分帝王都即位於柩前,實際上也是行宮受命。

乾安春捺缽遺址群地處松嫩平原西部,地勢低洼,古代曾是遊牧之地。

遺址群由成片的土台基構成,共有四區,最大的台區位於花敖泡東南,距乾安縣城約7公里。

花敖泡曾經是個很大的圓形古湖,古湖岸高7米至8米。

現在湖泊水面僅分布在古湖底的西北部。

鳴字區春捺缽遺址位於古湖底的南部。

古湖周邊沒有樹木和農田,岸上村莊環布,樹木茂盛。

共發現土台基960餘處,土台分布有一定規律,最大土台近方形,面積約3000平方米,並發現有祭祀區。

大量土台基高低錯落,分布有序,與文獻記載的高台營帳式臨時居住、野炊、宴享、歌舞等敘述可相互印證。

由此也可想見當年契丹人「頭魚宴」與「頭鵝宴」規模之盛大。

春捺缽遺址群地處偏壤、環境優美,歷史文化積澱豐厚,而且保存完好。

「頭魚宴」與「頭鵝宴」則是大遼留給後人寶貴歷史文化遺產的縮影,乾安縣乃至松原市重要的文化旅遊資源,對地方的社會文化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春捺缽」的歷史起源與遺址發現

點上方藍色文字可直接關注我們◆◆◆本文作者 | 王中軍選自《嵌著<千字文>的井方》—— 契丹族是一個馳騁草原的遊牧民族,轉徙隨時,車馬為家,這種獨特的生活方式使得其建立的

穿越時空 探秘遼金元歷史文化線

對於一般人來說,考古是一個陌生而新奇的領域,而近年來流行的盜墓題材小說和影視作品,更給這個行業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那麼,真實的遺址發掘現場是什麼樣的?考古工作者是怎樣工作的?考古工作又是怎樣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