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都二仙堡墓地的選擇及排列方式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豐都二仙堡墓地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鎮江鎮杜家壩村二社,中心位置在杜家壩村西南500 米的長江北岸一、二級台地上,地理坐標為東經107°44′36″,北緯29°54′52″,海拔160~170 米。

豐(都)鎮(江)公路及筧槽灣,墓地西接鎮江鎮,南臨長江,西為冉家坪及觀石灘村,距豐都縣城約15 千米。

豐都二仙堡墓地所發掘的35 座墓葬均處於長江北岸的四個山樑頂部或斷坎處,個別區域墓葬分布比較密集,這與豐都地區其他已發掘墓地分布規律相類,由於豐都地區沿江兩岸多為沖溝夾隔丘陵的地形,各墓地因地勢而分散分布於長江兩岸的一、二級台地上,並多集中分布在二級台地上,尤其是在小河溪水與大江交匯處的丘陵上分布最為密集,而且墓穴一般選擇在丘陵高處,背山面水、視野開闊處;同時由於各丘陵地勢相對偏小,墓葬的分布相對集中。

B區(南—北)

從該墓地材料分析,西漢早中期至新莽前後的土坑墓葬主要分布在山樑頂部較平坦的區域,墓葬方向一般為順江而葬;而東漢中晚期的磚室墓葬則主要分布在山樑邊緣及斷坎地帶,方向普遍為順坡而葬。

另發掘的35 座墓葬均無相互打破關係,部分墓葬還排列有序,這表明該區域在整個兩漢時期均為當地居民的主要聚落及「宗族」墓地,推測當時墓葬埋葬時都有墳丘或有墓葬標誌,諸如《周禮·春官宗伯·冢人》賈公彥疏所述:「庶人無墳,樹以楊柳」,在此基礎上按照一定的排列順序埋葬。

這與峽江其他區域的漢墓地分布情況相似,同時分布在同一區域墓葬的規模和隨葬品的多寡也基本相差不多,反映了按照一定關係聚葬在同一區域的死者,他們的社會地位和經濟水平也大體相當。

這樣的墓地格局,可能與以下喪葬習俗及墓葬形制變遷有關:

1

背山面水及擇高敞之地而葬的喪葬習俗。

從豐都地區乃至整個峽江地區看,較大型的墓葬群均是分布在臨江的山樑上,而且早期墓葬居中,晚期墓葬散布在周圍。

2

漢代「聚族而葬」的家族葬風俗。

到了西漢早中期,隨著黃老思想的影響以及政府休養生息政策的推行,社會經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相應人口和家族聚落的規模也日益擴大,社會穩定下的聚族而居自然使聚族而葬的喪葬習俗得到盛行。

3

斷坎處易於建造磚室墓的特性。

與土坑墓相比而言,磚室墓頂部均有券頂,外側有封門,葬具及隨葬品必須從墓門進入,修建於斷坎處,便於喪葬,所以從早期的順江而葬轉變為晚期的順坡而葬,這個轉變與其說是葬俗觀念上的變化,不如說是面臨實際問題的轉變,磚室墓順坡容易修建的優點決定了其方向。

正是在以上三種因素的影響下,才形成了豐都二仙堡墓地「先葬者占據高處,後葬者依次排列在其周圍」的墓地格局。

本文由田媛摘編自重慶市文物局、重慶市移民局編《豐都二仙堡墓地》一書之第三章。

內容略有調整。

978-7-03-048769-8

2003 年11 ~ 12 月和2005 年10 ~ 12 月,為配合三峽工程建設,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後兩次對豐都縣鎮江鎮杜家壩村二仙堡墓地進行了考古勘探及發掘工作,2003 年度共發掘古墓葬16 座,其中土坑墓7 座,磚室墓9 座;2005 年度共發掘墓葬19 座,其中磚室墓8 座,土坑墓11 座。

書中全面、系統地報導了這批墓葬的發掘資料,並對墓葬出土遺物及其相對年代和文化內涵進行了初步研究,為探索豐都地區兩漢時期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狀況以及喪葬習俗等方面,提供了一批難得的實物資料。

【版權申明】本文為科學出版社考古訂閱號——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原創發布,轉載請保持內容及公眾號相關信息的完整!

科學出版社賽博古(spkaogu)

科學出版社文物考古分社訂閱號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本書內容。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內蒙古自治區發現漢代潁川陳氏家族墓群

漢末魏晉是中國歷史上士族門閥制度最為鼎盛的時期,潁川陳氏正是以漢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為當時的巨姓望族,世代傳襲,名重魏晉。1月4日,記者從內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獲悉,日前,在准格爾旗腦包灣村發現了漢...

廣西合浦寮尾東漢三國墓出土文物

寮尾墓地位於廣西合浦縣城東南郊約4公里處的寮尾村民小組西北側,行政隸屬於廉州鎮中站村,為平坦的紅土台地,海拔約41米,南寧至北海二級公路從其西側穿過,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一合浦漢墓群的分布範...

山東煙臺發現戰國到魏晉大型墓葬群

內容摘要:西漢墓出土遺物主要是陶器、銅器和鐵器,陶器主要是罐、壺、奩,銅器有銅鏡、帶鉤、銅印章和銅錢等,鐵器為鐵劍、鐵削。由於該墓遭到破壞,因此發現的隨葬品數量很少,只在前墓室發現2件陶耳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