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考古遇見旅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讀史使人明智,歷史的魅力令人神往。

9月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人民廣播電台聯合舉辦「2016考古旅遊文化年」系列活動,鮮活地展現歷史過程,帶領人們近距離感受故土深沉的歷史文化。

考古旅遊可以說是「公眾考古」的具體形式之一,通過參觀考古工地、觀看、模擬考古現場等多種形式,讓考古走近公眾,讓公眾認知考古,了解考古人的工作常態,提高公眾的文物保護意識。

9月8日至9日,「2016考古旅遊文化年」系列活動以「走進西部——遼、金、元歷史文化線採風活動」作為開篇,邀請了省內十餘家媒體代表以及文史愛好者親臨松原乾安春捺缽遺址群、白城城四家子遼金城址、白城鎮賚後少力古城等多個考古發掘現場,共同體驗探索歷史文化的樂趣。

後少立古城城址平面呈長方形,周長700米。

城外共發現面積大小不等的建築址多處,在城址的周邊還有墓葬區。

站在後少力古城旁,奮鬥在考古一線30多年的劉雪山看著已經初具規模的發掘現場,一絲欣慰洋溢在臉上。

每次參加挖掘,他在遺蹟現場,少則呆上一兩個月,多則呆上大半年,對家裡的照顧少之又少,「老婆開始還是有怨氣的,但是時間長了,她也就習慣了並且理解了,這就是我的工作。

」後少力古城位於鎮賚縣沿江鄉後少力村西北,為了方便工作,考古隊借住在村民家中,十來個人擠在二三十平方米的小屋裡共同生活。

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丹說,「在很多人的想像中,考古可能是『高大上』的,其實每次考古,我們都面臨著沒地方住、沒水、沒電、手機沒信號的狀況。

」即便生活條件上狀況百出,也無法減弱他們對考古的熱情。

自進入後少力村,吉林大學考古系的在讀研究生苑旺就跟著老師在這裡守了兩個多月了,一有空苑旺就要盯著監測探方的螢幕,探索著那平靜的土地上巨大的魔力。

一談起古城挖掘的進展,這名瘦弱的女孩兒眼裡綻放出光芒,不厭其煩地向前來詢問的人介紹情況,「雖然現在看到的只是出土的一些碎片,但是在修復後,這將代表著那個時期人們的生活。

每一個地域都有其歷史的獨特性,了解自己生活和熱愛的這片土地,考古旅遊無疑是一個生動而特殊的方式。

「2016考古旅遊文化年」系列活動將向公眾展示吉林大地深厚的歷史文化,讓普通群眾有機會深入接觸到考古學的魅力和考古人的生活,隨著不同遺蹟的發掘,考古旅遊將會新意頻出,這項具有人文標誌意義的本土文化品牌活動,會讓如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特別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增強對家鄉的熱愛,建立建設美好家鄉的願望。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瀋陽發現一座2000年前古城

新華社瀋陽1月8日電(記者趙洪南)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日前完成了對瀋陽青樁子城址的考古發掘,發現該城址2000年前是一座古城,並且有人類在此生活。瀋陽青樁子城址位於瀋陽市渾南區汪家街道上伯官村青...

重新定位明鐵佩古城歷史地位

2016年6月,對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進行國事訪問的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烏髮表題為《譜寫中烏友好新華章》的署名文章,文中提到:「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西北大學等單位積極同烏方開展聯合考...

不看盜墓筆記 隨記者考古探秘

古人云:考古其實是去研究一本『書』。它深埋於地下,深埋於我們的腳下,是尚未編寫成文字、尚待後人發掘的歷史長卷。小編,哪個古人說的這麼有哲理的一段話?考古的人說的唄,古人,古人,考古的人。別問了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