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金器大賞——明清(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明清處於皇權時代的後期,整體社會發展趨於保守。

在金器的製作方面,金器與玉石相結合的鑲嵌工藝盛行,造型愈趨多樣化,紋飾繁縟富麗,多為象徵高貴和權勢的龍鳳圖案,風格越來越奢華濃艷,製作工藝更加精細複雜,令人眼花繚亂。

金壺通高24.2厘米,口徑8.6厘米,壁厚0.1厘米。

重919克。

橢圓垂腹,侈口卷沿,方狀流,流口設一方形翻蓋板,以銜環小提梁套接蓋緣與壺鋬,底外壁中間刻有「重貳拾四兩五錢捌分」8字楷書銘文。

(明代金壺,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盆高7.5厘米,口徑41厘米,底徑28厘米,重1700.2克,圓唇內疊,折平沿,敞口淺腹,平底,素麵。

(明代金盆,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蓋鎏金銀托青花龍紋瓷鍾,由瓷鐘、金鐘蓋和銀鎏金托盤組成(高足碗按此記載應為「瓷鐘」),被考古界堪稱罕見的國寶重器!

(明代金蓋鎏金銀托青花龍紋瓷鍾,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青花龍紋高足碗」(瓷鍾)出自墓主棺床上的北端中部,出土時覆置;緊鄰其左側的是1件金鍾蓋,出土時仰置;另有1件微側置的銀鎏金托盞位於二者的北側。

出土時,「碗」(瓷鍾)、蓋完整,托盞局部殘,將三者套裝,正好合適。

顯而易見,這是一套由「碗」(瓷鍾)、蓋、盞組合而成的器物。

它原置於墓主的槨內(墓主為一槨一棺),後因棺槨向左側(東側)塌朽,才使之翻動而分離。

(明代金蓋鎏金銀托青花龍紋瓷鍾,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匕全長26厘米,身寬4.1厘米,柄末寬1厘米,厚0.3厘米。

重94.2克。

匕身舌形,柄身圓形,彎曲,柄末尖端方形。

銼有7道弦紋(竹節紋)。

素麵。

柄末的背面刻銘一豎行「銀作局洪熙元年正月內造捌成伍色金貳兩伍錢」20字銘文。

(明代金匕、箸,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箸長24厘米,柄末徑0.5厘米,箸尖0.35厘米。

重92.4克。

兩柄面上各有「銀作局洪熙元年正月內造捌成五色金壹兩貳錢伍分」22字銘文。

(明代金匕、箸,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件封冊,銅質髹金,是王妃魏氏於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被冊封為王妃的任命文書。

每板長23、寬9.1、厚0.4厘米,重1839.8克,由兩塊等大的長方形鎏金銀板扣合而成,板內鑄有冊文88字:「緯宣德八年歲次癸丑七月壬子朔,越三日甲寅,皇帝制曰:『朕惟太祖高皇帝之制封建諸王,必選賢女為之配朕弟梁王。

年已長成,爾魏氏乃南城兵馬指揮魏亨之女今特援以金冊立為梁王妃,爾尚謹遵婦道內助家邦敬哉。

』」封冊極少隨葬在墓中,而王妃的封冊,在此前已發掘的明代親王墓中從未出土過,此是我國發現的第一件親王妃封冊實物。

(明代鎏金梁王妃銀封冊,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件金累絲鑲寶石雲龍紋帶由24件金花絲鑲寶石帶銙和兩件金帶扣及1件脫落的金插銷組成,共重641.9克。

該帶「排方」9件、「小方」4件,較制定多2件。

全帶共鑲嵌紅寶石、藍寶石、祖母綠、東陵石、長石等寶石84顆。

其中祖母綠、貓眼、紅寶石、藍寶石等十分貴重,僅祖母綠,明代就折價四百換(即一兩祖母綠換換黃金四百兩)。

(明代金累絲鑲寶石雲龍紋帶,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所謂「花絲」是製作玲瓏剔透的金器工藝技法,有累、掐、攢、盤、編、織等。

秦漢時期已有掐絲技術,它是將纖細的金絲掐製成各種紋樣。

累絲是用金絲曲折堆累然後焊接成玲瓏剔透的造型。

攢(焊),是用焊接將製成的紋樣連綴成完整的首飾。

金牌錢體大而薄,圜體菱形穿,正面分別依穿、錢緣之形各刻一周兩列連珠弦紋。

這些錢為墊屍之用,均系用整塊金板剪裁,穿系鏨鑿而成。

(明代金牌錢,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雲形頭金鉤2對4件,重18.7-19克。

勾頭呈如意雲形,正面鏨刻(衝壓)出凸起的如意雲紋及麻點紋,上有三組呈「品」字形分布的小穿孔,雲尖及兩側各有一組,每組2孔。

據其形制,對照《明會典·親王冠服》記載,它們應是釘綴在親王袞冕服「蔽膝」上的附件。

(明代雲形頭金鉤,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錠長13厘米, 寬9.8厘米,1937克,刻有「永樂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處買到/ 八成色金壹錠伍拾兩重」 銘文。

永樂十七年( 1419 ), 正是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歸來之時。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的具體時間是141 7 年5 月至141 9 年8 月,可以確定,該金錠就是鄭和寶船用所買的一批黃金在返回途中製作的。

由於明朝親王婚禮有朝廷賞賜「定親禮物」金錠五十兩的制度, 因此這件由鄭和帶回存於內庫的金錠後來就賞賜給了梁莊王。

(明代金錠,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鄭和第五次下西洋是非常特殊的一次, 一是蘇祿東國酋長巴都葛叭答剌( 巴都葛叭答刺後在中國逝世, 明朝以王禮葬之)、蘇祿西國酋長麻哈剌葛馬丁等率三百四十餘人回訪中國。

二是諸番獻珍禽異獸。

後者在鄭和所撰《婁東劉家港天婦宮石刻通番事跡記》碑和《天妃之神靈應記》碑中都予以特彆強調。

該金錠銘文的發現不僅為鄭和第五次下西洋與各國進行朝貢貿易補充了寶貴的材料, 而且為證實梁莊王墓中的珠寶是鄭和下西洋的產物提供了可靠的證據。

這件金質圓環內鏤空出一個展翅大鵬金翅鳥神像。

神像為日輪環繞,頭戴寶冠,鷹嘴猴面,雙眉之間還有第三隻眼睛。

神像腰間纏有1條蛇,嘴、手、爪同時控制著2條龍。

足踏於雙蛇身上。

大鵬金翅鳥為密宗里迦樓羅(Garuda)的意譯,為佛教天龍八部之一,是密教五方佛當中北方羯摩不空成就佛(Amogha-siddhi)的坐騎,寓意法王攝引一切,眾生都會皈依。

(明代金翅鳥神像,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字音吽,為梵文種子字,種子字,又作種字,是指密教中,表示佛、菩薩等諸尊所說真言之梵字。

含有引生、攝持之義。

之所以稱之為種子字乃因其具有「自一字可生多字,多字復可賅攝於一字」之意。

(明代金種子字,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金剛曼陀羅是藏傳佛教時輪金剛乘的標誌。

它由日輪、3符、7字組成金剛咒,又稱「十相自在」,即命自在、心自在、資具自在、葉自在、解自在、受生自在、自願自在、神通自在、智自在、法自在,意在消災辟邪。

(明代金時輪金剛咒牌,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此為四股式金剛杵。

金剛杵是古印度兵器伐折羅的意譯,一般為五股,後為密宗法器,代表堅固鋒利之智,可斷煩惱,除惡魔。

密教數珠上的「記捻」一般墜以各種寶石、黃金墜飾,高等級的數珠常以金剛杵為墜飾。

(明代金剛杵,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這串佛珠由29件金質曼荼羅鑲嵌木質佛珠組成,分為「二珠飾」佛頭1個(珠2顆)和數珠27顆。

每件金曼荼羅的兩個頂面均銘鑄一周7字或10字梵體陽文,銘文均為藍扎體梵文咒語發語詞和「唵嘛呢叭彌吽」(意為蓮花里的如意寶),這串佛珠的金曼荼羅便屬於「法曼荼羅」。

(明代金曼荼羅鑲木佛珠,湖北省鍾祥梁莊王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館藏)

注1:文中照片均為作者拍攝。

注2:文字內容參考展覽說明及相關資料。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展覽預告之「被爆炸聲震醒的親王」

劇透來了年度大展即將登場按捺住內心無比的激動先來看看展覽的歷史背景展覽:朱明盛長——明代藩王宮廷藝術展地點:大連現代博物館四樓B專題展廳2000年大年初三的晚上,當鍾祥市的家家戶戶都沉浸在一派歡...

湖北鍾祥市梁莊王墓發掘記(下)

山窮水盡疑無路由於擔心墓室里的文物接觸外界空氣導致變色變形,抽水時還不敢打開墓道券門。4月25日在抽干積水後,下午五時三十分開始拆除最上面的六層封門磚,由樑柱和周代瑋兩人先行進去探看。呈現在他們...

僅次於定陵的明代親王墓中之珍寶(1)

梁莊王墓被搶救性考古發掘後(具體發掘過程見《險遭盜掘的明代親王墓中出土了絕世珍寶》一文),隨葬品入藏湖北省博物館,鄂博特辟《梁莊王墓——鄭和時代的瑰寶》專題展向公眾進行介紹。展覽所選的這些熠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