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結束 是否整體打撈還將評估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方形舷窗(照片由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隊提供)

由於氣候變冷、水下能見度降低等原因,10月6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丹東一號」沉船發掘隊回港,這意味著今年在海上歷時了67天的「丹東一號」水下考古調查結束,「丹東一號」基本被確定為北洋水師「致遠」艦。

此次考古調查共發現水下文物60個種類,計120多件文物,還包括60多枚清代銅錢,涉及船上構件、武器、個人物品三大類。

今年水下考古調查結束出水文物達120件

10月8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在丹東港召開新聞發布會。

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丹東一號」沉船發掘隊領隊周春水向媒體介紹了水下考古調查工作情況以及後續工作計劃。

周春水告訴記者,此次考古調查共發現水下文物60個種類,計120多件文物,還包括60多枚清代銅錢,涉及船上構件、武器、個人物品三大類。

在本次水下調查中,還揭露出更大面積與深度的艦體結構,舷體鋼板較薄,一般厚1厘米左右。

在艦體兩側均有方形舷窗,在舯部偏右後部,發現較大面積殘存的厚重鋼板。

在清理過程中,艦體絕大部分區域均發現有過火痕跡,左舷前部未過火處,堆積著散亂的木材,調查隊在該處挖掘到了帶有「致遠」篆書字樣的瓷盤。

目前,還難以對一些重要文物的性質作出判斷,比如「雲中白鶴」印章,確定其所有者身份仍需進行嚴謹的考訂工作。

系統評估後才能決定是否整體打撈

由於海戰中受損嚴重,以及後續的多次破拆,沉艦整體保存狀況不好,不存在完好的艙室,機艙仍埋在泥沙之下。

周春水錶示,出於安全因素考慮一級保護文物的技術要求,本次水下調查並未對艙體內進行大規模抽沙。

艙體結構以及艙內埋藏文物情況尚待日後更系統的水下考古發掘工作。

對於大家普遍關注的「致遠」艦未來是將進行原址保留還是整體打撈,周春水代表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回應,下一步的工作尚未確定,他特彆強調,這一次水下考古的工作性質為重點調查,既非發掘,也非打撈工作。

下一步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和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將對這次重點工作進行總結,邀請相關領域專家對「丹東一號」的性質做深入研究,對其保存狀況進行系統評估,在此基礎上提出下一步工作的建議。

此外,丹東市文化局局長牛莉向記者透露,丹東計劃建立甲午海戰紀念館,目前正在上報國家文物局及相關部門。

1 2 3 41 2 3 4

完整的魚雷引信(照片由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隊提供)

1 2 3 4

有致遠銘文的瓷盤,最上一行寫著CHIHYüAN(照片由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隊提供)

152MM炮彈(照片由丹東一號水下考古隊提供)

1 2 3 41 2 3 4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致遠艦整體打撈必須等到萬無一失

5月16日,「2015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在北京揭曉。由國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遺產保護中心、遼寧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開展的遼寧「丹東一號」清代沉船(致遠艦)水下考古調查項目成功入選。此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