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遺產保護:絲路上不同文明的重新相遇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左)與烏方確認修複方案。

許言副院長主持現場討論。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志慧、蔣習):「我願出一袋黃金,但求看一眼希瓦」——古絲綢之路上流傳下來的這句諺語道出了希瓦的絕美。

希瓦位於烏茲別克斯坦西南地區的廣袤沙漠之中,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商賈雲集,物濟東西,演繹了一段段傳奇故事。

千年後的今天,這座古城裹挾著僕僕風塵,依然傲立在神奇的綠洲之上,等待著與世人重新相遇。

2014年5月的一天,一隊特殊的客人久久佇立在希瓦古城巍峨的城牆下。

他們醉心於這幅完整保存下來的恢宏歷史畫卷,也痛心於歷史的風霜加之於其身的累累傷痕。

景區外的商販熱情地招攬著他們:「Where are you from?」領隊的長者笑答:「China」。

他就是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

這是他首次帶領中國專家團赴希瓦古城考察。

2013年9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烏茲別克斯坦,開啟了雙邊各領域合作的新篇章,其中就包括援烏文化遺產修復項目。

2014年4月,雙方決定,在希瓦古城選擇文物古蹟共同開展文物保護修復工作。

於是,許言一行5月應約至此。

一個來自北京的電話

2014年,中烏兩國文物保護專家共同參與的花剌子模州歷史文化遺蹟修復項目開始了前期的調研和考察工作。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國際工程部助理館員袁濛茜負責與烏方的聯絡和溝通,她回憶起第一次同烏方聯繫的情景時說:「當時我就用英文跟烏方聯繫的,電話撥了好幾次才撥通。

開始對方講俄語,後來聽我說英語,就示意我稍等。

我以為會有一個英語很好的人來對接,但他們的英語都很基礎,好像是一群人開免提在旁邊聽。

能感覺到他們對一個從北京打來的電話非常重視,非常感興趣。

這一年,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帶領中國專家組赴烏考察,雙方決定將希瓦古城內的阿米爾•圖拉經學院和哈桑•穆拉德庫什別吉清真寺的修復工作及周邊環境整治作為援助項目的主要內容。

2016年由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時任工程規劃所所長喬雲飛同志帶領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工程探測與信息技術、變形監測攝影測量等方面的工程師到希瓦古城進行實地勘查。

一個多月內,中方人員來冒雨搭腳手架,頂著烈日測繪,最終完成了信息提取、標本取樣工作,制定的修複方案得到了烏方的認可,敬業精神也得到了烏方同行的高度讚揚。

許言表示,援烏文化遺產修復工程在中烏文物保護合作中是首例,項目預計工期三年。

希瓦古城是烏茲別克斯坦的首處世界文化遺產,也是烏茲別克斯坦最珍貴的文物之一,烏政府和民眾對該項目非常重視和支持。

「烏茲別克人非常好客,他們對咱們去維修文物非常歡迎和配合。

包括我們到現場勘察,當地居民都很熱情,很友好,積極支持。

而且當地政府對文物維修也很重視,希瓦市的市長跑來跟我們開交流會,也代表他對此事的重視,說明這個項目的意義很深遠」。

「讓人家的文物在咱們手裡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

袁濛茜(左二)與同事在烏茲別克斯坦。

談起文物保護,許言有著說不完的故事。

每一句都透著一位資深文物保護者對工作的熱情與嚴謹。

「文物最大的特點,一個就是不可再生性,一個是單一性。

可移動文物也好,不可移動文物也好,不可能有兩個完全一樣的。

如果有兩個完全一樣的,只有兩種可能性,要麼倆都是假的,要麼一真一假,不可能兩個都是真的。

即便是一對兒,也存在使用環境和方式等給它留下的時代痕跡」。

他強調,每一件文物對文物工作者來說都是一個全新的案例。

對於援烏文物保護項目,「我們可以借鑑類似的經驗,但絕不能去套用」。

許言認為,「文物維修就像大夫給人治病一樣,維修相當於給它治病。

怎麼能更有針對性的應用一些維修的方法和措施,把他的病治好又能夠讓它健康呢?對文物來說,要對其原有的歷史信息和時代痕跡都保護下來」。

他動情地對我們說: 「要讓人家的文物在咱們手裡得到有效的保護啊!」秉持著這種精神,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的文物工作者們克服著一個又一個困難,堅定地推動著項目的實施。

許言副院長說,文物維護是一項需要靜下心來做的工作。

這不僅僅是一項工程,「它實際上是研究的一個過程。

在修復的過程當中,可能會不斷地發現一些新的病害和新的問題,就需要現場及時解決和調整。

這也是文物工程的特點之一,就需要我們的技術人員在現場,靜下心來把事做好」。

「對於我們工程師來說,生活上的艱苦算不上什麼。

比如,在烏茲別克斯坦,單吃囊、羊肉串,工程師堅持一個月都沒問題。

對於長期蹲守工地的文物工作者來說,長時間堅持吃一種單調的食品已然是家常便飯」。

80後女孩袁濛茜談起長期的駐外生活,笑笑,洒脫地說:「慢慢就不把自己當女孩子了呀,就習慣了。

我覺得很有意思,在受援國完全是另外一種生活狀態。

在那待時間長了就融入到當地,習慣了當地的生活方式。

」今年,參加了深化設計工作的閆明工程師作為現場負責人,在克服了家庭困難和身體不適後再次來到了烏茲別克斯坦。

工程師張念在婚後的第二個月就為援烏項目出國了,一待就是半年多。

今年,他再次赴烏,而他身在國內的妻子正一人忍受著孕期的不適。

「其實包括我的愛人在內,我的家人對我的工作是非常理解,非常支持的。

所以呢,我非常的感激他們,但有的時候我也會有一絲愧疚,因為我跟我愛人剛結婚的時候,第二個月,因為這個援外的項目就出國了,一待就是半年多。

然後,她一直在國內,我一直在國外,她雖然有一絲的抱怨,但是呢,我覺得她還是從這個工作上面還是對我比較支持的,包括這一次,我來到烏茲別克斯坦之後,其實現在我的愛人,她現在正懷著孕呢,她依然可以一個人忍受著在國內,這種,哎呦……所以,我覺得我的家人對我的工作支持真的是太大了,我非常的感激他們,非常的感謝他們」。

合作交流,走出去

張念(左一)在文物修復現場。

2013年,習近平主席提出了 「一帶一路」倡議,為古老的絲綢之路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加強絲綢之路沿線文化遺產保護方面的交流與合作被認為是其中應有之意,是將絲綢之路的過去、現在與未來緊密銜接的重要一環。

在這方面,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開展了一系列合作,包括與烏茲別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印度的專業機構聯合開展的考古調查、發掘和研究項目;與蒙古國、烏茲別克斯坦合作開展的古建築、遺址保護工程等。

希瓦古城的歷史文化遺蹟修復項目,作為絲綢之路人類文化遺產合作保護的示範項目,不僅使古老的文化遺產煥發新的光彩,更促進了中烏文化交流,讓兩個古老文明碰撞出新的火花。

中方工程師表示,烏茲別克斯坦的清真寺和經學院等建築有固有的工程做法、用材和傳統施工方式。

對中方技術團隊來說,修復工程是個絕佳的學習和提高的過程。

工程師張念說,「在工作中,幾位烏方的文物專家給予了我們極大的幫助,從技術到文化,中烏雙方都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溝通探討,都從對方身上學到了很多東西」。

現場負責的工程師閆明同志補充道,「中方會經常請一些烏方文物保護的專家來中國交流,雙方也會不定期地舉行學術交流會,希望在文物保護方面,文化上有更深一層次的交流」。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副院長許言認為,文物維護是個文化互相交流,雙向傳播的過程,沿著新世紀的絲綢之路中國也將向世界展現一個文物大國的底蘊與風範。

他說,「總體來說,我覺得通過這個工程有兩方面好處。

一個是對於文物維修技術人員來說,把咱們的文化和對方融合,走出去。

另外一方面是把咱們的技術通過這個窗口展示出來。

畢竟中國是文物大國,咱們現在的國保單位已經有四千多處了,世界文化遺產世界排名第二,咱們也可以通過『一帶一路』的窗口宣傳自己的文化,宣傳咱們的維修理念、維修技術和方式,同時也可以把咱們的文物介紹給世界。

雖然是維修,但是在過程中確實有很多交流在裡面」。

2016年6月,習近平主席訪烏期間,在塔什干接見了項目組成員,高度評價了援烏項目的重要性和項目成員的專業精神。

在過去千年的歲月里,希瓦曾被摧毀過40多次,正是絲綢之路讓她重振生命。

如今,她正再一次抖落歲月的風塵,向世人展示最初的光華,訴說千百年間的傳奇。

在這條綿延千古的絲綢之路上,如今還散落著很多如此般耀眼的傳世珍寶,正等待著重現光彩,等待著與不同文明的重新相遇,等待著你我攜手譜寫一曲曲新的篇章……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藏文物保護成果顯著

原標題:讓雪域明珠更加燦爛「十二五」時期,中央累計安排資金16億元,支持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及博物館建設,比「十一五」時期增長了180%。各對口支援省市文物部門累計落實援藏文物保護資金1.53億元...

走進烏茲別克斯坦的中國考古人

央廣網北京6月22日消息(記者丁飛)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北京時間昨天晚上,習近平主席抵達烏茲別克斯坦。在這座著名的「絲綢之路」古國,他將會見一群中國考古人。三年前,習主席出訪烏茲別克斯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