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考古學大會系列報導25丨江口沉銀髮掘回顧 兩期出水文物42000餘件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封面新聞記者 戴竺芯 李慶 見習記者 姚箬君

「石牛對石鼓,黃金萬萬五。

誰人識得破,買盡成都府。

」300多年來,成都平原一直流傳的歌謠並非子虛烏有。

隨著考古發掘項目的展開,神秘的藏寶之地漸漸揭開面紗。

自2017年1月江口沉銀遺址首次考古發掘始,至2018年4月止,江口沉銀遺址二期考古發掘工作全部結束。

共發掘面積23000餘平方米,出水各類文物42000餘件,其中不乏珍寶。

永昌大元帥金印、蜀王金寶、「西王賞功」金銀幣等精美文物的出水,讓世人大開眼界。

今年4月,「江口沉銀」遺址被選入2017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2017年 首期發掘

3萬餘件文物出水 證實沉銀傳說

2017年1月,江口沉銀遺址水下考古正式啟動。

當年4月,考古首期收官,發掘面積約1萬平方米,出水文物3萬餘件,初步發現直接與張獻忠大西國相關的文物上千件,取得重大突破,初步發現實證確認了「張獻忠江口沉銀」傳說。

據介紹,出水文物中,包括有張獻忠冊封妃嬪的金冊,鑄造的西王賞功金幣、銀幣;明王朝冊封藩王、世子、郡王及妃嬪的金冊、銀冊;銘刻有年號、地點的明代官銀;以及大量精美的金銀首飾、兵器、日常生活用品等。

文物種類以金銀銅鐵等金屬材質的器物為主。

從時代上看,出水文物從明代中期延續至明代晚期;從地域上看,這些文物記錄的地域北至河南,南至兩廣,西到四川,東到江西,範圍含括了明代的大半個中國。

省考古院院長高大倫稱,此次出水文物數量之多、等級之高,涉及的種類之豐富、時代跨度之大、地域之廣,在全國都堪稱一項非常重大的考古成果,具有極高的科學、歷史、藝術價值。

遺址的發掘確定了其為明末張獻忠與楊展大戰的戰場遺址,對認識明代中晚期的社會經濟狀況、物質文化形態,乃至明末清初以來的社會歷史走向等,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2018年 第二期發掘

出水蜀王金寶 三眼火銃再證此處為戰場遺址

2018年1月,江口沉銀遺址第二期水下考古工作正式啟動,目前發掘仍在進行中。

第二次發掘在首次發掘的下游進行,仍採用圍堰發掘方法。

此次發掘面積10000餘平方米,出水各類文物12000餘件,主要著眼於遺址分布範圍、文物分布規律、確認遺址性質、尋找沉船線索。

出水文物中,最為重要的是發現了一枚蜀王金寶。

據《明史》記載,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

世子承襲王位,止授金冊,傳用金寶。

也就是說,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因此較金冊顯得更為稀少和珍貴。

《明史·輿服志》記載,(親王)其寶用金,龜紐,依周尺方五寸二分,厚一寸五分,文曰「某王之寶」。

此次發掘出水的這枚金寶,雖然殘損,但可清楚地辨識出印面的篆書蜀字,經鑑定應來自蜀藩王府。

「從蜀王金寶就可以想見,當年張獻忠在蜀王府搶了多少財寶。

」劉志岩說,不僅是蜀王金寶,還發現了三枚龜鈕,這也意味著,張獻忠至少握有兩枚蕃王之寶。

此外,發掘首度發現一支三眼火銃。

這與文獻記載的張獻忠與楊展激戰江口使用火攻不謀而合。

「出水的大量兵器,尤其是火器的發現,為確認這一處古代戰場遺址提供了更多證據。

」劉志岩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報料微信關註:ihxdsb,報料QQ:3386405712】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