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佛像遭「毀容式」修復,網友稱:仙氣佛像一秒「下凡」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4日,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在微博發布了一張對比照: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於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毀容」的修復。

修復前的摩崖造像↓↓

修復後的摩崖造像,完全變了樣,被噴上五顏六色的彩漆,失去了原先古樸的底蘊。

↓↓

可以說,四川安岳石窟的佛像重繪,修復前 VS 修復後,完全未做到修舊如舊,反而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對於摩崖造像遭「毀容式」修復,網友們很憤慨:

@艾奧:生生被畫成了地主家的胖兒子

@多巴胺丟了:你當你家大門刷油漆啊!

@wolfson: 這種修繕,真的服,可能隨便找的泥瓦匠吧

@一把黃紫白三色洋牡丹:真是坑祖宗啊……

@機智的小阿桑:本來是古典韻味…現在有點像過年老家鎮上花燈節

@淺紫色的養魚瓶:這是認真的嗎?不是玩的嗎,這樣的重修還不如不修!歷史感被這花哨的色彩毀了!!

但你可能並不知道這尊佛像背後的價值。

用一位行家的話說——

修復前的佛像既有唐代粗獷古樸的刀法,又有宋代寫實的特點,衣飾厚重,衣褶折皺、翻卷清晰可見。

經過所謂修繕過後的造像,用了高飽和度鮮艷的紅黃藍,讓原本充滿仙氣的佛像一秒「下凡」。

對此,四川資陽市安岳縣文物管理局回應稱——

網傳的佛像位於安岳縣峰門寺,1995年,當地群眾自發籌資對峰門寺進行修復時,由於缺乏文物保護意識,自發捐資聘請工匠對龕內造像進行重繪製。

當地文管所負責人進行了制止,其餘造像未被重繪得以保持原貌。

之後,縣文管所加強對文物保護單位的管護工作,近年來相關摩崖造像未出現重繪現象。

被隨意修繕的,不只是安岳縣的峰門寺摩崖造像。

四川廣安金鳳山摩崖造像水月觀音同樣遭遇被當地群眾重繪的「慘況」。

水月觀音像重繪前後對比↓↓

金鳳山摩崖造像中其他被重繪後的造像↓↓↓

向許鑫提供這一信息的網友表示,這些佛像多數是被當地的善男信女用油漆翻新了,善男信女還把這看做是一件功德,在旁邊立了功德碑,香火還很旺盛。

隨後,廣安區的文物管理部門也給出了情況說明。

水月觀音造像在1983年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當地群眾擅自對水月觀音像進行了修補和重繪,並在邊上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後被文物管理部門制止,也安排了專人看護。

2015年,當地群眾又對自建的佛像部分進行了重繪。

許鑫發出的微博發酵後,很多網友向他發來了四川省下屬各縣的摩崖造像的類似遭遇。

安岳縣凈慧岩造像

南宋時期1.2米高數珠手觀音像:

在1999年被全部用油漆重繪,龕內的很多題記也被磨光:

安岳縣玄妙觀

老君龕:

修復後:

資中縣東岩(也稱羅漢洞)

南宋拈花微笑圖,被收錄到《中國美術全集》:

第一次被重繪:

第二次被重繪:

在網上曝出遍地慘案的情況下,微博@文物醫院 發出聲明,表示「沒有經過雕鑿的修復都是可以恢復到原狀的」,真是萬幸啊!

歷史文物十分珍貴

文物的修復

也應該由專業人士進行

這樣才能最大程度保留

文物的藝術價值

來源:新晚報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