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痛!千年佛像遭「毀容式」修復!網友:坑祖宗啊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8月4日,敦煌研究院榆林窟講解員許鑫在其微博發布了一張對比圖片:四川安岳石窟一尊建於宋代的佛教造像,遭到了「毀滅」式的修復。

修復前是這樣的

修復後就成了……

可以說

修復前VS修復後

完全未做到修舊如舊

反而造成了更大的破壞

有網友憤怒地說:

「千年佛像就這樣被修成了『喜洋洋』」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這尊佛像背後的價值。

用一位行家的話說,修復前的佛像既有唐代粗獷古樸的刀法,又有宋代寫實的特點,衣飾厚重,衣褶折皺、翻卷清晰可見。

經過所謂修繕過後的造像,用了高飽和度鮮艷的紅黃藍,讓原本充滿仙氣的佛像一秒「下凡」。

圖片一出,沒多久就上了微博熱搜,每個審美正常的網友都表達了自己的痛心疾首之感。

@7封3閉1_DR:這能把古人氣活

@遠見南山:文盲不可怕,美盲才可怕

@一把黃紫白三色洋牡丹:真是坑祖宗

大寫的心痛!

相關資料顯示,安岳石窟位於四川省安岳縣,這個縣是目前我國已知的中國古代佛教造像遺址最集中的縣。

安岳石窟開鑿於南朝,盛於唐宋兩代,延續至明清直到民國,其中的宋代造像達到了中國石窟藝術的巔峰。

作為一名經常跟文物打交道的講解員,@許鑫NixUx 痛心疾首地說道:「看到這些文物的修復很是心疼,我國文物保護法明確規定:對不可移動文物進行修繕、保養、遷移,必須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

這些佛像經過了千年的跌宕起伏都平安無事,卻在當下被破壞,令人痛心!

隨後,安岳縣官方微博發布情況說明。

安岳縣文物管理局表示:

網傳的佛像位於安岳縣峰門寺,1995年,當地群眾自發籌資對峰門寺進行修復時,由於缺乏文物保護意識,聘請了工匠對造像進行重繪。

文物管理所所長知曉情況後,立即趕往現場進行了制止,但主像已被重繪。

之後,縣文物管理部門安排了專人看護,沒有再出現重繪現象。

當天下午,許鑫發布了四川廣安地區摩崖造像遭遇的類似情況。

該地區金鳳山摩崖造像中的多組佛像也遭到了「毀滅式」的修復,其中一尊水月觀音像被油漆翻修之後的樣子,只能用觸目驚心來形容。

這讓眾多文物保護專家心痛不已,「要想重新恢復原貌,極度困難!」

水月觀音像修復前後對比

水月觀音石刻距今千年,仍神態逼真。

因背倚假山夜月,垂眼俯瞰渠江江水而得名。

但重繪後......

金鳳山摩崖造像中其他被重繪後的造像

向許鑫提供這一信息的網友表示,這些佛像多數是被當地的人用油漆翻新了,還把這看做是一件功德,在旁邊立了功德碑,香火還很旺盛。

廣安區的文物管理部門也在第二天給出了情況說明。

廣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表示:

水月觀音造像在1983年被確定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994年,當地群眾擅自對水月觀音像進行了修補和重繪,並在邊上擅自新建了部分佛像,後被文物管理部門制止,也安排了專人看護。

2015年,當地群眾又對自建的佛像部分進行了重繪。

許鑫發出的微博發酵後,有很多網友向他發來了四川省下屬各縣的摩崖造像的類似遭遇。

安岳縣凈慧岩造像

南宋時期1.2米高數珠手觀音像

修復前

在1999年被全部用油漆重繪

龕內的很多題記也被磨光

修復後

安岳縣玄妙觀

老君龕

修復前

修復後

資中縣東岩(也稱羅漢洞)

南宋拈花微笑圖

被收錄到《中國美術全集》

第一次被重繪

第二次被重繪

……

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修復

不僅僅是一種破壞

更是會造成文物歷史研究價值的

巨大缺失

甚至是斷代

說嚴重些

這就是對歷史的破壞!

真的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要修復的

可能不只是文物

還有對待文物的心態吧!

來源:央廣新聞(cnr_cnr)綜合北京日報·京呈、新聞晨報、藝非凡、新浪微博@許鑫NixUx


監製:何莉

編輯:關開亮、李昂

實習:李星瑤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痛心!千年佛像修成「喜羊羊」……

失去的不會再來現存的應當珍視佛窟變「佛哭」木心先生曾言沒有審美力是絕症知識也解救不了所以,當美學教育跟不上物質充盈的步伐不僅各種喜劇、鬧劇頻出悲劇也會接踵而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