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鄲臨漳發現清代臨漳縣地輿圖 標示曹操墓在習文村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近日,邯鄲臨漳縣地方志辦公室在整理舊志時,意外發現一張清代乾隆三十五年臨漳縣地輿圖,圖中確切標有魏武帝陵曹操墓在該縣習文鄉習文村,這將對進一步研究開發曹操墓具有重要意義。

這張臨漳縣地輿圖已有246年的歷史,紙張早已泛黃,邊緣多有破損,但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見。

圖中標註有著名的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以及臨漳境內的村莊、河流、墓葬等,和現在的地圖基本吻合。

圖中魏武帝陵曹操墓的標註位於習文村南。

據了解,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鄴城考古發現與研究》一書中提到,史籍中也有記載曹操墓大致方位的,明代崔銑《鄴乘》記載,「西陵即高平陵也,在縣西南三十里」。

該縣習文村正位於臨漳舊縣(今縣小莊)西南約30里,位於靈芝村西北約4里,與「靈芝故縣」臨近,習文曹操墓位置也與清代乾隆年間臨漳地輿圖相吻合。

據臨漳縣文史專家黃浩介紹,1975年考古專家在習文村發現一東漢晚期墓葬,其中出土器物有七尊陶鼎。

按漢代當時規制,封侯用五鼎,丞相用七鼎,天子用九鼎,此用七鼎者應為曹操墓葬的標誌之一。

黃浩推測,在習文村發現的東漢墓葬有可能就是曹操墓,這有待於考古專家和學者的進一步研究考證。

(王俊平)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