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在邯鄲?臨漳清代地輿圖上標有「曹操墓」位置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河北省臨漳縣地方志辦公室近日在整理舊志時意外發現,一張清朝乾隆三十五年臨漳縣地輿圖上標註有魏武帝陵曹操墓的位置,在這個縣習文鄉習文村。

這張地輿圖至今已有246年歷史,紙張泛黃,邊緣多有破損,但大部分字跡清晰可見。

除在習文村南標註有魏武帝陵曹操墓外,還標註有著名的金鳳台、銅雀台、冰井台,以及臨漳境內的村莊、河流、墓葬等,和現在的地圖基本吻合。

「考古專家曾於1975年在習文村發現一東漢晚期墓葬,其中出土器物有七尊陶鼎,按漢代當時規制,封侯用五鼎,丞相用七鼎,天子用九鼎,此用七鼎者應為曹操墓葬的標誌之一。

」臨漳縣文史專家黃浩說。

黃浩推測,習文村發現的東漢墓葬有可能就是曹操墓,但有待於考古專家和學者進一步研究考證。

臨漳縣古時稱「鄴」,自春秋齊桓公始築鄴城,三國曹操占據鄴城後興霸業。

鄴城曾為曹魏、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六朝都城。

眾說紛紜:2009年12月27日,國家文物局認定,經考古發掘位於河南省安陽市安豐鄉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其就是曹操墓。

2013年5月,安陽曹操高陵成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6月,河南安陽曹操高陵及所在的鄴城遺址入圍國家文物局和財政部批准的《大遺址保護「十二五」專項規劃》。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發掘單位和國家文物局認為此墓為曹操墓,但是,對於是否是曹操墓這個問題上,學術界和民間還有非常多的爭議,可以說疑點重重。

這是因為「河南安陽西高穴曹操墓」至今仍缺少有力的證據,比如沒有私印、僅有的直接文字「魏武王常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用格虎短矛」仍解釋不一等。

如今,既然臨漳縣發現的清代地輿圖上標註了「曹操墓」的位置,文物部門和考古界不妨前去驗證一番,以給社會一個明確的解釋和說法。

(完)(來源:新華社)

來源:燕趙熱點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幾聊 | 真偽安陽曹操墓

河南安陽發現了曹操墓,這是很多年前的「新聞」了。但直到今天,關於這座墓的真假還是爭論不休。噹噹了兩本書《曹操墓真相》和《顛覆曹操墓》,網上又找了不少文章和評論來看,於是想寫上幾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