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大雲山漢墓出土文物精品(二)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錯金銀鑲嵌寶石銅鎮 漢代

鎮,《廣雅·釋詁》解釋為:「鎮,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

漢代人是席地而坐,席作為坐具,在人們起身落座時,常會移動,席又容易卷角,席鎮的功用,就是在四角將席壓住,使其服帖,席鎮通常四件一組成套使用。

大雲山漢墓共出土錯金銀嵌寶石虎噬熊銅鎮一組、錯金銀說唱俑銅鎮一組、錯金銀虎鎮一組(殘存3件)、錯金銀虎銅鎮一組(僅存1件)。

四組銅鎮工藝精湛,均以錯金銀為主體裝飾工藝,十分罕見。

尤其是這組錯金銀嵌寶石虎噬熊銅鎮,每件銅鎮器身均嵌有約50顆色彩各異的寶石,包括瑪瑙、玉石、綠松石等不同材質的寶石,極其奢華。

錯金銅虎 漢代

五枝燈 漢代

五枝燈一組兩件,兩件大小相同,唯蟾蜍底座造型似有一雄一雌之分。

燈通高60.8厘米,最寬處97厘米,由燈盞、燈柱、燈座三部分組成。

燈盞呈碗形,直徑9.8厘米,深2.7厘米,盞底有一方錐形支釘,插入燈柱的接口中。

燈柱主幹兩側各伸出兩條枝幹,上飾竹節紋。

每支頂端托一燈盞,下層枝幹與底座處於同一水平面,增加了燈的平衡性和穩定性。

蟾蜍底座為趴伏狀,長18.7厘米,最寬處18.7厘米,背部向上伸出高6.8厘米的銎,上接燈柱。

整燈造型簡潔,錯落有致,古樸美觀,是一件罕見的燈具珍品。

西漢時期蟾蜍一直被人們視為神物,當時人們相信蟾蜍是辟五兵、鎮凶邪、助長生、主富貴的吉祥之物。

羊角紋金飾片 漢代

漢代金銀器是中國古代金銀加工工藝的又一個高峰期,尤以掐絲和焊綴金珠工藝最為成熟。

掐絲工藝,是將捶打成極薄的金銀片剪成細條,慢慢扭搓成絲。

焊綴金珠工藝是將金片切碎後加熱熔聚成粒,使其凝結在金銀絲一端備用。

掐絲工藝和金銀珠工藝通常結合在一起使用,許多器物即是掐絲工藝的精品,又是金銀珠工藝的傑作。

大雲山漢墓出土的小金花泡,形狀如紐扣,直徑僅1厘米左右,用薄金片錘出半球形,周圍有用金絲捻成的兩重邊飾,頂面也有金絲捻成的花瓣和焊綴得極為細小的金珠,工藝極其精湛。

而羊角紋金飾片也是漢代金銀加工工藝的代表作,由於在滿城中山王墓和廣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過同類物品,一般認為此類羊角紋金飾片的使用規格極高。

---------未完待續---------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廣陵王璽主人或為東漢廣陵王劉荊

昨天,本報報導了「秦漢文明」展正在國家博物館展出,其中有一件30多年前在揚州甘泉漢墓出土的品字形金飾,很多專家都表示「從沒見過」。昨天,南京博物院專家和揚州的相關專家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這...

關於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考古研究的幾個問題

【摘要】江蘇盱眙大雲山漢墓是漢代諸侯王墓的一次重大發現。此墓陵園為"大陵園",且保存完整、布局清晰,平面近正方形的形制反映了漢代帝陵與諸侯王墓的差異;經過精心設計與規劃的后妃陪葬墓區顯示出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