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古人類在大同聚居繁衍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聚焦大同地區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杜莊遺址發掘現場。

杜莊遺址發現的犀牛頭骨化石。

坐南向北,在杜莊遺址開掘剖面下,在灰綠色的「泥河灣層」,遠古人類的痕跡就隱藏在這漫長的時間曠野里,3萬年曆史如雲煙過眼。

在這個40平方米的杜莊遺址發掘點,考古人員發掘出了近千件打制石器和動物骨骼化石。

在杜莊遺址所在的石板溝兩岸以及附近的土林景區,發現了十餘處古人類活動遺址及化石點。

從今年4月份起,山西大學和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在大同縣、渾源縣、陽高縣等處,發現了75處化石點及古人類活動遺址,僅在大同縣就發現54處之多,其中包括距今20~30萬年的大同縣李汪澗村遺址。

在早年的考古發掘中,我市就發現了聞名於世的距今10萬年的陽高縣許家窯遺址。

這是大同地區泥河灣遺址群,一個記錄了東方人類演變過程的天然博物館,一個蘊含著豐富的人類早期生活遺蹟的考古聖地。

這些發現客觀地向人們展示了遠古人群在大同聚居繁衍生息的真實生活場景,這些發現也讓一些學者相信,這裡是東方人類的起源地之一。

杜莊遺址——一封來自遠古的「書信」

在杜莊遺址的開掘剖面下,在約3萬年前,草原稀樹,遠古人群聚居在幾近乾涸的大同湖邊,在河水充沛的桑乾河兩岸飲水狩獵,敲骨吸髓。

「杜莊遺址點保存得很好,僅有極度輕微的磨蝕,遺址形成後很快被掩埋了起來。

」杜莊遺址點是在山西省文物局、大同市文物局以及大同縣文化局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由山西大學、大同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發掘的,參與發掘工作的山西大學考古系博士生石曉潤向記者介紹說,「我們以每平方米一個方格,以10厘米為一個水平層進行發掘,遺物主要集中在東北部,之後我們又向東進行了擴方。

在主區發掘了12層,第二至第八水平層遺物較多,其他水平層遺物較少。

在東區,除第八、第九層遺物較少外,其他水平層遺物較多,尤其是第四、第七層最多,石製品、動物骨骼化石個體也較大,不像主區破碎嚴重。

據統計,杜莊遺址點共發掘出842件石器及動物骨骼化石,一件包括好多碎塊。

其中動物骨骼化石有610件,其中經專家鑑定的為13件,這13件動物骨骼化石有馬、牛、犀牛、鴕鳥以及鼠、兔等嚙齒類。

其他597件動物骨骼化石目前還未來得及鑑定。

在這些動物骨骼化石中,27件有明顯人工修邊的痕跡,製作精緻,大多做刮削器使用。

保存的部位趾骨379件、牙齒129件、椎骨16件、頭骨14件、鴕鳥蛋皮1件,其他為不明部位骨骼化石。

能看到明顯砍砸痕跡的7件,應該是敲骨吸髓所致;有明顯劃痕的6件,造成劃痕的原因應該是動物牙齒、人類刮削等留下的痕跡;有噬咬痕跡的5件。

石製品一共有232件,其中石片51件、斷片97件、石核51件、刮削器19件、尖削器3件、細石核1件、細石頁1件、石錘1件、石塊4件、礫石3件、其他1件。

單台面的占36.96%,雙台面的占13.04%,多台面的占50%。

從使用的原料看,石英占60%,燧石占17.67%、砂岩占6.03%、石英砂岩占2.79%、石英岩占1.97%,其他還有灰岩、角礫岩、角頁岩等。

值得一提的是,考古人員還在遠古人類使用的石器中,發現了一塊大同玉製作的石核。

根據考古發掘情況及這些出土遺物情況,專家分析,遠古人類使用的工具多是就地取材,附近山上石英含量豐富,已懂得挑選結理少、顆粒小的優質石料。

燧石的使用,說明當時的人類已經懂得選取結理更少、質地更加細膩、韌度更好的優質石料作為工具。

雙台面、多台面工具占絕大多數比例,這說明當時工具的利用率高,打片技術有了很大提高。

從使用的石器看,以刮削器為主,石核、石片以錘擊法為主、砸擊法為輔,已經出現細石核和做鑲嵌用的細石葉,整個石制工業屬於小石片文化傳統,由此可判斷,該遺址點的時間為舊石器時代晚期早段,距今約3萬年。

遺址的遺物在東北部以條狀呈集中分布,在泥河灣第三文化層灰綠色粉砂制黏土層內。

現場有石錘、柸才、石核、石片以及大量動物骨骼化石,由此可判斷,這裡應該是遠古人類就地取才、打石為器、敲骨吸髓進餐的場地。

像一封寫給未來的書信,語氣懇切,信息明確:我們在這裡。

「這封信」告訴人們,這裡是東方人類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東北亞先民漫長演化征途的一個落腳點。

大同泥河灣盆地——遠古人類聚居地

在亞洲的東方,雁門關外,內外長城之間,群山環抱一片茫茫平川,這就是泥河灣盆地。

泥河灣盆地位於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桑乾河流域,是鑲嵌在山西高原的一條斷陷裂谷,占據山西省的大同市區、大同縣、陽高縣、天鎮縣、渾源縣、廣靈縣、朔州市區、懷仁縣、山陰縣、應縣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蔚縣,總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其中大同和朔州占到了總面積的近70%。

盆地原是一汪湖水,學界稱其為大同湖。

從數百萬年到十幾萬年前,大同湖一直存在著,由此形成了1000多米厚由粘土、粉砂質粘土、粉砂、砂、礫石組成的河湖相沉積層。

湖水逐漸消失後,這些沉積地層也逐漸顯露出來,並呈灰色、黃綠色、黃褐色、赭褐色等顏色,學界稱其為泥河灣層。

遙遠的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文化就孕育於這一地層中。

曾參加過著名的泥河灣馬圈溝遺址發掘工作的聯合考古隊負責人、山西大學考古系教授李君說,在河北省陽原縣馬圈溝第三文化層的開掘剖面下,200萬年前的某天,我們的祖先在這裡饕餮了一頭猛獁象,並心滿意足地放下了「餐叉」。

這裡的「餐叉」指的是舊石器時代人們進食用的一種工具「刮削器」。

「出土時,恰恰有一件刮削器在大象的肋骨化石上。

」這個結果讓當時包括李君在內的所有考古專家興奮不已。

這個發現提供了東亞大陸最古老的人類生存的證據,這使得人們將泥河灣盆地與因發現175萬年前人類化石而聞名世界的東非奧杜維峽谷相聯繫,泥河灣開始被稱為「東方奧杜維」。

考古專家在馬圈溝遺址第二文化層,清理出60餘枚草原猛獁象留下的清晰完整的足跡,這些遺蹟以前只能在東非才能見到。

觀察這裡出土的石器,從選料、打片、加工和使用情況分析,都具有了較高的思維和技術水平。

專家依此判定,這些決不是泥河灣最早的石器,更加古老的人工製品還應該埋藏在更為古老的地層中。

在泥河灣,低於馬圈溝遺址的泥河灣層還很厚,為進一步探索古人類及其文化起源與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河北省泥河灣遺址群的發掘史已有近百年,發掘成果令世界矚目。

包括馬圈溝遺址在內,150餘座遺址在歷史年代的鏈條上環環相扣,延綿不絕。

200萬年前的馬圈溝遺址、136萬年前的小長梁遺址,100萬年前的東谷坨、霍家地、許家坡、岑家灣遺址,78萬年前的馬梁遺址、10萬年前的許家窯、板井子、雀兒溝遺址,2.8萬年前的新廟莊遺址,1萬年前的虎頭梁、油房遺址,5000年前的姜家梁墓葬群。

它們構成的考古文化序列,勾畫出泥河灣舊石器文化發展的脈絡。

在群山之內的山樑上,青灰色的泥河灣地層綿延不絕,猶如一部一脈相承的厚重史書徐徐打開,200 多萬年前至 5000 年前古人類狩獵、用火、採集、進食全過程一一展現,200萬年前的「第一餐」、10萬年前的飛索獵馬、1萬年前的陶器製造、5000年前的農業生產的場景依次鋪陳,記載了人類起源、發展、演變的全過程。

李君教授說,占有絕大部分面積、蘊含豐富的人類早期生活遺蹟的山西大同、朔州地區是泥河灣文化研究不可缺少的重要地區。

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陽高許家窯人就已經名揚學界,許家窯遺址出土了19件人類頭骨化石和1000餘枚直徑從八九厘米到20厘米不等的石球。

前者是泥河灣遺址群的首次出土,後者在數量上居世界同期遺址第一位。

許家窯遺址是泥河灣中期文化的典型代表,許家窯人更是研究十萬年左右現代人類演化的重要環節。

通過考古發掘,考古專家對遠古人類生活的場景進行了形象的描述:腳下這條被稱作「梨益溝」的乾枯河床,10 萬年前水流豐沛。

「許家窯人」在這裡飲水完畢,揮動著打制的石球飛索獵馬。

許家窯遺址呈現出泥河灣遺址的典型性——方圓極小的範圍內隱藏著大量的、密集的文化遺存。

「當時發掘出的馬牙(化石)太多了,已經不論個數了,論斤。

」當時參與發掘的考古人員對此很有感慨。

上世紀90年代初,山西省考古學家就在大同境內的泥河灣盆地進行舊石器調查,發現了一批舊石器遺址,其中,陽高縣尉家小堡、大同市青磁窯、朔州市峙峪遺址都是泥河灣盆地經過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

截至去年底,我省文物部門已經在大同、朔州泥河灣盆地發現了30餘處舊石器遺址。

「以前的這些考古發掘都是零星發掘研究,從今年4月份起,山西大學和市考古所組成聯合考古隊對占有泥河灣總面積70%的大同、朔州境內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古人類化石遺蹟進行為期3年的調查與發掘工作,這是山西省首次系統地對泥河灣盆地進行考古發掘。

」李君教授介紹說,「此次我們重點發掘的杜莊遺址所在的石板溝兩岸及附近的土林景區內,發現有連續分布的舊石器化石遺址點,有十幾處之多,因此我們確定這裡為一個遺址群,生活在這裡的不止一群人,應該是多群人,這裡是古人類活動的中心區域。

從發掘的情況看,當時這裡的大同湖接近乾涸,草原稀樹,六棱山下桑乾河河水充沛,犀牛、大象、鴕鳥、野馬、羚羊、鬣狗在這裡喝水嬉戲,遠古人類在這裡狩獵,在湖邊切割獵物,並敲骨吸髓。

以致發掘點附近整個土坡上都發現了大片破碎的各種動物骨骼化石,這應該是遠古人類食用後拋棄的。

考古現場還發現一些螺絲的殼,這是遠古人類進食後留下的。

此外還有少量的木炭燃燒後的痕跡,有用火的行為。

經過短短4個月的初步調查,聯合考古隊還在大同境內的泥河灣地區發現了75處化石點及古人類活動遺址,僅大同縣就發現54處之多。

大同縣瓜園鄉李汪澗村遺址,經地層對比和發現的動物骨骼化石可判斷,該處遺址已距今20~30萬年,是此次調查發現最早的遺址,明年起將對其進行發掘。

越來越多遠古人類遺蹟的發現, 令不少學者相信,泥河灣盆地是人類起源的另一個發源地。

位於非洲坦尚尼亞的奧杜維峽谷與坐落在桑乾河及其支流壺流河河谷的泥河灣盆地,它們不僅都蘊藏豐富的古人類遺蹟,而且彼此有著十分相似的地質環境變遷過程。

我國著名古人類學家賈蘭坡院士曾大膽推斷:「泥河灣地層才是最早人類的腳踏地。

」對占泥河灣面積70%的大同、朔州境內的泥河灣進行系統的調查和發掘,將會揭開更多史前遠古人類在大同地區活動的奧秘,人類起源的探索與發現在這裡才剛剛開始。

泥河灣遺址——發掘與保護不容遲緩

「泥河灣遺址是曠野發掘,幾場大雨就有可能將這些遺址沖刷殆盡。

」李君教授說,發掘和保護工作不容遲緩,應引起全社會的廣泛關注。

杜莊遺址的室外發掘工作目前已經結束,聯合考古隊進入了室內整理階段。

8月24日,記者在聯合考古隊位於杜莊村的駐地看到,大大小小的石器布滿書桌。

每一塊粗糙的原始石器,都被分別裝在了透明封口塑料袋內,並配有一張製作精細的卡片,記載著編號、類型、層位、位置、高程、大小、重量。

聯合考古隊的隊員們都在忙碌地工作著,有的在給石器做三維繪圖,有的在為動物骨骼化石拍照,有的在給動物骨骼化石做拓片。

李君認為,遺址是不可再生的資源,這樣精細的記錄,才能還原每一塊文物出土時的情況。

不僅專家執著,在泥河灣的保護和價值傳播上,國家一直不遺餘力。

2001年,泥河灣遺址群被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2年,泥河灣被列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之後《泥河灣遺址群保護總體規劃(綱要)》通過了國家文物局專家組的評審論證,入圍我國「百項大遺址」保護規劃。

規模位居全國前列的投資5000萬元興建的舊石器博物館也在河北陽原落成並對外開放。

現在,泥河灣正在積極申請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文化遺產。

「面對泥河灣當前蓬勃興起的保護與研究現狀,我們山西應該抓緊時間迎頭趕上」,李君教授說,「中共中央政治局在2013年12月30日就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研究進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學習時強調:『要系統梳理傳統文化資源,讓收藏在禁宮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來。

』今天我們需要對開展泥河灣研究、保護、開發的重要性有新的認識,這關係到中國在世界背景下人類發展史上的地位,關係到山西省和大同市在文化建設和經濟建設上的發展水平。

泥河灣是河北人民的驕傲,同樣也是山西人民的驕傲,更是中國人民的驕傲,抓緊做好泥河灣的工作,才能無愧於人類祖先最早生活的這塊熱土,無愧於祖先在這塊土地上創造的燦爛文化。

泥河灣盆地蘊藏著200萬年以來東方人類繁衍、生息、發展、進化、進步的完整軌跡,記錄了第三紀末期以來地球演化和生物、人類進化的歷史,其所具有的典型性、自然性、多樣性、稀有性為世界罕見。

關於泥河灣盆地的考古研究,李君教授認為今後需要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在大同、朔州地區進行舊石器文化遺址的專題考古調查;重點發掘舊石器時代早期、中期重要遺址;開展考古學、地質學、古生物學、古環境學綜合研究;編制泥河灣盆地山西區域保護規劃。

市考古所副所長李樹雲說:「以前我市的考古發掘工作主要集中在漢、北魏、遼、金,史前文化研究得少,今後我們要加強史前文化的研究和保護工作,讓大同泥河灣盆地成為世界學術界所矚目的研究地區,成為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歷史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文化遺產地,同時也成為富有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西藏尼阿木底舊石器遺址考古獲重要發現

作為「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地域廣袤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自然環境惡劣,對人類特別是古人類的生存、遷徙、交流和開發構成了嚴峻的挑戰。高寒缺氧、生物資源稀少的不利因素制約著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