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東方人類的起源——聚焦大同境內泥河灣考古與發掘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編者按:

人類起源之謎的探索從未停息,全球考古學家的眼光,曾橫掃過歐亞大陸,最後定格在了非洲的奧杜維峽谷。

現在,他們把目光投向了泥河灣盆地。

200萬年前,東方人類曾在這裡破石成器,開闢鴻蒙。

山西大學和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從今年4月份開始對占有泥河灣總面積70%的大同、朔州境內的泥河灣盆地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古人類化石遺蹟進行為期3年的調查與發掘,他們會有令世人震驚的發現嗎?對蘊含人類早期生活遺蹟寶藏的調查和發掘,會揭開東方人類起源的奧秘嗎?

我們從哪裡來?記載著豐富多彩的人類早期事件的泥河灣盆地是東方人類的起源地嗎?遠古的祖先留下的遺物如一部內容豐富的史書,等待著後人去釋讀。

從今年4月份起,山西大學和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開啟了大同、朔州境內東方人類起源探索與發現之旅。

探索發現:揭開泥河灣科學研究的帷幕

泥河灣盆地位於山西省北部和河北省西北部桑乾河流域內的狹長地帶,桑乾河由西南向東北蜿蜒貫穿整個盆地,故而也稱桑乾河盆地。

它橫跨山西、河北兩省,占據山西省的大同市區、大同縣、陽高縣、天鎮縣、渾源縣、廣靈縣和朔州市區、懷仁縣、山陰縣、應縣,以及河北省張家口市陽原縣、蔚縣,總面積約9000平方公里,其中大同和朔州占到了近70%。

泥河灣盆地原是一汪湖水,學界稱其為大同湖。

從數百萬年到十幾萬年前,大同湖一直存在著,由此形成了1000多米厚由粘土、粉砂質粘土、粉砂、砂、礫石組成的河湖相沉積層。

湖水逐漸消失後,這些沉積地層也逐漸顯露出來,並呈灰色、黃綠色、黃褐色、赭褐色等顏色,學界稱其為泥河灣層。

遙遠的泥河灣舊石器時代文化就孕育於這一地層中,泥河灣文化與大同有著密切關係。

1924年,法國古生物學家德日進和法國神甫桑志華參加內蒙古薩拉烏蘇法國古生物考察團返回到張家口, 法國傳教士文森特把從泥河灣一帶採集到的象、犀、鹿、牛以及蚌殼化石交給他們。

同年9月,桑志華陪同正在張家口收集火山岩地質資料的美國地質學家巴爾博在泥河灣一帶考察。

巴爾博在報告中取用陽原縣泥河灣村之名,將分布在泥河灣一帶的淡水沉積物稱為「泥河灣層」。

1930年,德日進和皮韋托發表了《泥河灣哺乳動物化石》,從此,泥河灣便成了科學術語而聞名於世。

1957年,周口店北京猿人的發現者、著名考古學家賈蘭坡與山西省考古學家王建提出了「泥河灣期的地層才是最早人類的腳踏地」的觀點。

推斷北京人之前中國已有人類及其文化存在,提示要到泥河灣期的地層里尋找早期人類化石和文化遺物。

這些猜想或論斷,將探索東亞地區早期人類歷史的焦點從北京周口店轉移到了泥河灣盆地,後來的一系列重要發現逐漸證實了這些猜想的遠見卓識,同時也釐清了周口店北京人的來龍去脈。

如今,泥河灣盆地以眾多的舊石器時代遺址、系統而悠長的人類行為演化序列、豐富的文化遺存和動物化石、完整的地質地層記錄而成為多學科研究的寶庫。

探索觸摸:東方人類故鄉的源頭

泥河灣盆地舊石器時代遺址最早是由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太原工作站王擇義等發現的。

1963年,王擇義率領尤玉柱、王向前和武文杰在泥河灣盆地西南端山西朔州調查發現了距今3萬年左右的峙峪遺址,1965年,王擇義又在河北陽原縣發現了距今2萬年左右的虎頭梁遺址。

這兩個古代遺址的發現,首次把泥河灣盆地的人類歷史推進到了舊石器時代。

1974年,賈蘭坡、衛奇等在山西省陽高縣許家窯村和河北省陽原縣侯家窯村的泥河灣層頂部梨益溝西側發現了許家窯遺址。

1976年、1977年、1979年分別對遺址進行了發掘,發現了著名的許家窯人骨化石和萬餘件石製品。

這次發現又將泥河灣盆地的人類歷史推進到了距今10萬年左右,許家窯人在人類演化史上作為早期智人的代表而在世界古人類進化譜系中占有一席之地。

1978年,尤玉柱等在泥河灣早更新統地層中發現了著名的小長梁遺址。

小長梁遺址的發現與研究,是泥河灣舊石器考古發展史上的里程碑,它是早更新世時期泥河灣盆地遠古人類活動的第一批考古證據。

距今136萬年的小長梁遺址已經作為中華大地早期人類發祥地之一,被鐫刻在北京中華世紀壇270米長的青銅甬道的第一個台階上。

1983年以來,河北省文物部門開始進入泥河灣,參與並主持了泥河灣舊石器考古調查、發掘與研究工作。

發現了一批舊石器文化遺址,包括岑家灣、板井、新廟莊、油房、馬圈溝、飛梁、雀兒溝、摩天嶺、白土梁、西白馬營、籍箕灘等。

其中,馬圈溝遺址的發現,是泥河灣盆地舊石器考古研究的第二座里程碑,它將泥河灣盆地古人類活動的歷史推前到距今200萬年前後。

這一遺址改寫了世界關於人類起源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成為人類尋根問祖的聖地,足以和國際普遍公認的人類起源地——非洲奧杜威峽谷相媲美。

從今年4月份起,山西大學和市考古所組成的聯合考古隊對泥河灣盆地山西區域(大同、朔州)的舊石器文化遺址、古人類化石遺蹟進行調查與研究。

經過近4個月的調查,聯合考古隊在大同境內的大同縣、渾源縣、陽高縣等處發現75處化石點及古人類活動遺址。

聯合考古隊負責人、山西大學歷史文化學院考古學系教授李君向記者介紹說:「我們跑遍了大同縣的溝溝坎坎,在大同縣發現54處;調查了渾源一部分,發現了2處;調查了陽高縣一小部分,發現了19處。

第一階段的調查內容很豐富,涵蓋了30萬年前~1萬年前,舊石器時代早、中、晚三個時期。

在這75處化石點及古人類活動遺址,我們發現了諾氏古菱齒象牙化石、完整的犀牛頭骨化石等。

其中在大同縣杜莊村石板溝兩岸、土林景區發現有連續分布的舊石器化石遺址點,確認這裡為遺址群。

在該遺址群第一發掘點,我們利用國際上流行的發掘方法進行精細發掘,發現了近千件打制石器及動物骨骼化石,其中有用石英和燧石製作的比較精細的石片、石核、刮削器、尖狀器等,這說明,遠古人已經能夠選擇製作石器的原料,他們利用現場的工具,對動物進行比較精細的切割、敲骨吸髓。

發掘點的西南側石板溝土坡上,還發現了一大片破碎程度很高的動物骨骼化石。

從發掘的化石及打制石器呈集中分布看,這裡應該是舊石器晚期約3萬年前遠古人在大同湖邊生活的一個營地。

記者在大同縣杜莊村東北約1000米處的石板溝南側看到,這個面積約40平方米的第一發掘點,考古人員以每平方米一個方格,以10公分為一個水平層位進行發掘,現在已發掘到第六水平層。

目前發掘工作仍在進行中。

研究保護:構建「大泥河灣」之夢

泥河灣是獨一無二的,也是意義重大的,構建「大泥河灣」之夢,科學地研究保護泥河灣,具有持續發展的前景,已成為專家學者的共識。

所謂「大」,即大統籌、大視野、大團隊、大眾化。

泥河灣盆地舊石器遺址自發現以來不斷受到國際學術界及各級政府的重視。

2001年泥河灣被國務院列入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被列為全國大遺址保護重點項目。

2012年,《泥河灣遺址群保護總體規劃綱要》(河北部分)發布,標誌著泥河灣遺址群保護有了一個總體依據。

按照規劃,將建設泥河灣考古遺址公園。

當地政府投巨資在遺址區退耕還草,架橋修路,改善基礎設施。

李君教授不無遺憾地說:「面對泥河灣當前蓬勃興起的保護與研究現狀,我們山西顯得平靜了許多。

實際上,在上世紀70年代末,陽高許家窯人就已經名揚學界,許家窯與河北陽原縣侯家窯僅一溝之隔,同屬泥河灣盆地,是泥河灣中期文化的典型代表。

上世紀90年代初,我省考古學家就在大同、朔州境內的泥河灣盆地進行舊石器調查,發現了一批舊石器遺址,其中,陽高縣尉家小堡、大同市青磁窯、朔州市峙峪遺址都是泥河灣盆地經過考古發掘的重要遺址。

截至目前,我省文物部門已經在大同、朔州泥河灣盆地發現了30餘處舊石器遺址。

可以說,山西大同、朔州也是泥河灣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地區。

上世紀90年代以來,山西省對泥河灣文化的研究基本處於缺位狀態,逐漸被邊緣化,以至當前山西地區的泥河灣文化考古研究到了可有可無的境地。

今年以來,我省才開始加強保護與研究工作。

市考古所相關負責人說,面對泥河灣盆地這一巨大的科學寶庫,占有地利之便的大同市亟需抓住時機,通過系統的科學調查與發掘研究,精心規劃,讓沉睡了數百萬年的古代遺址活起來,讓全世界共同擁有這一人類文化遺產,成為世界學術界所矚目的研究地區;成為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歷史知識、增強民族自豪感的文化遺產地;同時也成為富有特色的旅遊目的地。

測量出土化石數據。

本報記者 戎禹仁攝

出土的諾氏古菱齒象化石。

本報記者 戎禹仁攝

杜莊遺址考古發掘工地現場。

本報記者 戎禹仁攝

杜莊遺址考古發掘工地現場工人們仔細挖掘土層。

本報記者 戎禹仁攝

(文章來源:大同新聞網—大同日報 原文刊於《大同日報》2016年7月15日第8版)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