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社社長年會召開:來看看古籍出版背後那些關於寂寞的故事

文章推薦指數: 80 %
投票人數:10人

點擊上方「出版人雜誌」關注我們

不久前,《遼史》修訂本項目主持人、已故宋遼金史研究專家劉浦江以生命修書的故事在圈內被廣為傳布。

正如劉浦江所言,在眾生喧譁中,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們的確太過寂寞,常常是一盞青燈伴故紙,板凳一坐十年冷。

然而,正是有了他們的堅守和奉獻,才使得這方小天地自有一番大氣象,而今年就是一個豐年。

6月12日,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第31屆全國古籍出版社社長年會暨2015年度優秀古籍圖書評獎會如期召開,來自30多家古工委成員單位的代表們齊聚桂林。

會議期間,除了對「十三五」規劃工作展開分組研討,各社還將介紹參評圖書,並經過兩輪投票,最終評出2015年度優秀古籍圖書。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原副局長、中國版協常務副理事長鄔書林,廣西師範大學黨委書記王楓,廣西區新聞出版廣電局副局長黃著誠等領導出席了會議。

時逢「十二五」規劃收官和「十三五」開局的重要時期,中華書局、上海古籍出版社等古籍出版重鎮相繼出版了《酉陽雜俎校箋》《廖平全集》《李太白全集校注》等一系列優秀古籍整理圖書,由多家出版社合力編撰多年的《中華大典》今年進入衝刺階段,值得期待的還有中華書局的《魏書》修訂本,嶽麓書社的《走向世界叢書》第二輯(65種)等圖書。

此外,數字化領域也有不少亮點,中華書局的《中華經典古籍庫》新近正式上線「微信版」,齊魯書社推出《齊魯文化與中國傳統文化數字化工程(第一輯)》,嶽麓書社的「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數字出版工程」、上海古籍社的「敦煌漢文文獻集成(資料庫)」 等項目初期成果也即將完成。

古籍整理後出轉精

自2006年啟動點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訂工程以來,中華書局已陸續推出了《史記》《舊五代史》《新五代史》和《遼史》修訂本,《魏書》修訂本也即將問世,項目整體進展順利。

「二十四史」中,《遼史》成書最速,問題也較多,整理難度較大。

據中華書局總編輯顧青介紹,當時書局開展「二十四史」修訂項目之初就提出了一個想法:一是完成項目,二是培養人才。

經過劉浦江團隊六年的奮戰,《遼史》修訂本體現了當今《遼史》整理研究的最新水平,達到了《遼史》點校整理的新高度。

過去一年裡,中華書局還推出了《酉陽雜俎校箋》《呂留良詩箋釋》等書,同樣堪稱古籍整理的典範之作,《日本漢語教科書彙刊(江戶明治編)》《遼寧省圖書館藏陶湘舊藏閔凌刻本集成》等大型文獻,均得到業界好評。

此外,《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十三經清人註疏》《新編諸子集成續編》等項目新整理本出版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遼史》點校本

2015年,鳳凰出版社出色完成了10項國家「十二五」重點出版規劃(承擔20項,在江蘇省排名第一),《李太白全集校注》等8個項目入選2015年度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資助項目,《民國時期新疆檔案彙編》等兩個項目入選2015年度國家出版基金項目。

《民國時期新疆檔案彙編》項目,共計100冊,選編自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館藏民國時期新疆檔案,這批檔案是首次系統整理、彙輯並對外公布。

《李太白全集校注》今年4月出版後,因其精選底本、考論結合、體例完備,頗受學者好評。

此書為近年李白研究的一項重要收穫,共8冊,300多萬字。

校注者郁賢皓先生,是國內外學術界一致推崇的李白研究專家。

在前賢和今人研究的基礎上,他以「竭澤而漁」的方法搜集資料,以認真審慎的態度,通過實證研究的工夫,對李白的全部詩文重新整理編集,刪除偽作,補入遺詩逸文,並進行校勘、注釋、評箋,以一人之力,數十年之功,推出了全新的《李太白全集校注》。

此外,齊魯書社的《宋代序跋全編》等圖書在過去一年裡精彩亮相,三晉出版社的《山西文華》等大型項目也在緊鑼密鼓的推進中。

2015年度優秀古籍圖書評獎會部分參評圖書

「全集年」與「團圓年」

十年的潛心整理,一次成功的眾籌,一場長達57年的接力,《呂思勉全集》終於趕在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60周年的前一年正式出版。

「這一歷史與我社的社史基本同步。

」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感慨不已。

早在1959年,即上海古籍出版社建社的第4年(當時的中華書局上海編輯所),該社就開始了呂思勉著作的出版。

上世紀六十年代,時任社長李俊民接手此事,其中兩種著作得以面世。

2005年,該社的第二編輯室著手進行《呂思勉文集》的出版,至2011年,《呂思勉文集》全部出齊,共18種26冊1125萬字。

2012年12月,《呂思勉先生年譜長編》出版。

緊接著,《呂思勉全集》的編纂出版啟動,這一工作得到了上海市新聞出版專項資金的支持。

《全集》較《文集》搜羅更為全面,增加了新找到的舊著、教科書等十餘種,以及零散的文章、詩詞、聯語、筆記等,進一步恢復了一些刪改、遺漏的文字,最終定為26冊,《全集》總篇幅達1433萬字。

2015年,該社通過網上眾籌的方式募集到了《全集》的稿費、印裝、設計等費用,10月正式出版《全集》。

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呂思勉全集》

過去一年來,上海古籍出版社完成了《顧炎武全集》等9項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

「可以說2015年是古籍社的『大師全集年』,為迎來2016年的60年社慶準備了一份厚禮。

」高克勤說。

對於嶽麓書社而言,2016年則是一個「團圓年」。

該社的「走向世界叢書」100種圖書,即將完成一場歷時36年的「接力跑」。

上世紀80年代,出版家鍾叔河主編的「走向世界叢書」第一輯35種圖書出版後,影響空前。

鍾叔河卸任嶽麓書社總編輯時,餘下的65種圖書資料已備齊。

據嶽麓書社現任總編輯曾德明介紹,經過幾代編輯的努力,叢書第二輯65種圖書將陸續付印,與第一輯合計達1400多萬字,計劃在今年7月底一次性推出56本單行本(大部分是一種一本,有的則兩種一本),之後還會推出合訂本。

叢書將從100個不同的側面和斷面,折射中國由閉關自守到逐步開放的歷史。

齊魯書社承擔的《孟府檔案全編》系國家2011-2020年古籍整理出版規劃的重點項目,是對孟府所藏文物檔案的系統整理。

2014年4月,該社出版的《孟府檔案全編(前集)》,共九卷,300餘萬字,6000餘幅照片。

書中清晰完整地展示了檔案或文物的原貌,讓塵封多年的史料經過系統的整理得以重見天日,彰顯出獨特的文化藝術價值。

2015年4月,該社出版了《孟府檔案全編(後集)》,共86卷, 2200餘萬字,輯錄了現存於孟府的歷史上流寓各地孟氏支派繳送孟府存檔的《孟子世家流寓支譜》270多種。

《孟府檔案全編》前、後兩集合璧出版,將歷經滄桑、珍藏秘府的孟氏宗族檔案首次集中公之於世,具有不可估量的歷史價值和深遠的文化意義。

數字化更上層樓

「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近兩三年來,古籍社加快了數字化步伐,除了完成本版圖書數字化的常規動作,大型古籍資料庫《中華經典古籍庫》的建設備受業界關注。

從2014年發布,2015年成立古聯(北京)數字傳媒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線上版,到2016年微信平台啟動,《中華經典古籍庫》的數據量已從2億字擴大為4億字。

據了解,目前鳳凰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等出版社已與古聯數字公司簽訂了合作協議。

中華書局總編輯,同時兼任古聯數字公司總經理的顧青告訴記者,《中華經典古籍庫》的數據量今年年底有望擴充到8億字,搜索等功能也在不斷升級,未來期望與更多的出版社共襄盛舉。

鳳凰出版社社長姜小青很看好《中華經典古籍庫》這個數字化平台的前景。

他表示,對於像鳳凰出版社這樣規模較小、成立時間比較短的地方古籍出版社而言,自己搭建平台的條件尚不成熟,靠自身資源不足以獨立支撐數字化轉型,也沒有必要做很多雷同的數字化產品,造成資源的巨大浪費,因此通過共建實現共贏,至少從目前來說是一條切合自身實際的數字化道路。

與此同時,鳳凰出版社利用已有條件,也在嘗試自主探索個別的數字化項目,如《中華大典·林業典》的資料庫。

關於《中華經典古籍庫》售價的問題,顧青表示,「《中華經典古籍庫》所提供的優質內容代表了古籍整理的國家水平,並且都是在真正解決了智慧財產權問題以後才上線」。

中華書局為《中華經典古籍庫》的開發投入了大量人力財力,優質優價是基本概念,「希望隨著國人智慧財產權保護意識的提高,逐漸養成為優質產品付費的習慣」。

他指出,如果智慧財產權得不到有效保護,將不利於行業的良性發展。

大型古籍資料庫《中華經典古籍庫》

未來,書局還將進一步豐富包括《中華經典古籍庫》在內的「中華基本史籍知識庫」產品。

而由古聯公司承擔的「中華古籍整理出版資源平台」項目也在向前推進。

該平台把古籍整理工作從線下搬到線上,集古籍整理平台、發表平台、版權交易平台為一身,將大大提高古籍整理出版效率。

此外,嶽麓書社的「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數字出版工程」、上海古籍社的「敦煌漢文文獻集成(資料庫)」等項目的初期產品也即將完成。

「中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數字出版工程」利用二維碼技術和雲存儲方式及微信等平台,將四大名著及相關內容以數字媒體的形式呈現出來,與傳統紙質出版物融合,在傳統閱讀基礎上增加新的數字閱讀體驗,實現了古典文學名著的數字化閱讀特色——「讀名著、講名著、聽名著、玩名著、談名著」,為古籍社拓展新的數字出版疆土進行了有益的嘗試。

項目初期產品將於今年7月在全國書市上發布,主要為四大名著的專家解讀視頻和名家全文朗誦音頻內容。

因為社裡有紙質版四大名著的良好品牌效應,曾德明對這個升級版數字產品的未來充滿期待。

據高克勤介紹,上海古籍社於2014年得到上海新聞出版專項資金數字出版項目資助,著手建立「敦煌漢文文獻集成(資料庫)」,目前與敦煌研究院合作順利,到今年6月可完成一期成果,主要包括甘藏藏文文獻及該社已出版的部分敦煌文獻等。

新時期呈現良好態勢

近年來,國家大力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對於從困境中走出的古籍社而言,無疑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受訪者一致表示,無論是從各種政策的出台還是各種經費資助可以看出,黨和國家高度重視古籍整理出版工作,除了專業古籍社,以高校出版社為代表的多家出版社也以很高的熱情投入其中。

姜小青表示,20年前出版社的一些好項目因經費問題而不能得以實施,這種情況已不復存在,「現在是古籍整理出版一個最好的時期」。

據了解,2016年國家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資助項目總額度約3300萬元。

4月19日,全國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對中州古籍出版社《鮑參軍詩注補正》等104個2016年度古籍整理出版專項經費擬資助項目名單予以公示。

新的歷史時期下,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總體呈現出了哪些特點和新的發展趨勢?

顧青指出,一方面,考古工作不斷發掘新資料,各地日益重視對出土文獻的保護和整理;另一方面,散失海外古籍的整理出版工作得到重視。

據悉,早在兩年前,書局就啟動了《海外中文古籍總目》項目。

「總體上來看,整個環境越來越好,要說憂慮,就是質量有待提高,蜂擁而上難免良莠不齊,所以更要重視古籍整理的規範化和人才儲備。

」顧青說。

在姜小青看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有三大趨勢。

其一,古籍出版專業化傾向日益明顯,不僅僅是專業古籍社,古聯體的很多成員單位也成立了分社、事業部等專門開展這項工作,專業化程度越來越高。

其二,出版社對古籍出版規劃的重視程度更高,通過規劃的引領體現優勢,體現可持續。

其三,各家專業古籍社都有一些重點項目,以重點項目為抓手,從而帶動優勢項目、板塊和產品線,帶動人才培養。

姜小青同時指出,當前古籍整理出版工作的困難,就是普遍面臨著人才培養的問題,未來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對古籍整理出版專業人才的培養。

有著身處考古大省的資源優勢,嶽麓書社對出土文獻的整理出版也十分重視,其申報的《走馬樓西漢簡牘》《益陽兔子山簡牘》等項目成功入選國家「十三五」重點出版規劃。

曾德明認為,除了出土文獻和散失海外古籍,日記、社會檔案、野史也是未來古籍整理出版工作值得大力發掘和研究的領域。

路漫漫其修遠兮,對於古籍整理出版工作者而言,更好地發掘整理珍貴文獻資料、讓經典古籍後出轉精,更好地傳播和普及優秀傳統文化,關乎中華文脈的延續,更是職責與使命使然。

出版人雜誌

[publishers]

隨性讀書,認真寫字

嚴肅活潑,偶爾脫線

長按識別二維碼即可關注

點擊下列紅色文字查看精選內容

《出版人》雜誌攜手法蘭克福書展共同舉辦的2016出版新星評選正式啟動,想要入選法蘭克福書展「全球出版英才庫」並免費前往法蘭克福書展的機會?那就快來參賽吧!評選報名詳情請點擊此處


請為這篇文章評分?


相關文章 

「十三五」古籍出版集中發力

「無論是困難的時候,還是比較順利的時候,我們都始終堅持古籍出版的方向。」上海古籍出版社社長高克勤的一席話,道出了第31屆全國古籍出版社社長年會的主旨。6月13日,中國出版協會古籍出版工作委員會3...